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结束后,王团长觉着,既然效果这么好,就把武老师和陈立,定为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御用乐队。
这样就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武老师和陈立当然没有什么反对的余地,单说二十几号离退休老干部有多大的能量,不是他们可以忤逆的!就说每天补助50块钱这种小事,也是难以抗拒。陈立无所谓,武老师可是还要成家立业的。
王老头原名王占祥,从市公安系统退休的。
当天下午,王老头就邀请陈立到他家里去交流二胡技术。其实就是想让陈立指导指导他,带他去先认认门,九十年代,电话不方便,还没导航。
就这样,陈立又接到一个任务,周末下午,陈立得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到王家,跟老头交流琴技。当然,这活没补助,完全免费自愿的。为啥选在周末呢?因为陈立每周末交流完之后,可以直接到学校,上第二天的课。
川省六月是真的热,只有晚上,才有丝丝凉意。职中的实验楼是一栋三层的,独立的,老式砖混楼。
楼内的琴室里,陈立穿着背心,裤衩正在专心拉着二胡。
武老师刚给他那把宝贝吉他上好弦,就示意陈立停下来。斟酌的说道:“我看你以后,还是跟我学吉他和钢琴吧?”
看着陈立惊讶的表情,武老师解释道:“二胡路子太窄了!”停了一下,继续说道:“你学得再好的二胡,也比不了那些学校专业学习的,民间二胡也没有什么用武之地。”
想想也是,除了自娱自乐,还真的找不到什么用处。哦,还有白事可能用得上。
“现在流行流行音乐,学好了吉他,也算是一项技术吧,以后找工作说不定多条路呢!”
武老师完全是为陈立着想,他以后从职高毕业,最多去电子厂干个质检或技术员之类。吉他好学,现在流行音乐曲子也大多能弹能唱。
学好了,说不定能去酒吧驻个唱或天桥上卖个歌,也不失为一条退路不是。
武老师可没指望陈立能跟他学出个什么名堂,毕竟,就算是他,也不过在中学里当教师罢了。
陈立想的,却不是拿二胡或吉他混饭吃,他纯粹就是热爱。
陈立看看自已的手,手掌宽大,指节粗大,这种手适合弹吉他和钢琴吗?不是说钢琴家都有一双修长的手吗?就像武老师的手一样。
吉他和钢琴陈立都想学,只是学二胡还为时尚短呢,过早提出来,怕是让武老师觉得这小子见异思迁,朝三暮四,朝秦暮楚就不好了。
武老师自已提出来了,可不就是心想事成嘛。
“武老师说得对,我愿意学!”陈立忙不迭的应下来。
为此,练完琴后,陈立又请武老师去吃了凉粉。你别说,食堂里的凉粉味道就是霸道!晶莹透亮,浸在微红的红糖水中,加上井水一冰镇,啧啧,难怪二十年后,陈立还在怀念当初的味道。
“流氓!”
好像在说我?陈立抬起头,只看见正在远去的,一排女生的背影。
“我得罪谁了?”陈立一点头绪都没有。
学钢琴能用学校的,吉他就只能自已买了。只是,宁县这个小地方,现在连个琴行都没有。他只能去最近的大城市去买。
陈立的中山装销售得很顺利,这种利用信息差赚钱的手段,在九十年代,还是大有可为的。
于是,在一个濛濛细雨的清晨,陈立踏上了前往渝市的公交车,顺路也去一趟洪广镇,给刘科长把回扣结了。
几次交易下来,双方的互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看在钱的份上,这次见到陈立,刘科长跟见到亲兄弟一样。
刘科长接到陈立,就带他到镇上最好的菜馆吃午饭。一个干煸牛肉丝,一个火爆鳝鱼,一个邮亭鲫鱼,都是老板的拿手好菜。刘科长还开了四瓶冰镇啤酒。
“以后呀,有啥事你呼我!”刘科长得意洋洋的,给陈立看了他买的最新款寻呼机。
“摩托罗拉的汉显,二千六,真他妈贵!”
对这种古老的玩意,陈立有二十年没见过了,不由得细细打量了一番。
BB机早就有了,只是宁县太偏僻,陈立周围的人没几个有。
见陈立感兴趣,刘科长还好心叮嘱他:“我老表就在沙坪坝卖bb机,你要是想要的话,我让他给搞一台,保证批发价!”
陈立拒绝了,价格倒是其次,弄回去,怎么和同学,家长解释?
菜好酒也好,两人吃的兴致勃勃,谈话也显得轻松愉快。
当陈立坐上班车,隔着玻璃,还看见送行的刘科长把皮带上的BB机,往身前挪了挪,深怕满车的乘客看不见他二千六的汉显。
武老师开始还有点担心,陈立的经济实力能否买得起吉他,没想到陈立一开口就要买最好的。于是就真诚的给他推荐了他师姐在渝市开的乐器行。
在乐器行里,陈立从红棉,美声等品牌中,挑选了一把红棉古典吉他,品质在国产品牌中算中高档了,价格也很过硬-----七百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陈立还是明白的。
背着琴盒,让陈立在回家路上,收获了不少目光。搞得他都以为自已真是什么艺术家了-----在当时,吉他也属于奢侈品,出现在生活中的概率太小了。
回到学校,正好下晚自习。今天的宿舍难得的人才齐全。让陈立很疑惑,李宏张兵没有去租小说,熊二胡大爷没去打电动,杨文军没去见老相好。。。。。
周元兴外号周星星,他一把扯过陈立的琴盒,少见多怪的惊呼:“我靠,吉他!”
