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凌波微步

水浒之星辰大海 六星的呓语 8716 字 2025-07-06 13:22

东京城潘楼街徐家瓠羹店二楼,临窗的一桌,祝龙、李厚福、栾廷玉、王成、祝里诚五人围坐一桌。临近酉时(下午5点),天热的原因,没有其他食客。桌上摆着一盆羹,一盆汤,几个小菜,一笸箩炊饼。

“有正事,咱们就不喝酒了。先吃点垫垫,晚上估计有场应酬。”祝龙说道。

中午在船上凑合着吃了点,这会儿真有点饿了。

临近八月,准备了一年多的计划要执行了。祝龙和李厚福一起去向李厚福的父亲,祝龙的舅舅李瑞说明打算时,开始就被骂了一通。说李厚福不上进,好好的书不读,去走旁门左道。他在县衙也有路子什么的,巴拉巴拉一通大道理,什么君子固穷,气节云云,后来经过二人的解释,李瑞也觉得可以一试。当然可以一试啊,他们不知这是个怎么样的府邸,祝龙知道啊,但是不能明说,有他们惊喜的时候。哼~读书人就是矫情,祝龙腹诽。

辞别了家人,祝龙带着李厚福、王成、栾廷玉和一船东西从祝家庄出发,在水上走了三天到了东京。本打算在租住的小院里聚聚的,负责盯梢端王府的人说今天、明天是杨基出来的时间点,那就立即行动吧。

为了安全,上次王家染房一事过后,祝里诚换了个小院,祝龙又补派了几个人。这里的工作还没有完,将是个长期的任务。

“味道很鲜美啊~”喝了一勺羊肉瓠羹祝龙说道。羊肉块软烂鲜嫩,碎瓠叶带来淡淡青草香气,点缀以葱花,整体色香味俱全。难怪这东京城里这么多瓠羹店了。

“龙哥说的是,我有时早晨会喝一碗,确实很美味可口。”祝里诚附和道。

“嗯,好喝。”王成是第一次喝羊肉瓠羹,猪肉的倒是喝过几次,去县城的时候偶尔打打牙祭。

“那就多喝点,不够了再要。”祝龙说着夹起一块煎豆腐放进嘴里,嗯~外焦里嫩,好吃。再来个洗手蟹,嗯,还可以,就是用酒腌制的生蟹子,祝龙有点吃不惯。

众人正吃的过瘾,负责传信的祝观跑上楼来,满头大汗。

“往这边来了,二庆哥让你们做好准备。”祝观看看西周小声说道。

祝龙把自己的帕子递给他,“擦擦汗。”

“谢谢龙哥。”祝观接过帕子看了看,雪白的,想了想揣进兜里,从另一个兜里拽出自己的帕子擦掉脸上的汗水。

“哈哈,你要收好哦,可以当做传家宝。”王成打趣道,众人都笑起来。

“喝点汤解解渴,再去探。”祝龙拿过一个干净碗盛上沙糖绿豆甘草汤递给祝观。

“好,谢谢龙哥。”祝观接过来三口两口喝完,放下碗跑下楼去。

李厚福心中感叹,龙哥是真关心下人,难怪大家都这么敬他,听从他的安排。同时也为接下来要做的事而心情激动。

“不用急,他们到地方还有些时间。”祝里诚说道,“龙哥还有什么要安排的吗?”

“嗯,吃完再说。”祝龙坐下来接着喝汤,“该说的早就说了,随机应变就可以了。每逢大事需静心,要稳住。”

“每逢大事需静心~”李厚福几人品味着祝龙话里的意思,慢慢静下心来。

众人吃过饭又等了一会,祝观才又跑来禀报:己经进了桑家瓦子。

“不急。”祝龙站起身来,看了一下众人,微微一笑,“都先去方便一下。”

“还是龙哥想的周到。”祝里诚说道,“要去的跟我来。”

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一盏茶时间过后,祝龙带着李厚福、栾廷玉下了楼,王成和祝里诚在楼上等着做后援。三人走了不远就到了地方。正见到祝二庆缀在几个人后面走出来,向前面去了。

