第10章 根基永固

初冬的济南城飘着细雪,布政司衙门前的石狮被积雪覆盖,宛如两坨发面馒头。宋江搓了搓手,呵出的白气在冷空中凝结。他面前的长案上摊开着一幅巨大的山东地图,墨迹未干的新政区划覆盖了旧宋的疆界。

"青州设安抚司,潍州置转运司,济南为山东行中书省..."吴用手持朱笔在地图上圈点,"只是这三司长官人选..."

宋江用镇纸压住地图一角:"林冲领安抚使,总管军事;柴进任转运使,主理钱粮;至于行省平章..."他故意顿了顿,"由种师道出任。"

吴用的笔尖悬在半空:"种老将军毕竟新降,是否..."

"正因其新降,更要重用。"宋江推开窗,让寒风吹散室内的炭气,"山东旧官吏见种老将军都受信任,自然心安。"

正说着,戴宗踏雪而来:"哥哥,裴宣到了。"

裴宣——这位原京兆府六案孔目,以铁面无私著称,因得罪高俅被刺配沙门岛,途中被梁山所救。宋江亲自迎出门外,只见雪地里站着个瘦削汉子,面容如刀削般冷峻。

"裴孔目,久闻大名。"宋江执手相迎,"今设提刑按察司,专管刑狱诉讼,非公不可。"

裴宣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宋头领不怕裴某执法过严,伤了兄弟和气?"

"我要的不是和气,是规矩。"宋江指向衙门前的鸣冤鼓,"即日起,凡有冤屈,不论军民,皆可击鼓首诉。"

这一幕被不少围观百姓看在眼里。当日下午,济南街头就传开了——梁山宋江设"青天大老爷",专治贪官污吏。

------

腊月十六,第一场公审在按察司衙门举行。被告是朱武——这位原少华山头领被控私通朝廷官员。

"冤枉啊!"朱武在堂上大喊,"朱某只是旧友来访,何来通敌之说?"

裴宣一拍惊堂木:"带证人!"

燕青押着个文士打扮的人进来。那人一见刑具就在地,哆哆嗦嗦供出实情:他受大名府梁中书指派,以故交名义联络朱武,许诺若助朝廷招安,封五品官。

"朱武!"裴宣冷声道,"你三次收受银两,可认?"

朱武面如死灰。宋江坐在旁听席上,观察着众人反应——林冲眉头紧锁,关胜若有所思,李逵则己经按捺不住要跳起来打人。

"按《梁山军律》,通敌者斩。"裴宣宣判,"但宋公明有令,初犯者可戴罪立功。"

这个出乎意料的宽大处理让堂下一片哗然。朱武死里逃生,跪地叩首不止。宋江趁机宣布:"即日起设监察院,裴宣任院长,专查贪腐通敌。但有首告者,赏;诬告者,反坐!"

退堂后,吴用低声道:"哥哥此举高明。既立了规矩,又显了仁德。"

宋江望着被押去劳役营的朱武,轻声道:"乱世用重典,但也不能寒了兄弟们的心。"

------

春节前夕,济南城张灯结彩。最热闹的莫过于芙蓉街口的书坊——门前排着长队,都是来买《梁山英雄传》的百姓。

"让一让!新刻的《三打祝家庄》到货了!"伙计扛着木箱从后院跑来,顷刻间被抢购一空。

书坊后院里,萧让正指导工匠雕刻新版画。这位圣手书生肖像画得栩栩如生,尤其擅长捕捉武将的英姿。

"萧先生,"宋江拿起一块新刻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雕版,"再加印三千份,发往各州县。"

金大坚捧着账本过来:"哥哥,这半月己售出八千册,刨去成本..."

"不必算利润。"宋江打断他,"只要能传遍山东,赔钱也值。"

正说着,几个孩童跑进院子,举着木刀木枪扮演"梁山好汉"打闹。宋江笑着摸出几文钱:"去买糖吃吧。"

孩子们欢呼着跑开,嘴里唱着刚从戏班子学来的词:"宋公明,及时雨,专杀贪官救贫苦..."

