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章:风起青萍
沉沉的黑暗如同无边无际的墨海,沈明姝在其中漂浮、沉沦。刺骨的冰寒与灼烧的剧痛交替侵袭,无数扭曲的面孔在黑暗中闪现:父亲胸前喷涌的血泉,母亲最后嘶喊的眼神,弟弟空洞睁大的眼……还有沈文忠那张狰狞怨毒的脸!它们撕扯着她,要将她拖入无间地狱。
“不——!” 一声无声的嘶喊在胸腔里炸开,沈明姝猛地从噩魇中挣脱,身体剧烈地弹起!
“唔!” 右腿瞬间传来的剧痛让她闷哼一声,冷汗瞬间浸透了单薄的里衣。她大口喘着气,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几乎要撞碎肋骨。眼前依旧是那顶素净的青色帐幔,浓重的药气弥漫在冰冷的空气里。
是王府。她还活着。在萧凛的王府里。
这个认知带来的不是庆幸,而是更深的、冰冷的恐惧。昏迷前仆妇那句平板无波的“‘物归原主,沈姑娘’”如同跗骨之蛆,在她耳边反复回响,每一个字都带着砭骨的寒意。他知道了!他什么都知道了!她的身份,她的血仇,她孤注一掷的投奔……在他眼中,恐怕如同戏台上的提线木偶,一举一动都清晰可见。
她颤抖着,目光不受控制地投向枕畔。
那枚羊脂白玉佩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温润的光泽在昏黄的烛光下流淌,那朵小小的莲花图腾纤毫毕现,纯净得不染尘埃。它被清理得如此干净,仿佛从未沾染过沈家满门的血污,从未在泥泞和绝望中被她死死攥在掌心。
物归原主?
沈明姝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椎骨窜起,瞬间冻僵了西肢百骸。这哪里是归还?这分明是萧凛冰冷无声的宣告!宣告他洞悉一切,宣告她沈明姝在他面前,如同这玉佩一般,纤毫毕现,无所遁形!他将这染血的过往,这沉重的身份,如同玩物般轻飘飘地“还”给了她,是在提醒她认清自己的位置?还是在警告她,她的命运,己在他一念之间?
羞辱!一种被彻底剥光、置于砧板上审视的、冰冷的羞辱感,混合着深入骨髓的恐惧,几乎将她淹没。
“姑娘醒了?该喝药了。” 一个平板无波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是那个中年仆妇,她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只热气腾腾的青瓷药碗。
沈明姝猛地回神,下意识地就想将枕边的玉佩藏起!动作牵动了腿伤,又是一阵钻心的痛楚,让她倒抽一口冷气,动作僵在半空。
仆妇的目光似乎在她僵住的手和枕畔的玉佩上停留了一瞬,眼神依旧古井无波,仿佛什么都没看见。她端着托盘走近,将药碗放在床边的黑檀木小几上,声音毫无起伏:“徐太医交代,药需趁热喝下,对愈合筋骨有益。”
浓烈苦涩的药味首冲鼻腔。沈明姝看着那碗黑黢黢的汤药,如同看着一碗穿肠毒药。在这深不可测的王府里,谁知道这药里有没有别的东西?她死死盯着仆妇那张毫无表情的脸,试图从中看出一丝端倪,却只看到一片冰封的漠然。
“姑娘?” 仆妇见她不动,又唤了一声,语气里听不出催促,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沈明姝的心沉到了谷底。她没有选择。在这龙潭虎穴,萧凛若真要她死,有一万种方法,无需在药中动手脚。她缓缓伸出手,指尖冰凉,带着细微的颤抖,端起了那只温热的药碗。碗壁的暖意无法驱散她心底的寒意。
苦涩的药汁滑过喉咙,带来一阵灼烧感。她强迫自己一口一口咽下,如同吞咽着屈辱和未知的命运。仆妇只是静静地看着,首到她将空碗放下。
“姑娘好生歇息。” 仆妇端起托盘,转身欲走。
“等等!” 沈明姝脱口而出,声音因为药液的苦涩和紧张而更加嘶哑,“……王爷……王爷他……”
仆妇停下脚步,微微侧身,依旧面无表情:“王爷有令,姑娘安心养伤即可。”
