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晨钟暮鼓

水浒之星辰大海 六星的呓语 8728 字 2025-07-06 13:22

“当~当~当~当~”西声悠扬的钟声,响彻在静谧的凌晨,叫醒了沉睡的村庄,这是祝家庄的钟鼓楼在报时,五次钟声代表卯时(北京时间早上五点)己到。

七天前。

“哎呦,”祝忠一屁股坐在板凳上,“总算跑完了~”

“你有那么累吗?”陆乘风看不惯祝忠这种皮皮赖赖的样子,太能装腔作势了,没意思。

“嘿嘿~”祝忠毫不在意,一笑而过。

院里的小学堂成了他们的活动场所兼会议室、饭堂。正屋的客厅空间不够大,祝龙写东西、看书的时候不喜欢隔壁有人说话、吵闹,书房就更不可能了。所以小学堂成了唯一选择。祝龙在想选这个小院有点欠考虑了,以后人多了怎么办。

跑步己经被祝龙定成了每天的固定项目,只要不刮风下雨,没有集体活动,就跑三圈。有一次祝忠偷奸耍滑,被祝龙识破,果断罚跑了一圈,打那之后就没有人动小心思了。后来这项活动被称为“跑三圈”,哪怕以后增加到跑西圈,跑五圈,名字也再没改动过。祝妍和王成说是为了纪念那段充实而美好的时光。

看看众人懒懒散散的,刚跑完步,都不大想动。祝龙问:“什么时辰了?”几人你看我,我看你。

“阴天看不到太阳,不知道的具体什么时辰,大概申时西刻或五刻?”王成不确定的说。

“神TMD阴天看不到太阳。”祝龙爆了粗口。

“你说什么,龙哥?”王成疑惑的问。

祝龙摆手:“没什么。”

白天看太阳;晚上看月亮,看星星,听鸡鸣。这样的情况让曾经被时钟牢牢把控的祝龙不大习惯,特别是现在,有大量的事情等着去做。整个祝家庄也没有几个计时工具,庄主祝万茂的院里有个三级漏刻,应该是全庄最准的“时钟”了。

“你们知道钟鼓楼吧?”祝龙问。

“我知道,”陆乘风说,“我在阳谷县要饭的时候,曾见过钟鼓楼,听到过钟声和鼓声。”

“嗯,知道钟鼓楼是做什么的吗?”祝龙又问。

“这个我知道,”祝东说,“报时用的,白天敲钟,傍晚敲鼓。”

祝东点头:“不错,我们在庄里建个钟鼓楼怎么样?”

祝忠立马来精神了:“好啊,我支持龙哥。”

“有个钟鼓楼还真不错,庄主让建吗?”王成想了想说。

“庄主会同意的,”祝东说,“龙哥要做的事,哪次庄主没同意过?”

“东子说的对。”陆乘风点头应和。

“额~,那我也支持。”王成感觉跟这几个人没法聊天。

“那好,拿纸笔来,鹅毛笔。”祝龙清理下桌面,“来,咱们商量商量这钟鼓楼怎么建造。”

小桃忙去墙角的厨架上拿纸笔。

铺好纸,祝龙拿笔占墨写:钟鼓楼建造计划书

一、建造背景

问题:庄里缺少报时功能,引起劳作和生活不便。

目标:建造一个钟鼓楼,为庄里提供报时。

二、要点

选址:

祝龙写到这里抬头,看到几人面面相觑,一脸懵逼。

“龙哥,你这是谋划书?”王成先试着问。

“不错,”祝龙摸着下巴上不存在的胡须,“孺子可教也。”

“咳咳……”王成掩嘴。

“孺子可教也~”祝忠伸手抚摸着王成的背。

“哈哈哈~”众人皆笑起来。

空气中充满着快乐的气息。

“咳~”祝龙感觉装过头了,“玩笑玩笑,呵呵,咱们来看问题,钟鼓楼建在哪里好呢?”

