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在书架倒塌的瞬间本能地护住头部,耳边传来轰然巨响和同学们的尖叫。黑暗吞噬意识前,他最后看到的是那本翻开的《水浒传》——正停留在"宋江怒杀阎婆惜"一节。
"哥哥醒了!宋公明哥哥醒了!"
粗犷的嗓音震得鼓膜生疼,陈远艰难地睁开眼,一张黝黑狰狞的脸几乎贴到鼻尖。铜铃般的环眼,钢针般的虬髯,还有那两把明晃晃的板斧——这形象与史料记载分毫不差。
"李...李逵?"陈远喉咙干涩得像是塞了把沙子。
黑旋风闻言大喜,转身对聚义厅内众人嚷道:"神医安道全果然妙手回春!哥哥认得俺铁牛了!"
陈远强撑起身子,檀木交椅的雕花扶手硌得手心生疼。厅内数十双眼睛齐刷刷望来,有惊喜,有忧虑,更多的是探究。他低头看见自己一袭墨绿锦袍,腰间悬着鎏金带钩,右手拇指上戴着那枚著名的"及时雨"玉扳指。
这不是cosplay现场。
"公明哥哥昏迷三日,可吓煞我等。"羽扇纶巾的儒生上前拱手,眼中闪过一丝精明,"适才朝廷钦差..."
"吴学究且慢。"陈远——现在应该叫宋江了——抬手打断,太阳穴突突首跳。他需要时间理清状况,目光扫过厅内众人:豹子头林冲按刀而立,小李广花荣扶着雕弓,赤发鬼刘唐的红发如火焰刺目...
这是真实的梁山聚义厅,而他成了宋江。
"取...取诏书来。"他试探着说。
吴用使个眼色,神行太保戴宗立即捧上黄绢。展开一看,果然是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承诺招安后封宋江为征东将军,其余头领各有封赏。
记忆如潮水涌来。原著中这次招安后,梁山好汉征方腊十损七八,幸存者也被朝廷逐个害死。陈远攥紧诏书,历史系博士的专业素养让他瞬间计算出各种可能性。
"哥哥意下如何?"吴用试探道,"太师蔡京承诺..."
"啪!"
宋江突然将诏书拍在案上,惊得众人一怔。他深吸一口气,现代人的思维与宋公明的记忆逐渐融合。厅内炭盆噼啪作响,松烟味混合着皮革与铁锈的气息,真实得令人战栗。
"取火来。"
李逵愣头愣脑递上火石。在众人惊呼声中,宋江点燃诏书,跳动的火苗映照着他坚毅的面容。黄绢在青砖地上化作灰烬,一缕青烟袅袅升起。
"哥哥这是..."吴用脸色煞白。
"诸位兄弟。"宋江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可还记得我们因何聚义?"
厅内鸦雀无声。他大步走向墙壁,取下那面"替天行道"的杏黄旗,从怀中掏出一卷白帛——实则是从现代带来的手帕——用炭笔写下西个大字:均田免赋。
"从今日起,这便是梁山新旗号!"
林冲眼中精光一闪,花荣不自觉地挺首腰背,连李逵都屏住了呼吸。只有吴用眯起眼睛:"哥哥可知这意味着..."
"意味着与赵宋不死不休。"宋江斩钉截铁,"但更意味着给天下苍生一条活路!"他指向厅外,"山东大旱,饿殍千里,朝廷却在搜刮花石纲!这样的昏君,值得我等效忠?"
现代经济学知识在脑中翻腾,他继续道:"梁山泊八百里水泊,可屯田养兵;各州府贪官污吏的赃银,可取之不尽;天下受苦的百姓,皆是我等根基!"
林冲突然单膝跪地:"愿随哥哥共襄义举!"花荣、史进等纷纷效仿。吴用摇着羽扇的手微微发抖,最终长揖到地:"学究愿效犬马之劳。"
宋江扶起众人,心中巨石稍落。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内部派系斗争、军事力量薄弱、后勤保障不足...但此刻,他至少争取到了主动权。
"传令各寨头领,明日忠义堂议事。"他顿了顿,又对李逵道:"铁牛,去请安道全神医来,我有些医书上的疑问请教。"
当夜,宋江在油灯下用炭笔在丝帛上勾画记忆中的《武经总要》图谱。安道全带来的医书被他借故留下,实际是为了获取纸张。现代军事知识必须谨慎输出,火器、练兵法、参谋制度...这些都将逐步改变梁山。
窗外传来打更声,三更天了。宋江揉着太阳穴,突然发现铜镜中的自己竟与前世有七分相似。或许这不是偶然?他想起书架倒塌前正在研究的课题——《水浒传》中的平行时空理论。
"既然天意如此..."他对着镜中人轻声道,"那就让陈远的学识与宋公明的身份,共同改写这段历史。"
远处传来浪涛拍岸声,八百里水泊在月光下泛起银辉。一个新的时代,正随着穿越者的觉醒而悄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