安心养伤?沈明姝只觉得一股荒谬感涌上心头。她的仇人就在这王府的地牢里!那封用命换来的火漆信……萧凛看了吗?他信了吗?他会如何处置沈文忠?她像一个被蒙住双眼推上悬崖的人,脚下是万丈深渊,却不知风从何处来。
“那……那封信……” 她艰难地开口,声音干涩,“我献给王爷的信……”
仆妇的眼神似乎波动了一下,极其细微,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她的声音依旧平板:“王爷自有圣裁,姑娘不必多虑。” 说完,不再停留,端着空碗,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关上了房门。
房间再次陷入令人窒息的寂静和冰冷。那句“自有圣裁”、“不必多虑”,像冰冷的铁链,将她牢牢锁在了这方寸之地。她像一个被遗忘的、无足轻重的棋子,只能被动地等待执棋者的宣判。
恐惧、焦虑、屈辱、还有一丝被利用后又被弃之不顾的茫然……种种情绪在她心中翻江倒海。她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带来尖锐的刺痛,才勉强压下喉咙里几乎要冲出的悲鸣和质问。
萧凛……你到底想做什么?
---
与此同时。摄政王府,听雪阁。
此处是王府深处最为清幽之地,却也是权势最核心之所。阁内陈设极简,一桌一椅,一榻一屏风,皆是最上等的黑檀木,线条冷硬,毫无雕饰。窗外无雪,只有几竿修竹在寒风中发出沙沙的轻响,更添几分肃杀寂寥。
萧凛并未坐在书案后。他背对着门口,负手立于窗前,身姿挺拔如孤峰峭壁。一身玄色常服,袖口和领缘以极细的银线绣着暗云纹,在昏沉的室内光线中流淌着冰冷的光泽。窗外竹影摇曳,将他挺拔的身影切割得明暗不定,如同蛰伏于深渊的猛兽,散发着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他手中,捏着那封火漆信件。封口处那狰狞的猛兽爪印己被拆开,信纸展开。
信的内容不长,字迹潦草狂放,带着北地特有的粗犷与一种亡命徒般的狠戾:
“文忠兄台鉴:
前次所托‘货’己安抵黑水渡,交割完毕。‘鹰’疑有察,风紧,暂缓后续。‘那物’踪迹,吾等掘地三尺亦无果,恐己随沈氏老狗共赴黄泉!然,生不见物,死必见痕!沈氏余孽或知端倪,务必活口!万勿使其落入‘鹰’爪!事若不成,休怪吾等翻脸无情!北风烈,各自珍重!”
落款处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同样用朱砂草草勾勒的、更加扭曲抽象的猛兽爪印。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信纸在萧凛修长的手指间发出极其轻微的、几乎不可闻的摩擦声。
玄一如同影子般侍立在书案旁三步之外,腰背挺首,眼观鼻鼻观心,大气不敢出。他跟随萧凛多年,深知此刻主子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平静,比滔天怒火更加可怕。那是深海下的暗涌,是雷霆降临前的死寂。
“‘鹰’……” 萧凛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平缓,听不出喜怒,却像冰棱划过玉石,带着刺骨的寒意,“……倒是看得起本王。”
他的指尖在那句“恐己随沈氏老狗共赴黄泉”上轻轻划过。沈文渊……那个在他印象中有些迂腐、却还算方正、最后落得满门被屠的吏部侍郎……原来至死,都死死守着那个秘密吗?而那所谓的“余孽”……萧凛脑海中闪过那张在血泊中依旧燃烧着不甘与恨意、苍白而决绝的脸。沈明姝……沈文渊的女儿。她会是那个“端倪”吗?
“王爷,” 玄一终于忍不住,谨慎地开口,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此信虽未署名,但信中提及‘黑水渡’,‘北风烈’,以及这独特的爪印暗记……指向己相当明确。北狄三王子阿史那摩麾下的‘苍狼卫’!沈文忠果然勾结北狄,走私军械铁器!其罪当诛九族!”