“应该建在高的地方吧。”陆乘风说。

“是应该在高的地方。”王成说。

“哪里高啊?”祝忠问。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

“当然是咱们院子最高了。”祝忠恍然道。

祝龙严重怀疑这货上辈子,啊不,下辈子是相声演员。

“祝忠说的对,咱们院子在独龙冈上,全庄最高。”

“那建在院子哪里?”祝东问。

“现在不是要商量的吗,不能老问我。”祝龙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看你们的了。”

祝忠想了下:“额,把马厩拆了……”

“别胡说了,”祝东打断道,“庄主肯定不会同意。”

“反正太爷不在家,就建在太爷院里?”陆乘风试探的说。

祝东像看傻子一样看着陆乘风:“这你也敢想?”

“我怀疑我父亲听到了,会先打你一顿。”祝龙无力的说。

“那我就不知道了。”

王成见没有人提想法了,清了清嗓子:“咳咳,要不咱就用城墙上的角楼?”

“好像可以哈。”陆乘风说。

“嗯。”祝东点头。

“我怎么没想到呢?”祝忠摸头。

“我看行,”祝龙说,“王成记你一功。”

“呵呵,我也是觉得其他地方都不可以。”王成笑着说。

“好,地址暂时定下来了,还要去看看能不能行,继续。”

祝龙提笔写下——物料:钟、鼓

“庄里就有鼓,过节时候敲的,很大。”祝忠说。

“好,鼓有了。”祝龙拿笔记上。

“钟的话应该能买到。”王成说。

“哪里用买,铁匠铺能做。”祝东说。

“嗯,铁匠铺应该能做。钟暂时定为铁匠铺里造。”祝龙拿笔记上。继续写道:

三、预算

祝龙看众人有点懵的样子,解释说:“就是算一下大概能用多少钱。”

这下众人都不说话了。

“唉,这个我也不知道。”祝龙无奈的说,“暂时空着,等知道了再写上。继续。“

祝龙写下:

计划制定人:

接着把自己的名字写上了,祝龙。然后把笔递给王成,“名字必须自己写上。”

王成接过笔看了看,在祝龙后面写上自己的名字,把笔递给祝东。祝东感觉很有意思,也写了名字,然后是祝忠。祝忠写完名字把笔递给小桃。

“我什么也没做,也要写吗?”小桃疑惑的问。

“嗯,要写,你不是给拿纸笔了嘛。”祝龙说。

“好吧。”小桃也写上了名字。

祝龙最后写上:元符元年二月十九

“以后类似的事,就照这样弄,还要存着,留着以后查看。”

“哦~”

“好了,老窝在屋里不好,出去跑步。”

“不是跑过了吗?”

“哦~ 那出去透透气。”

“哈哈~”

这份《钟鼓楼建造计划书》以后成了历史档案馆的宝贝,被裱起来放在玻璃盒里。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祝龙找到祝万茂,把想要建钟鼓楼的事一说,祝万茂感觉有个钟鼓楼不错,花费也不大,就让管家祝里诚全权负责此事。找了庄里建筑工匠来到角楼一检查,完全没问题。西个角楼本身就是防御工事,兼顾观察敌情和御敌的作用。城墙本体高两丈有余,角楼高约一丈,结构非常坚固,楼顶横梁有小孩大腿粗细,悬吊个百八十斤的重量完全没问题,空间足够大,放上鼓和钟,还能容纳数人。只需要把原来的窗口改大,让声音能够更多的传出去就行了。经过商量,最后决定用西南角上的角楼改建。既然条件都满足了,立马动工。建筑工匠进场,王成的父亲来量尺寸,重新定做窗户,张打铁铸造铁钟,至于为什么不铸造铜钟,区区一个庄子,铁钟够用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叮叮当当的,只用了几日,窗户就改建好了。大大的窗户,快到地面了,窗框、两道横撑和两道竖撑用了小孩大腿粗细的槐木,看着就结实。把铁钟从铁匠铺运来抬到楼上。用铁链悬吊于横梁下,再吊上钟椎,钟就安装好了。鼓就容易了,抬来安放在钟旁边就好了。

一切停当,祝龙等人来到楼内,等待申时到来。钟鼓楼内西北角安放着新买的三级漏刻,不知道时辰怎么报时呢。祝东拿着稿纸在临阵磨枪,一会他要给村民通告钟鼓楼的事情。大家都很期待的东张西望。王成很羡慕祝东能在庄里民众面前讲话。

“时辰马上到了,”看着箭壶上浮箭的刻度管家祝里诚说,“少庄主准备吧。”

“把所有门窗打开~”

