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中学图书馆,天文角。
午后的阳光慵懒地穿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光滑的木地板上投下菱形的光斑。星图模型在光晕中缓慢旋转,将细碎的光点洒向西周,静谧得仿佛能听见宇宙尘埃飘落的声音。然而,坐在这片宁静中心的黄芷陶,内心却是一片惊涛骇浪。
她面前摊开的,不是惯常的天文期刊,而是一本厚重冰冷的《异常心理学导论》。指尖无意识地、带着某种焦灼的节奏,敲击着桌面,发出细微却固执的“嗒、嗒”声。目光虽然落在窗外那片被梧桐枝叶切割的湛蓝天空,焦点却早己涣散,穿透了现实的幕布,投向更深处翻涌的疑云。
几天了。季杨杨像一颗骤然偏离轨道的行星,从她熟悉的星图上消失了。他不再出现在这个他几乎从不踏足的、属于她的“星空领地”。偶尔见到,也是行色匆匆,眼神飘忽,仿佛被无形的重担压弯了脊梁,整个人笼罩在一层浓得化不开的阴霾里。那曾经标志性的、带着点玩世不恭的桀骜,被一种深切的疲惫和……恐惧?所取代。像一盏耗尽了灯油的灯,只剩下微弱摇曳、随时可能熄灭的火苗。
关于他家里的流言,如同初秋的风,带着寒意,断断续续地吹进她的耳朵。
“听说了吗?季杨杨妈妈住院了…”
“…好像还挺严重的。”
“…跟他爸吵得可凶了,据说摔门声整栋楼都听见…”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像散落的拼图,被她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大脑迅速捕捉、归位,与那个在图书馆接到家里电话后、瞬间血色尽失、仓皇逃离的少年身影严丝合缝地重叠在一起。
家庭突发状况: 医院、体检、激烈争吵——一个巨大的、充满不安的旋涡中心。
持续的低迷与压力: 仿佛灵魂被抽离,只剩下沉重躯壳的游荡。
反常行为的起点: 准时赴约、主动搬星图模型、电梯里那句精准击中她内心最柔软处的“星星很安静,但有时候也挺寂寞的”——那份超越他认知的感性与理解力。
最锋利的碎片: 他对非洲快递和“生日礼物”那看似随意、实则精准得可怕的关心,如同手术刀般剖开了她从未示人的失落。
线索,在她精密如仪器般的大脑里,沿着逻辑的轨道飞速串联、碰撞、推演。一个大胆得让她自己都心惊肉跳的推测,如同黑暗中骤然亮起的探照灯,清晰地投射在认知的幕布上:
“季杨杨,一定知道了什么。”
知道的不是小事。是足以颠覆他整个世界的、关于她、或者更可能是关于他家庭的、极其糟糕的、甚至可能是毁灭性的秘密。
这个秘密,沉重如深渊,带着死亡或重病的冰冷气息(疾病?死亡?这个念头让她指尖冰凉)。它如同陨石般击中了他,将他从那个浑浑噩噩、只知赛车的躯壳里震了出来,迫使他做出那些格格不入的反常举动——试图去关心她可能丢失的礼物(一种补偿?),不惜用谎言推动他母亲体检(一种徒劳的、绝望的预防?)。
这个推测本身所蕴含的重量,就让黄芷陶感到一阵窒息。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季杨杨这段时间承受的,是怎样一种灭顶的恐惧和孤立无援的挣扎?他笨拙的反常、刻意的冷漠、以及此刻行尸走肉般的状态,都有了最残酷的解释。
她需要答案。不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是这个推测带来的寒意,以及那可能存在的、尚未降临的悲剧阴影,让她无法坐视不理。她需要更多的信息,关于季杨杨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关于那个笼罩在他家庭上空的阴云究竟是什么。
目光,终于从虚幻的窗外收回,落回手边那本《异常心理学导论》。封面上冷静的线条和学术化的书名,此刻却像是对现实的一种讽刺。她想到了季杨杨近期的状态:魂不守舍、情绪像过山车般剧烈起伏(从图书馆的试探关心到家庭风暴后的崩溃)、眼中那浓得化不开的、几乎要将他自己吞噬的愧疚感……这些强烈的、失控的情绪表征,不正符合书中描述的某些严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或者极端焦虑障碍的表现吗?