吴用摇着羽扇感叹:"这萧让、金大坚真乃神人也。几出戏文,比万两黄金还管用。"

"人心向背,从来不在刀枪。"宋江指着墙上新贴的年画——画面上的梁山好汉正在给农民分粮,远处是焚毁的官府地契。

------

元宵节这天,演武场上的比试吸引了全城百姓。张清率领的掷弹都首次公开亮相,他们表演的"连环雷"让围观者瞠目结舌——百枚轰天雷同时爆炸,将模拟敌阵的草人炸得粉碎。

更令人惊叹的是凌振展示的"神机车"。这种装有轮子的弩炮可五箭连发,射程达三百步,专门对付重甲骑兵。

"有此神器,何愁西夏铁鹞子?"种师道抚须赞叹。

但演练结束后,关胜却提出异议:"火器虽利,终非正道。两军对垒,还是要靠真刀真枪。"

呼延灼也附和:"若过于依赖器械,将士武艺必废。"

宋江早有准备:"二位将军所言极是。所以..."他击掌三下,五百名精锐步兵列队入场,"请看'陷阵营'新练的破骑阵!"

只见士兵们三人一组,前持大盾,后执长矛,最后一人握钩镰枪。随着令旗变换,小阵迅速组合成大阵,如臂使指。

"此阵专克骑兵。"林冲亲自解说,"盾挡箭雨,矛刺马腹,钩镰专砍马腿。"

关胜亲自下场试阵,发现自己的重骑兵竟无法突破。这位骄傲的将军终于心服口服:"哥哥用兵如神,关某拜服!"

宋江扶起他:"器械与武艺,如车之两轮。偏废其一,必致倾覆。"

------

二月初二龙抬头,宋江在济南大明湖畔举行封赏大典。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受赏的不只有将领,还有工匠、医者和文人。

凌振获封"天工将军",赏宅邸一座;安道全授"神医"称号,主持太医院筹建;就连专管养马的王兽医也得了个"骐骥使"的官衔。

最引人注目的是对降将的安排——种师道之子种浩领青州防御使,杨温为登州水师统领,黄信仍守济南。这些举措极大安抚了山东旧官吏。

"哥哥,这是新拟的《推恩令》。"吴用呈上竹简,"规定官员子弟需分籍任职,不得同地为官。"

宋江浏览一遍,添了一条:"另设'恩骑尉'世职,凡战死者,子孙可袭此职,月领禄米。"他知道,要让将士用命,必须解决后顾之忧。

大典结束后,宋江独自登上超然楼。远处黄河如带,近处市井喧嚣。半年时间,梁山己从流寇蜕变为坐拥山东的割据势力。

"哥哥。"扈三娘捧着披风走来,"各州报来的春耕册子到了。"

宋江展开查看——青州己垦荒田三万亩,济南修复水利十二处,连最贫瘠的沂州都种上了耐旱的黍米。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农民的希望。

"三娘,你家乡现在如何?"

女将眼神一黯:"扈家庄被李应占了,庄客西散..."

"待平定中原,我亲自为你讨回公道。"宋江承诺道,"不仅扈家庄,所有被豪强侵占的田产,都要物归原主。"

扈三娘突然单膝跪地:"三娘不要田产,只愿随哥哥建立个清平世道!"

宋江扶起她,心中感慨万千。这些追随者要的从来不多,只是一个公平的希望。

夜色渐深,济南城的灯火次第亮起。宋江想起现代社会的万家灯火,想起自己穿越前的学术论文。谁能想到,那些纸上谈兵的理论,有朝一日会在这八百年前的乱世实践?

楼下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三更天了,明天还有更多挑战——张叔夜在潼关整军备战,方腊派使者要求结盟,而辽东来的商队带来女真崛起的消息...

但此刻,宋江只想静静欣赏这座逐渐恢复生机的城市。在这里,一粒新秩序的种子己经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