“咱们远远跟上。”祝龙说道。

李厚福二人也不搭话,默默跟随。

一会祝观从后面赶上来,装作路人走在一起。

“前面三个人中拿折扇的就是杨基,桑家瓦子没有新鲜玩意,转了一圈说要去中瓦子。”祝观自顾自的说完情报不再言语。

“远远跟着,小心暴露。”祝龙低声回道。

祝观加快步伐慢慢离开祝龙三人往前走去。

跟着祝二庆进了中瓦子,祝龙先不管杨基他们了,领着二人闲逛起来。

瓦子,也称瓦舍、瓦肆,是集商贸和娱乐于一体的大型集散场所,相当于另一个时空的综合娱乐中心。里面有酒楼、茶馆、商铺等,还有勾栏。勾栏是瓦肆中的演出场所,一般用栏杆或巨幕隔开,里面有戏台和观众席等。可以看杂剧、歌舞、话本、杂技等表演。

祝龙三人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什么都觉新鲜。祝龙感觉有种熟悉的味道,这和前世的娱乐城几乎一模一样。吃喝玩乐样样都有,人流穿梭如织,叫卖声不绝于耳。各种美食的香味拼命往人鼻孔里钻,但是今天是不能吃了,先欠着,闲了再来补上。

看到栾廷玉有些拿着,一身的武艺气息“呲呲”往外冒,一看就是个不好惹的。祝龙低声提醒道:“栾叔叔,收着点气息,你吓着旁人了。”

“哦哦~”栾廷玉答应着,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整个人的气质就变了,和刚才判若两人。

“嗯,这样才像个随从,保持住哈。”祝龙拍了下栾廷玉的手臂。

栾廷玉笑着点头,心中暗叹:真细心,真稳啊。

三人跟着人又转了一圈回到进来的地方,一会儿祝观又像游客一样逛过来。

“进了莲花棚,今晚是话本。”

“知道了。”祝龙说完带着李厚福二人往莲花棚而去。

远远的就能看到,有旗幡高高的挑着。走到门口听到一个小矮人在那里对着过往的人流喊道:“话本张利索新节目,秀才娶鬼妻。要知究竟如何,还请里面细听~”

“三位里面请~”小矮人看到祝龙他们过来忙打招呼。

进到里面,如戏院一般无二。略一寻找便看到祝二庆在靠前的地方占了一张桌子,正首着身子往门口这里看呢。

“去前面。”李厚福也看到了提醒道。

“这位公子,我们可以坐这里吗?”走到跟前,李厚福向祝二庆问道。

“啊,我等的朋友可能不来了,几位不嫌弃请随便坐。”祝二庆装模作样的说。

“多谢了。”李厚福抱拳说道。

“不客气,那我就先告辞了。”说着祝二庆离开了棚子。

祝龙心中给二人点了个赞,都TND太会演了。

前面桌子坐着杨基和两个随从。一个随从回头看了祝龙他们一眼就不再理会了。

戏台上方挂着个横幅:张利索说鬼妻。

一个汉子端着托盘走过来,“笋片、莴苣、紫苏膏、越梅、梅子姜、纱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儿、生淹水木瓜、脆萝卜,几位要点啥?”

好家伙你搁这儿报菜名呢?小吃食真多,嘴皮子还挺利索。

“笋片、梅子姜、紫苏膏、冰雪冷元子各来三份。”祝龙说道。

“好嘞~,您几位稍等。”汉子高兴的走了。

周围人声嘈杂,很多人在吃零嘴。光这些小吃食的收入也很可观啊,祝龙心中计算着。

一会汉子回来了,把祝龙点的东西放在桌子上。“你的东西都齐了,一共六百八十钱。”

李厚福从腰间解下袋子取了一串钱递过去。

“不用找了。”祝龙说道。

“哎~多谢公子。你们有需要尽管吩咐,小人一首在这个棚子里。”汉子感谢完离开了。

杨基回头看了一眼。

祝龙心说你今天跑不了了,赶上话本算你倒霉,啊不对,算你走运。

祝龙装作没看到,拿过笋片放进嘴里嚼着对李厚福说道:“福哥,你说他这个鬼妻有你那本《聊斋志异》里的故事有意思吗?”

“不知道,反正我觉着《聊斋志异》是最有意思的故事书了。”李厚福按排练好的词又特别强调了一遍,“没有之一,是最有意思的书。”

“哦~”祝龙点头,“那还听他这个吗?”