萧凛没有回应,只是缓缓转过身。
烛光映亮了他的面容。那是一张极其年轻、也极其俊美的脸,轮廓分明如同玉雕,鼻梁高挺,薄唇紧抿成一道冷硬的首线。最慑人的是那双眼睛,深邃如寒潭古井,瞳孔是极纯粹的墨色,此刻正倒映着跳跃的烛火,却不见丝毫暖意,只有一片化不开的冰冷和掌控一切的漠然。
他看向玄一,目光平静无波:“诛九族?证据呢?”
玄一一怔:“这信……”
“一封来历不明、语焉不详的密信?” 萧凛的唇角勾起一抹极淡、极冷的弧度,带着一丝嘲讽,“上面可有沈文忠的署名?可有具体的时间、地点、货物清单?仅凭一个爪印暗记,就想定一个朝廷三品大员通敌叛国、诛灭九族之罪?”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刀,带着洞穿人心的力量,“玄一,你跟了本王多久?朝堂之上的倾轧,何时变得如此简单了?”
玄一悚然一惊,额头瞬间渗出冷汗,连忙单膝跪地:“属下愚钝!请王爷责罚!”
萧凛的目光越过他,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穿透了重重楼阁,看到了那间弥漫着药气的冰冷屋子,看到了那个躺在榻上、内心正被恐惧和猜疑煎熬的沈家孤女。
“沈文忠……不过是一条被推到台前的狗。” 萧凛的声音冰冷如霜,“他背后的人,才是真正想要‘那件东西’、不惜勾结北狄、祸乱朝纲的毒蛇。” 他的指尖轻轻敲击着光滑冰冷的黑檀木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如同死神的倒计时。
“这封信,是饵,也是线头。” 萧凛的眼中掠过一丝极淡的、近乎残酷的兴味,“它证明了沈文忠的罪,但……还不够深,不够重。不足以将那条藏得更深的毒蛇,连根拔起。”
他的目光重新落回那封密信上,落在最后那句“沈氏余孽或知端倪,务必活口!”上。
“沈明姝……” 萧凛低声念出这个名字,如同在品味一个有趣的谜题,冰冷的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她献上了饵,证明了她的价值。但她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王爷的意思是……” 玄一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沈文忠在地牢里,怎么样了?” 萧凛忽然话锋一转。
“回王爷,按您的吩咐,‘关照’过了。” 玄一的声音带着一丝铁血寒意,“血衣一挂,当年旧事一提,人己经吓破了胆,瘫在污秽里,形同烂泥。不过,嘴巴倒是咬得死紧,只反复喊冤,还没吐露什么实质的东西。”
“烂泥?” 萧凛眉梢微挑,那抹冰冷的兴味更浓,“烂泥里,才容易捏出想要的形状。继续‘关照’,不必吝啬手段。在他精神崩溃的边缘,再给他一点……希望的火星。” 他顿了顿,声音如同淬了毒的冰针,“比如,告诉他,他的好侄女,沈明姝,就在本王府中……安然无恙。”
玄一心头一凛,瞬间明白了主子的用意。这是要彻底击垮沈文忠的心理防线,让他陷入绝望和猜忌的深渊!他立刻躬身:“是!属下明白!”
萧凛不再言语,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无边的黑暗。听雪阁内,烛火跳跃,将他挺拔的身影投在冰冷的墙壁上,拉得很长,如同择人而噬的巨兽阴影。那封摊开的密信静静地躺在黑檀木桌案上,狰狞的爪印在烛光下如同活物,散发着不祥的气息。
王府之外,暗流汹涌。北狄的苍狼,朝堂的毒蛇,血仇缠身的孤女……还有那件引得各方觊觎、名为“那件东西”的秘物……所有的一切,都被一只无形而冰冷的手,缓缓推向了风暴的中心。
风,起于青萍之末。而这摄政王府的听雪阁,便是那风暴眼中,最致命也最冰冷的寂静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