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逐鹿之战,刘章站在云雾缭绕的轩辕丘之巅,脚下是奔流不息的黄河,滔滔水声如远古的战鼓,激荡着他的内心。不远处,黄帝与炎帝并肩而立,周身萦绕着金色光晕,宛如神话中的神祇。这是他穿越时空以来,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华夏始祖,内心既激动又充满不舍。
“两位始祖,我在这时代己见识了诸多,也学到了许多。如今,我心中对后世的尧帝时代充满好奇,想去那里一探究竟。”刘章恭敬地说道,眼中满是期待。
黄帝闻言,缓缓转过身来,目光深邃如浩瀚星空,却又带着温和的笑意:“刘章,你来自遥远的后世,心怀探索之志,实乃难得。尧帝时代与如今大不相同,虽历经数百年发展,却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此去路途遥远,充满未知,你可要想清楚了。”
炎帝也微微颔首,和蔼地说:“是啊,孩子。那是一个崇尚德行、重视民生的时代,希望你能在那里有所收获。若有机会,也将你所见所闻带回来,与我们讲讲。”
刘章坚定地点点头:“多谢两位始祖关心,我己下定决心。若能在尧帝时代有所作为,为百姓尽一份力,也不枉我此次穿越。”
黄帝抬手一挥,一道金光闪过,在刘章面前出现一扇散发着神秘光芒的门,门内光影变幻,似有无数星辰闪烁。“这是时空之门,可送你前往尧帝时代。但记住,不可随意改变历史轨迹,一切顺其自然。”黄帝郑重地叮嘱道。
刘章深吸一口气,向黄帝与炎帝深深鞠躬:“谨记始祖教诲!”随后,他毅然踏入时空之门。
光芒刺眼,刘章只觉身体仿佛被卷入湍急的河流,天旋地转。不知过了多久,他猛地跌落在一片松软的土地上。待他缓过神来,抬眼望去,眼前是一片广袤的田野,田野间,百姓们正辛勤劳作,有的在播种,有的在除草,他们衣着朴素,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远处,一座城池矗立,城墙虽不算高大雄伟,却透着一股质朴的坚实感。
刘章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朝着城池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看到许多新奇的事物:路边的村落里,人们用简单的工具建造房屋;孩子们嬉笑打闹,追逐着蝴蝶;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讲述着古老的传说。
走进城池,街道上热闹非凡,集市里摆满了各种物品,有新鲜的蔬菜、水果,有手工制作的陶器、木器,还有狩猎而来的兽皮、肉类。人们以物易物,相互交流,氛围和谐融洽。刘章在集市中穿梭,试图了解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
“这位兄弟,看你面生,可是从外地而来?”一个爽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刘章回头,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正微笑着看着他。
“正是,我听闻尧帝治下,百姓安居乐业,特来见识一番。”刘章笑着回应。
汉子大笑起来:“哈哈,你算是来对地方了!尧帝仁德爱民,事事为百姓着想。在他的治理下,我们有田种,有饭吃,日子过得安稳。”
刘章心中一动,连忙问道:“不知能否带我见见尧帝?我有许多疑惑,想向他请教。”
汉子露出为难的神色:“这……尧帝平日里忙于政务,轻易不见外人。不过,你若有耐心,可去王宫前等候,说不定能遇到机会。”
刘章道谢后,便前往王宫。王宫坐落在城池中央,虽没有后世皇宫的奢华,却自有一番庄重威严。刘章在王宫前等待了许久,终于看到一队人马从宫内走出,为首之人,气宇轩昂,衣着朴素却难掩不凡气质,想必就是尧帝。
刘章鼓起勇气,上前行礼:“在下刘章,从远方而来,久仰尧帝仁德之名,今日冒昧求见,望能与您一谈。”
尧帝停下脚步,目光温和地看着刘章:“远方来客,不必多礼。既来了,便随我一同走走吧。”
刘章大喜,连忙跟上。尧帝带着他漫步在城池中,边走边介绍着城中的情况。刘章趁机问道:“尧帝,我听闻您治理天下,以仁德为本,不知是如何做到让百姓如此信服的?”
尧帝微微一笑,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我只是尽自己所能,为百姓谋福祉。制定律法,是为了让百姓有规可循;鼓励农桑,是为了让百姓衣食无忧;选贤任能,是为了让天下事务得到妥善处理。唯有心系百姓,百姓才会信任于我。”
刘章听后,深受触动:“尧帝高见!在后世,我听闻您还会禅让帝位,将天下托付给贤能之人,这是为何?”
尧帝神色变得庄重起来:“天下之大,责任之重,非一人之力可长久承担。我若只为自己家族谋私利,将帝位传给无能子孙,天下百姓必将受苦。唯有选择贤能之人,才能让天下长治久安,百姓永享太平。这是我身为帝王的责任,也是为了华夏子孙的未来。”
刘章心中对尧帝的敬佩之情更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跟随尧帝,亲眼目睹了尧帝处理政务的勤勉。尧帝会倾听百姓的诉求,哪怕是最细微的小事也会认真对待;会与大臣们商讨治水、农耕等大事,力求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还会亲自前往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刘章也想为这个时代出一份力。他凭借后世所学的知识,向百姓传授一些简单的种植技巧,比如合理密植、轮作等,帮助他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教孩子们一些有趣的知识和游戏,丰富他们的生活。
然而,平静的日子很快被打破。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席卷了周边的村落,百姓们的房屋被冲毁,农田被淹没,许多人无家可归。尧帝得知消息后,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治水之策。刘章也跟随在旁,看着众人焦急的模样,他想起后世大禹治水的故事,便向尧帝提议:“尧帝,治水不可一味堵塞,应疏通河道,引导洪水入海。或许我们可以派人去探查河流走向,寻找合适的疏通之处。”
尧帝沉思片刻,觉得此计可行,于是派遣人手去探查。刘章也主动请求参与其中。在探查过程中,他们面临着诸多困难,洪水汹涌,道路泥泞,还有野兽出没。但刘章和众人毫不退缩,终于找到了洪水泛滥的关键之处,并制定了详细的治水方案。
在尧帝的领导下,百姓们齐心协力,开始了治水工程。刘章也积极参与其中,指挥百姓挖掘河道,搬运土石。经过数月的努力,洪水终于被成功治理,百姓们欢呼雀跃,对尧帝和参与治水的人充满感激。
在尧帝时代的这段日子,刘章深刻体会到了尧帝的仁德与智慧,也感受到了百姓们的淳朴与善良。他知道,自己不能永远留在这里,是时候离开了。
离开前,刘章向尧帝辞行:“尧帝,在这段时间里,我从您身上学到了许多,也亲眼见证了您为百姓所做的一切。如今,我要回到属于我的地方了,但我会永远铭记在这里的经历。”
尧帝欣慰地看着他:“刘章,你虽来自远方,却心怀天下。希望你回去后,也能为自己的时代贡献力量。若有机会,欢迎再来。”
刘章向尧帝深深鞠躬,随后,他再次踏入那神秘的时空之门,带着满满的收获与回忆,穿越到舜帝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