精致的琴盒里,红棉吉他在白炽灯的照耀下,反射着迷人的光芒。让围上来得土包子们惊叹不已。
龙哥拍拍陈立的肩膀,叹息道:“小六子,你还真想成为音乐家呀!”
忠哥一脸的痛心疾首:“小六子,你还年轻,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呀!”
李宏毛手毛脚的拨动了一根琴弦,发出一声破音:“小六子,你以后还有时间陪我看小说,吹牛逼,打望吗?”
“打望”是川省专用名词,大意是没事闲人蹲着路边看美女。这也是李宏的爱好之一,这种爱好还成了他一生的爱好,李宏就是这样一个骚气蓬勃的少年。
陈立好说歹说,承诺不会因为音乐影响到集体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打电动,看录像。。。。。。等等。大伙才算放过他。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星期的雨有点多。星期天下午,陈立背着帆布袋,在雨中踩着泥泞,走到王老头家里-----他家在人民公园的旁边,藏在绿荫里的一栋小楼。
王老头家门口还有一条小溪,陈立在溪边把波鞋洗干净,才去敲的门。
开门的王老头见是陈立,显得很高兴,招呼陈立在堂屋坐下,还给他端了一盘水果。
果盘里有陈立最爱吃的樱桃。陈立也不客气,一颗接一颗的送到嘴里。川省的樱桃不同于车厘子,它皮更薄,红色的果肉似乎透出来一样,酸甜可口。
看陈立喜欢,老头也很高兴,对陈立说:“我大孙女也喜欢吃樱桃,好吃你就多吃点。”
老辈人看小辈胃口好总是很开心,估计和他们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有关。另外,老头觉得陈立不做作,不矫情,大大方方的样子,距离感一下子就没了。
两人边吃边聊起了天,只是聊天的内容一般都是老头问,他回答。陈立觉得是不是老头的职业病犯了,把他的祖宗三代,家庭境况都问了个遍。听到陈立只上了个职高,还安慰了一下。
“学习不好,不等于没出息,以后好好工作,老实做人,也能为社会国家做贡献嘛!”
这种强行安慰,还不如不安慰呢!什么好好工作,老实做人,怎么感觉是给出狱的犯人准备的台词呢?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陈立连忙结束话题,赶紧转移到交流二胡技术上来。
看老爷子拉的二胡,陈立发现比他路子还野。基本就是在自已摸索阶段,又拉不下脸去跟同龄人请教。
陈立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再次发挥了作用。
为了不伤老头的面子,还要让老头接受教导,陈立想出了一个办法。
陈立给老头拉了一曲《渴望》,渴望也特别适合二胡演奏。二胡独有的悠扬婉转,让这首曲子仿佛染上了岁月的风霜,将前尘往事娓娓道来。。。。正所谓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
熟悉的旋律,道不尽的沧桑,老爷子差点泪流满面。
水平出来了,就是这个味道。
向往之心压倒自尊,老头主动请教。
没有了心理障碍,交流也愉快起来。
不知不觉,天色暗了。
这时,院门被“吱呀”一声推开,进来一老一少。老的大娘慈眉善目,小的少女眉清目秀,亭亭玉立。两人提着菜,走进堂屋。
少女这时看清了坐在沙发上的陈立,满脸惊讶:“是你!”
“是我!”陈立尴尬的站起来,没想到来人正是那天在琴房里开玩笑的小姑娘。陈立还记起来,和武老师吃凉粉时的那声“流氓”,必然也是她喊的吧!
老头连忙介绍道:“这是你大娘,这是我大孙女,你们认识?”
陈立希望不认识!“一个学校的,见过,见过。”
“哦!”最好只是见过而已,老头心想。
两人提着菜,进了厨房,一会儿,少女又从厨房里出来,路过陈立时,背着老头,杏眼圆瞪,对着他恶狠狠的“哼!”了一声。
陈立一身冷汗都吓出来了,也不敢多待,连忙向老两口告辞。
临行时,老头还给他装了大约两斤左右的樱桃,非要陈立带回学校吃。
带回学校,陈立是吃不了两颗的,有那帮饿狼在,什么好吃的都是撒手没。
陈立拒绝不过,就收下了。刚出院门,就听见二楼传来钢琴曲《欢乐颂》,这小姑娘这么高兴吗?陈立想,不过,弹得确实一般,还不连贯。哎,这老王家也实在没什么音乐天赋,老王如此,小王也是如此,还要硬刚这个领域!陈立摇摇头,头也不回的往学校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