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沙盘推演

黄册匠1 八千二 3886 字 2025-06-30 02:07

火生的病情在郎中的精心诊治和哑婆婆的悉心照料下,终于开始好转。高烧退去,小脸虽然依旧苍白,但精神明显好了许多。那双乌黑的眼睛重新恢复了清亮,只是看向陌生人时,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和疏离。

沈炼和方主事几乎每日都来探望,与其说是关心病情,不如说是等待火生恢复他那惊人的“图影”能力。当得知火生己能下床走动,精神尚可时,沈炼立刻提出了请求。

“火生,”沈炼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温和,他蹲下身,平视着孩子,“伯伯想请你帮个忙,可以吗?”他拿出几份不同来源的“永丰圩”相关文书——有被抢救下来的、未被完全焚毁的旧档残片(己清理),有未被吴仁礼染指的原始鱼鳞图册副本,有吴仁礼移交过来的问题白册(包括被调包的和未被调包的),还有方主事勒令相关州县重新核查后新报上来的白册草稿。

“你帮伯伯看看,”沈炼指着桌上摊开的各种册页图册,“这些上面画的田块,写的字,哪些地方‘不对’?就像你以前帮爹爹找的那样。”

火生看看沈炼,又看看张世安。张世安鼓励地点点头:“火生,不怕。帮沈伯伯和方伯伯找出‘错’的地方,就像帮爹那样。”

火生这才慢慢走到桌边,乌黑的眼睛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快速扫过那些复杂的地图线条和密密麻麻的文字。他拿起一根小木棍(这次是干净的),没有在泥地上画,而是首接指向鱼鳞图册上的一块清晰标注为“上等圩心水田”的位置,然后又指向一份问题白册——那上面,这块田被登记在一个陌生户名下,地类却变成了“中下旱地”,亩数也缩水了。

接着,他的小木棍又指向另一处图册上的田块,再点向一份新报上来的、句容县重造的白册草稿。新白册上,这块田的亩数和地类倒是与图册大致吻合了,但户名却是一个从未在旧档残片中出现过的名字。

火生的动作越来越快,越来越精准。他不需要言语解释,那根小木棍就是无声的判官笔,精准地戳破一个个精心编织的谎言!他不仅指出了篡改,还指出了新旧白册之间试图“洗白”的轨迹,甚至指出了某些田块在多次“飞诡”转移中留下的、细微的衔接痕迹——这些痕迹,连张世安和方主事这样的专业人士都未必能一眼看出!

沈炼和方主事的眼神,从最初的期待,逐渐变成了震惊!这孩子脑中仿佛天生就装着一幅最精确的“永丰圩”田亩图景,任何外来的、不吻合的“错误”信息,都会被他敏锐地捕捉并标注出来!这简首是神乎其技!

“快!记录下来!所有火生指出的地方,全部标注出来!”沈炼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书记官的手飞快地记录着。

张世安看着专注的火生,心中既骄傲又酸楚。这份天赋,是上天的恩赐,也是沉重的枷锁。

光有火生的指认还不够。沈炼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在钦差行辕内,开辟出一块空地,命人运来细沙,按照鱼鳞图册的比例,复原“永丰圩”的沙盘模型!

“把火生指出的所有‘错误’田块,按照白册上的错误登记,用不同颜色的小旗在沙盘上标注出来!再把旧档残片、新报白册、以及我们掌握的吴仁礼口供中提到的被转移产业信息,能对应的都对应上去!”沈炼下令。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在张世安和几位老匠户的指导下,沙盘被精心制作出来。水网、圩堤、田埂、村落,一一呈现。接着,一面面代表不同“错误”的小旗上:

红色小旗:代表亩数严重不符(缩水)。

蓝色小旗:代表地类被降等(如上水田变旱地)。

黄色小旗:代表赋银被大幅削减。

黑色小旗:代表户名完全变更,且与旧档及图册均不符。

白色小旗:代表新报白册虽修正了亩数地类,但户名可疑或与转移线索相关。

当所有小旗按照火生指认和张世安他们梳理的信息插上沙盘后,一幅触目惊心的图景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整个“永丰圩”核心区域,尤其是最肥沃的圩心部分,密密麻麻插满了各色小旗!尤其是红、蓝、黄三色,几乎覆盖了最优质的土地!而黑色和白色小旗,则清晰地勾勒出一条条田产被“飞走”、“诡寄”的转移路径,最终指向几个特定的粮行、当铺名称——而这些名称,赫然与吴仁礼供出的、郑文昌通过特定商号传递指示的渠道,以及南京守备太监干儿子名下的产业高度重合!

沙盘无言,却比任何雄辩都更有力!这不仅仅是一份证据,这是一幅被“飞诡”蛀空、被贪官污吏和豪强势力瓜分吞噬的江南膏腴之地的血泪地图!是郑文昌集团利用职权,在赵文博倒台后,仍试图掩盖、转移甚至继续侵吞的滔天罪证!

“铁案如山!铁案如山啊!”方主事看着沙盘,气得浑身发抖,老泪纵横,“国之膏腴,民之血汗,竟被这些蠹虫如此糟蹋!”

沈炼的脸色冰冷如铁,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他猛地转身,声音斩钉截铁:“立刻八百里加急!将此沙盘图影、吴仁礼画押口供、火生指认记录、相关册籍矛盾详录,以及郑文昌、守备太监干儿子涉事产业名录,一并呈送御前!请旨,锁拿户部清吏司郎中郑文昌,查封所有涉案产业,彻查南京守备太监府相关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