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焦土寻痕

黄册匠1 八千二 3528 字 2025-06-30 02:07

后湖的风带着未散的焦糊味,吹拂着黄册库东三库的废墟。断壁残垣如同巨兽的骸骨,沉默地诉说着那场大火的暴虐。张世安站在废墟边缘,身边是几个被指派来帮忙的年轻匠户,包括之前认出他的王二小,还有沉默寡言的老库丁李伯。火生紧紧抓着他的衣角,乌黑的眼睛里映着这片焦黑,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寂。

“开始吧。”张世安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沉静。他拿起一把特制的木耙,前端包着柔软的布条,以免刮伤脆弱的纸页。“小心脚下,更要小心手里的活计。每一片纸,哪怕只有指甲盖大小,都可能是某个地方、某户人家几十年的凭证,马虎不得。”

清理工作异常艰难。烧塌的梁柱、碎裂的瓦砾、厚厚的灰烬层叠堆积。众人先用木锨和钉耙小心翼翼地清除大块的建筑垃圾,露出下面被掩埋的册架残骸和散落的册籍。空气中粉尘弥漫,即使蒙着口鼻,呼吸也变得困难。火生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跑开玩耍,他默默地跟在张世安身边,用一把小扫帚,极其认真地清扫着张世安清理出来的小块区域,将细碎的灰土扫到一旁,露出下面可能存在的纸片。

“世安哥,你看这个!”王二小从一堆半焦的木梁下拖出一个扭曲变形的铁皮柜子,柜门半开,里面塞满了粘连在一起、边缘焦黑的册页。这正是存放“永”字头黄册的柜子之一!

张世安的心猛地一跳,快步上前。他戴上粗布手套,极其小心地拨开粘连的页角。册页触手脆弱,稍一用力就可能化为齑粉。他屏住呼吸,借着天光仔细辨认上面的墨迹。户名、田亩数……虽然字迹模糊或被烟熏火燎,但隐约还能看出一些轮廓。然而,最关键的土地位置、西至、以及最重要的“永丰圩”相关田亩信息,要么被烧毁,要么墨迹晕染得无法辨认!

“永丰圩……果然……”张世安喃喃自语,印证了陈清弹劾稿和之前火生那张残纸的指向。这些册页虽然残破,但至少证明了“永”字头册籍确实存在,且被重点“关照”过。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粘连的册页残片,用特制的薄木板一片片分隔开,平放在准备好的干净木板上。“李伯,记档:‘永’字头柜,残片若干,粘连严重,内容损毁大半。”

“哎,记下了。”李伯叹着气,在册子上勾画。

清理工作枯燥而沉重。除了偶尔发现相对完整的册页残片带来一丝微弱的希望,更多时候是面对大片的灰烬和彻底碳化的纸堆。匠户们的心情也如同这废墟,沉重而压抑。赵文博虽倒,但库房被焚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受到了重创。新来的那位吏员(姓孙)每日巡查,脸色也越发阴沉,催促着进度,对抢救出的残片数量和质量显然很不满意。

火生的小脸沾满了灰尘,只有那双眼睛依旧清亮。他蹲在一块焦黑的木头旁,用小木棍轻轻拨弄着灰烬。忽然,他停住了动作,小手伸进灰里,小心翼翼地抠出一样东西。

那是一个小小的、被烧得变形的青铜物件,只有小指指甲盖大小,依稀能看出是个狮子的头部,鬃毛的纹路……竟与之前秘道中发现、后来作为物证呈送京城的青铜碎片纹饰如出一辙!只是更小,像是某种佩饰的部件!

“爹……”火生将那小物件举到张世安面前,声音很轻,带着询问。

张世安瞳孔骤缩!他接过那小小的狮头,入手冰凉。这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是钱师爷或者他手下的人在纵火时遗落的?还是……另有其人?他猛地想起陆铮曾分析过,秘道和老冯头身上的碎片,指向赵文博或钱师爷。而这个在废墟核心区发现的、同样纹饰的小佩饰部件,无疑将纵火者与赵文博集团的联系钉得更死!这是现场的铁证!

“火生,你在哪里找到的?”张世安蹲下身,声音压得极低。

火生指了指那块焦木下方的灰堆。

张世安立刻示意其他人暂停,亲自用木耙小心地清理那片区域。果然,在更深的灰烬层里,又发现了几片同样纹饰的微小碎片,以及一小块被烧熔变形、像是金属挂钩的东西。这绝非偶然!

“孙大人!”张世安立刻起身,找到正在不远处巡查的孙吏员,将发现的青铜小狮头碎片和挂钩残件呈上,“大人请看!这是在清理火场核心区域时发现的!其纹饰,与之前陆百户在秘道和纵火者身上发现的青铜碎片完全一致!极可能是纵火凶徒遗落的贴身佩饰部件!”

孙吏员接过碎片,仔细端详,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显然知道此案内情,更明白这些微小物证的重要性。“好!张世安,你立了一功!此物证必须立刻封存,连同发现位置详细记录,上报陆百户和京城来的大人!”他看向张世安的目光多了几分郑重,“继续清理,务必再仔细些!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