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狮头碎片的发现,像投入死水的一块石头,在压抑的库区激起了微澜。匠户们看向张世安和火生的眼神更加复杂,敬畏中掺杂着更深的疏离。火生“灾星”、“妖异”的流言,在暗地里似乎又有了新的版本——是他引来了灾祸,也是他找到了罪证,这孩子身上仿佛带着某种不祥的宿命。
张世安对此心知肚明,却无力辩解。他只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清理工作中,用沉默的行动来对抗流言蜚语。同时,他更加细心地守护着火生,尽量不让他在人前逗留太久。
清理工作推进到一片相对完整的区域,这里似乎是靠近库房门口的位置,大火烧得没有深处那么彻底。当搬开一块倒塌的沉重木架后,下面露出了几个相对完好的樟木箱子,虽然表面熏黑,但箱体结构还算完整。
“快!小心点搬出来!”张世安心中升起一丝希望。这种箱子通常用来存放库区内部的重要文书、索引或者……匠户名册!
箱子被小心翼翼地抬到空旷处。打开第一个箱子,里面是几卷被烟熏得发黄、但基本完好的《黄册库库规》和《册籍管理则例》。第二个箱子,里面则是厚厚几大本册子,封皮上赫然写着——《大明后湖黄册库匠户名册》!
张世安的手微微颤抖起来。匠户名册!这是记录所有在册黄册匠及其家眷姓名、籍贯、年貌、技艺等级、甚至轮值记录的底档!黄册库的运转,离不开这些技艺精湛、世代相承的匠人!在经历如此大劫之后,这份名册的幸存,意味着匠户们的身份和传承还能得以确认!这不仅是管理的依据,更是这些匠户及其家人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凭证!
“名册!是名册!”王二小惊喜地叫出声。周围的匠户们也纷纷围拢过来,脸上露出了劫后余生的激动。这份名册,代表着他们没有被遗忘,代表着他们存在的根基还在!
张世安强忍着激动,小心翼翼地翻开名册。纸张有些脆,墨迹也有些洇染,但大部分信息清晰可辨。他快速地翻动着,寻找着……终于,在某一页,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张世安,籍贯应天府上元县,技艺:修补、誊录(甲等)……家庭成员:空白。
他的目光继续下移,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在名册的边缘空白处,似乎有后来添加的、极其细小的墨迹。他凑近了仔细辨认,那是一个名字,一个并未正式登记在“家庭成员”栏里的名字:
张火生(陈氏遗孤,收留),年六岁。
字迹工整,正是己故的老主簿周正的笔迹!周主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名册上,偷偷地为火生留下了一个位置!一个虽不正式,却承载着一位老人临终托付和无声庇护的印记!
张世安的眼眶瞬间了。他仿佛看到老周主簿在油灯下,颤抖着写下这行小字时的情景。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这是老周用生命为火生换来的一个微弱的、却无比珍贵的立足之地!是在这庞大的国家机器和森严的户籍制度下,一个卑微匠人能够给予一个孤儿的最大承诺。
“火生……”张世安低声唤道,将名册轻轻推到孩子面前,指着那个小小的名字,“看,你的名字,在这里。周爷爷……给你写上的。”
火生睁大了眼睛,看着那陌生的、代表着“张火生”三个字的墨迹,又抬头看看张世安眼中闪动的泪光。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伸出小小的手指,极其轻柔地触碰了一下那行字,然后,慢慢地、坚定地握住了张世安布满老茧的大手。没有言语,但那紧握的力量,传递着一种无声的确认和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