也许……他并非故意隐瞒,而是被这种巨大的精神冲击所困?也许……他也曾试图寻找答案,寻找某种理论来解释或支撑他所遭遇的一切?就像溺水的人会本能地抓住任何漂浮物。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擦亮的火柴,骤然点亮。借阅记录!
作为图书馆志愿者组长,她拥有比普通学生更高的系统权限,包括查询详细的借阅记录。她深知这触碰了隐私的边界,甚至可能违反规定。
但此刻,那个盘旋在季杨杨头顶的、可能关乎生死的巨大问号,压倒了所有的道德顾虑。一种近乎侦探追踪真相的冷静决断,取代了平日的理智克制。
她合上那本厚厚的导论,动作干脆利落,仿佛合上了一个无用的旧篇章。起身,走向电脑检索区。午后的图书馆人不多,检索区更是空无一人,只有机器运行发出的低沉嗡鸣。她拉开椅子坐下,屏幕的冷光映亮了她沉静却异常专注的脸庞。
登录系统。光标在查询框内闪烁,如同她此刻悬着的心跳。她深吸一口气,指尖在键盘上敲下三个字:季杨杨。
回车键按下。屏幕刷新,跳出了他近期的借阅记录列表。
大部分记录,符合那个“季杨杨”应有的轨迹:《汽车改装原理与实战》、《F1赛道全解析(德国纽伯格林特辑)》、《德国机械工程入门(双语版)》……赛车、机械、德国——他公开的、毫不掩饰的狂热兴趣和未来指向。
而,她的目光如同精准的探针,瞬间锁定了列表中间一条格格不入的记录:
书名:《时间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
作者: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借阅日期:2023年8月28日 (注:几天前,他“穿越”后不久)
归还状态:未归还
借阅次数:1 (首次借阅)
《时间简史》?!
黄芷陶的瞳孔骤然收缩了一下。这本探讨宇宙起源、黑洞、时间本质的殿堂级科普著作,以其深邃的思想和抽象的概念闻名,连许多理科生都望而却步。季杨杨?那个方程式都懒得解、物理课基本在神游或者睡觉的季杨杨?他借这个做什么?为了装饰书架?这荒谬得像一个拙劣的玩笑!
除非……除非他遇到了某种彻底颠覆他认知框架、挑战他理解极限的事件!某种……无法用他熟悉的物理世界(引擎轰鸣、赛道疾驰)来解释的现象?他需要叩问最根本的法则——时间、空间、存在的本质?
这个念头如同冰冷的电流,瞬间窜过她的脊椎,带来一阵细微的颤栗。她感到自己正站在一扇厚重而神秘的门前,门缝里透出的光,带着令人不安的吸引力。
她没有停顿,手指在键盘上飞速移动,删掉“季杨杨”,输入新的关键词,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探究欲:时间、时间旅行、平行宇宙、命运、蝴蝶效应、预知梦,屏幕瞬间被一长串相关书目占据。
《时间的秩序》(卡洛·罗韦利)——探讨时间流逝是真实存在还是人类感知的幻觉?
《平行宇宙》(加来道雄)——描绘量子力学下可能存在的多重现实图景。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奥黛丽·尼芬格)——一个因基因缺陷在时空中随机跳跃的悲伤爱情故事。
《命运石之门》(漫画/小说)——科幻经典,主角通过发送特定信息(D-Mail)改变世界线,试图拯救爱人,却引发连锁悖论。
《时间回旋》(罗伯特·查尔斯·威尔逊)——地球被神秘时间场笼罩,外界时间流速加快的末日寓言。
《关于时间物理学的哲学思考》——更形而上的叩问。
黄芷陶的心跳,在寂静的检索区里,变得异常清晰有力。她屏住呼吸,调出了这些书的近期借阅记录。
目光如同扫描仪,快速掠过借阅者名单和时间戳。
然后,她看到了。
在《平行宇宙》(加来道雄)的借阅记录里:
借阅者:季杨杨
借阅日期:2023年8月30日
归还日期:尚未归还
借阅次数:1
在《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奥黛丽·尼芬格)的借阅记录里:
借阅者:季杨杨
借阅日期:2023年8月31日
归还日期:尚未归还
借阅次数:1
在《命运石之门》第一卷(漫画)的借阅记录里:
借阅者:季杨杨
借阅日期:2023年9月1日
归还日期:尚未归还
借阅次数:1
轰——!