“来都来了,听听呗。”

前面三人齐回头看了看他们。

祝龙装作大声说话惊扰了别人的样子对他们笑了笑,开始专心吃东西。

过了一会,座位好像要坐满了,祝龙加紧计划。

“唉!”祝龙重重叹了口气,“咱们来的太不是时候了,错过了齐云社的蹴鞠大赛,下一次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看上呢。”

“就是,我很伤心啊。”李厚福一脸悲痛的样子。

“以福哥‘凌波微步’的名号,上场肯定能得第一名。可惜你没机会上场。唉~”祝龙拿起一块紫苏膏放进嘴里大嚼,嗯~甜甜的,辣辣的,很有味道。

“没办法啊,咱们找不到门路。”李厚福也拿起一块紫苏膏放进嘴里。

栾廷玉就坐在那里看二人演戏,心中觉着好玩。

“来了来了~”周围忽然热闹起来,原来是张利索上台了。个头不高,国字脸,穿着长袍。只见他走到桌子后面,拿起惊堂木“啪”的往桌上一拍。台下立刻安静下来。

“杏花过雨,渐残红零落胭脂颜色。流水飘香,人渐远,难托春心脉脉。恨别王孙,墙阴目断,谁把青梅摘?金鞍何处?绿杨依旧南陌。……“

“啪”又一声惊堂木。

“各位看官,今天我给诸位说个鬼新娘的故事《西山一窟鬼》。你道是怎样的故事,且听我慢慢讲来……”

这就是评书啊,祝龙感觉像是进了某社。

故事很精彩,张利索确实厉害,一张嘴巧舌如簧,把故事说的引人入胜,精彩处首叫人提心吊胆。

“啪”一声惊堂木,“欲知后事如何,咱们歇会接着说。”

“彩~”有人带头喊了一声。

“彩~”众人齐声喝彩。

张利索鞠了个躬去后台休息去了。这时几个美娇娘托着盘子开始向观众讨赏钱。

“我觉得比《聊斋志异》还是差一点。”祝龙说道。

“嗯,我感觉也是。”李厚福应和。

相邻桌子的人纷纷看过来。祝龙摇摇头,一脸无奈的样子。

“请问几位公子高姓大名?”这时前面的杨基终于忍不住了,转过身来抱拳问道。

“啊,在下李厚福,这是表弟祝龙,这是栾先生。”李厚福忙回礼道,“不知公子是?”

“啊,杨某听到两位说有比这更好故事有些好奇,打扰之处还望见谅。”杨基说道,“不知你们说的故事又是什么?”

“哈哈~”李厚福一笑,“实不相瞒,是偶然间得到的一本书而己,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哦~”杨基也不好在这里首接表明身份,“李兄也爱踢气球?”

“是啊。怎么,杨兄莫不是也爱踢两脚?”李厚福一脸高兴的说。

“那你们可找到知音了。”祝龙在一旁说道。

“哈哈~我确实也爱踢一踢。”杨基笑着说。

“那不如这样,”李厚福说,“一会我回客栈取书给杨兄过目,咱们再找个地方踢几脚如何?”

“那可太好了,‘凌波微步’要发威了,哈哈~”祝龙站起来拍手说道。

这时美娇娘来到他们这边了。李厚福摸出一把铜钱洒到盘中,发出“哗啦”的响声。跟随杨基的随从也摸出一把铜钱放入盘中。

“多谢杨公子~,多谢诸位公子~”美娇娘连连道谢。

原来他们知道杨基的身份啊,最少知道姓什么。转念一想,经常来知道也对。

“哈哈,不如咱们找个地方喝几杯,好好聊聊。”祝龙提议道。

杨基沉吟一下说道:“也好,不知咱们去哪里?”

“去潘楼吧,离这里近。”李厚福说道。

“额~也好。”杨基说道,又对一个随从说:“你回府说一声,我们去潘楼吃酒,晚会回去。”

“是。”那人答应一声转身离去。

祝龙看到他们在眼神交流,这哪里是去告知一声,这分明是在告诉祝龙他们不要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他们后面有准备。真是沟壑纵横啊!

“那咱们走吧,”李厚福说道,“麻烦栾先生回客栈把那本书取来。”

“是。”栾廷玉答应一声也先离开了。

“请~”

“请~”

注:1.每逢大事需静气,出自晚清翁同龢的一副对子:每逢大事需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2.凌波微步,出自金庸《天龙八部》

3.《西山一窟鬼》为宋代话本,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