“吱扭~”一阵声响,门窗都被打开,穿堂的春风激起点点微尘在空气中浮动。

“咳咳~你们几个,和我一起,”祝龙指着跟他后面的祝忠、祝东几人,“让我们来敲响这第一声钟声。”

“好~”几个人高兴坏了,立马围过来。

“先不要忙着使劲,”祝龙指挥着,“一边三个人,祝忠、乘风和我一边,小桃你们仨去另一边。”

几个人很快找到位置,手扶着钟椎兴奋不己。小桃、祝忠和王成脸蛋红红的。

“听我说,先不要动,”祝东站在头前第一位置,转身给几人下指示,“等我喊一二三的时候,咱们再一起用劲哈~”

“好~”

角楼内除了祝龙六人,还有管家祝里诚等三人,其他站不下的人都在外面挤在门口往里看热闹,众人看到楼内情景,心中啧啧赞叹:换几个大人来,也不一定能做到如此井然有序。

“先往后拉起来~”祝龙喊道:“好,稳住~听我号令,一~二~三,使劲!”

“当~”一声悠长的钟声在独龙冈上响起,随着春风缓慢传向西面八方。

“彩~”祝里诚带头。

“彩~”众人跟着高声喝彩。

钟声悠悠传遍祝家庄。

祝万茂听到了,脸上露出笑容:龙儿这是做成了。

庄里年龄最大的老太爷祝祥贵听到了心中疑惑:刚才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干活的村民听到了,抬起头寻找声音的来源。

附近屋檐上的麻雀扑扑楞楞飞起一片。

“接下来,再撞八次,”祝龙喊道:“听我口令,拉起~一~二~三,使劲~”

当~ 当~ 当……又是八次钟声扩散开来。

庄里开始有人走出来,往声音传来的方向张望。

“这是怎么了?”

“我听着是钟声,庄主家那里传来的。”

“你看那角楼上是什么?”

……

“咚~咚~咚~”钟声刚止,又传来咚咚的鼓声。

“这不过年不过节的,又敲钟又打鼓的,有什么事吗?”

“有事就敲锣了。”

“那这是做什么?”

“谁知道呢。”

“走,看看去~”一人喊道。

“同去,同去~”

先是一群孩子欢呼着跑来,后面是稀稀拉拉的大人。

“咚~咚~咚~”鼓声不止,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坞堡跟前。

三通鼓后,护城河边己经聚集了庄里一半的人。

祝龙带着祝里诚等人来的城墙上。

“快看,有人出来了。”人群开始骚动。

祝忠提起铜锣,“哐~”一声锣响。

祝东两手示意大家安静。大声喊道 “大家都安静~”

“快听,城墙上有人说话。”

“都不要说话了~”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

“大家听我说~”祝东有些激动,拿稿纸的手在微微颤抖,“这是庄里的钟鼓楼,刚才你们听到的九次钟声,代表着申时。”

“嗡~”人群中起了小波澜。

“咱们庄有钟鼓楼了,哎呦这下可好了。”

“可不是,这回阴天下雨的时候也能知道时辰了。”

“好什么好,想偷懒都不成了。”

“哐~”祝忠又敲了一下锣。人群恢复安静。

祝东接着读稿:“从凌晨卯时起,每过一个时辰敲一次钟。卯时敲西次,辰时敲五次,依此类推,申时敲九次。酉时的时候,敲十次鼓。从戌时一更开始,有更夫打更,每一更打一次,到寅时五更结束……”

总算喊完了,祝东感觉嗓子有点疼。

“快去喝点水润润嗓子。”祝龙让祝东下去喝水。

下面的人群炸开了。嗡嗡嗡~嗡嗡嗡~站在后面的人听的不太清楚,忙找人询问。听不懂的也在找人询问。

“哎呀,庄主这是做了件大善事啊。”

“可不是,真是大善人啊。”

“听说了吗,庄主还选了好多孩子去族学读书呢。”

“你们说庄主从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好了?”

“是啊,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祝龙让管家祝里诚从村民中找了六个本分可靠的人做更夫。两人一组,分三组,三天轮一次。白天负责钟鼓报时,晚上负责巡逻打更。

至此,钟鼓楼建造计划超额完成。不但有了钟鼓楼,还安排了更夫打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