仿佛一道无声的惊雷在黄芷陶的颅内炸响!她的身体瞬间僵首,血液似乎在这一刻凝固,又瞬间冲上头顶,带来一阵眩晕。屏幕上那清晰的名字和紧挨着《时间简史》之后的借阅日期,像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她的视网膜上,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记。
这不是偶然!这不是心血来潮!
这是一条清晰的、连续的、目标明确的探索轨迹!
从《时间简史》的宇宙基石,到《平行宇宙》的多重现实理论,再到《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具象化的时空失控悲剧,最后是《命运石之门》关于主动改变世界线的科幻设定!
他在寻找什么?他在试图理解什么?他在验证什么?
一个荒诞绝伦、却又在逻辑链条上严丝合缝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猜想,如同挣脱了所有束缚的凶兽,咆哮着冲破了黄芷陶理智的堤防,瞬间占据了她的整个思维
时间…旅行?
平行…宇宙?
知晓…未来?
试图…改变?
季杨杨……难道他……?!
这个猜想本身蕴含的巨大信息量和颠覆性,让她感到一阵强烈的生理性不适,胃部翻滚,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她所认知的世界——坚固的、线性的、因果分明的现实——在这一刻,在她眼前,发出了令人牙酸的、濒临破碎的呻吟。
图书馆的寂静骤然变得无比沉重,空气仿佛凝固成了透明的琥珀,将她困在其中。她甚至能听到自己血液在血管里奔流的轰鸣声。她死死地盯着屏幕,盯着“季杨杨”那三个字,仿佛第一次认识它们。
“黄芷陶?”
一个沙哑的、带着浓重疲惫感的声音,如同生锈的齿轮转动,突兀地在寂静中响起,近在咫尺!
黄芷陶的心脏仿佛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骤然停止了跳动!她全身的肌肉瞬间绷紧,像一只受惊的猫。她几乎是用了全身的力气,猛地转过头!
季杨杨。
他就站在检索区的入口处,身影被书架投下的阴影半掩着。几天不见,他显得更加憔悴。脸色是病态的苍白,眼下的乌青浓重得像是被人揍了两拳,嘴唇干裂起皮。他显然刚从某个地方匆匆赶来,胸口还在微微起伏。
但最让黄芷陶感到寒意刺骨的,是他的眼睛。
那双曾经锐利、或带着桀骜、或蒙着阴郁的眼睛,此刻正死死地、一眨不眨地锁定在她面前的电脑屏幕上!那目光里充满了极端复杂的情绪:
震惊: 如同被当场捕获的猎物,猝不及防地暴露在猎人的视线下。
恐慌: 一种深及骨髓的恐惧,仿佛最深的秘密被扒开暴露在阳光下,即将万劫不复。
绝望: 如同溺水者看着最后一根浮木被冲走,只剩下冰冷的窒息感。
还有一丝……被背叛的愤怒? 尽管他无权要求她的信任。
他的视线,如同实质的冰锥,精准地钉在屏幕上显示的那几行刺眼的借阅记录上——《时间简史》、《平行宇宙》、《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命运石之门》——那些关于时间、穿越、改变命运的书籍标题,此刻在屏幕冷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狰狞。
空气凝固了。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
检索区冰冷的灯光,书架投下的巨大阴影,电脑屏幕幽幽的蓝光,以及两人之间那不足五米、却仿佛隔着宇宙鸿沟的距离,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无声惊雷的画面。
黄芷陶能清晰地听到自己骤然加速、擂鼓般的心跳,也能看到季杨杨那紧握成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微微颤抖的手。他的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有那双盛满了惊涛骇浪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她,也盯着屏幕上那无可辩驳的、指向他内心最核心秘密的证据。
图书馆外,阳光正好,初秋的风拂过梧桐树叶,发出沙沙的轻响。
图书馆内,天文角的星图模型依旧在缓慢旋转,折射着静谧的光点。
而在检索区这片小小的、被阴影和屏幕冷光笼罩的角落,一场关于存在、时间和秘密的风暴,在无声的对视中,己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