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事业上升期

不光是商演,电台的歌曲榜也传来好消息,大年三十,《西湖金曲榜》的《光明》已经升到第二的位置,《你的答案》升到第六!《栀子花开》《你的世界》等其余几首,也有不错的表现。

《西湖金曲榜》还可以说是因为地方保护,那在东南几个省都有相当影响力的《华南音乐榜中榜》《光明》排在张宇的《月亮惹的祸》后边,到达第五的位置。

而全国的中广都市之声音乐节目,则将《光明》排到第十二名。

当然,这只是部分有代表性的广播电台的成绩,陈立看了看98年排行榜中,爱情的歌确实很多,励志歌就一首《光明》能打,也许是为了照顾,各地的调频广播电台,对这首歌都挺宽容的,打分明显有偏向性,《光明》《你的答案》生逢其时!

这样的成绩,不但超过了乐队的心理预期,也打破了公司的最好成绩排名。

除夕的晚上,哥几个买了食材,到刘建的房子里,搞了一顿火锅。刘健现在搬出来一个人住的,一间七八十平的公寓,倒也施展得开。

果然,事业的发展,已不是阴谋诡计能阻止得了的了。

不断的好消息让乐队成员都放松下来,一扫前些日子笼罩在头上的乌云。加上热气腾腾的火锅,新鲜的食材,尤其是临安近海,海鲜便宜,陈立又好这一口,就买了整整一篮子海鲜食材。

现在陈立正大快朵颐,吃得大冬天的脸上都冒出汗来了。“别光吃菜,酒也要喝!”刘洋洋看陈立那副饕餮样,很是不爽。陈立只好跟他提了一杯啤酒,嘴里还咕嘟道:“这一顿尿酸太高了吧!”

董杰:“什么尿酸?”

刘健虽然是个浙省人,但由于长期混迹北方,对火锅这个东西接受度很高,红光满面的他举起酒杯:“管他什么尿酸,来,祝我们新的一年能顺顺利利,高歌猛进!一杯干阿!”“干!”“干!”“干!”麒麟乐队全体成员嚎叫道。

“小杰,你和安青怎么样了?”刘健问到。

“还行吧!安青答应做我女朋友了!”

“可以呀!到哪一步了?说说看!”刘洋洋一副八卦相。

“就拉拉手,还能咋样!”董杰不好意思道。

九十年代的人还很保守,能拉手就已经说明,定下来了。

“兄弟,再努努力,再进一步,安青是个好姑娘,得先下手为强!”刘健出着馊主意。

董杰面露难色:“你们都知道,安青是咱们商务部经理安小燕的堂妹,上次安小燕还和我谈了一次。”

“怎么说?”大伙都有些好奇。

“她说安家没有平庸的女婿,就这个意思!”

陈立点点头:“她没有把话说死就行!”

“对呀,不就是想说门当户对嘛,咱们努努力,你成了明星,不就一切都好了嘛!”刘洋洋接话道。

刘健问到:“安家安家,多大个家?”

董杰回忆起安青给他的科普,说道:“他父母是开公司的,爷爷是退休干部,他大伯在政府做事,好像是那个区的科长!”

刘洋洋:“切,我还一位是香港那种豪门呢!兄弟,等你成了明星,那就是他们高攀不起了!”

陈立想想也是,安家有点实力,不多。

刘健又问道:“最近几天,你们听到杨旭有什么风声吗?”

大家一起摇头!

“别是他娘的在憋什么臭屁吧?管他呢,水来土淹,兵来将挡!喝酒喝酒!”刘洋洋看气氛有些紧张,连忙岔开话题。

陈立也赞同:“来来来,再碰一个!”

。。。。

刘健家里有一台18寸彩电,放的正是《春节联欢晚会》,十二点,电视里传出“万鼓催春”的歌声,屋外,由远及近,开始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礼花也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临安的夜空。

在这儿,陈立送别了98,迎来了他的1999.

也不知道老父亲,老母亲,还有老妹在干什么?也许他们也在院子里,放着烟花爆竹,想念着他们的儿子、哥哥!

刘健穿上衣服,回父母家了。

刘洋洋老家在北京,这会也穿上衣服,到楼下的公用电话亭去打电话报平安去了。

董杰还在锅里刨食。

只有陈立站在窗前伤春悲秋。

春节真回去,九十年代,没有高铁,机票也一票难求。。。。

多赚点钱吧,买车买房买手机!陈立心想!

春节,乐队只休息了三天,初四就开始接活了。麒麟乐队在浙省已经小有名气,演出费用也跟着翻跟头上涨。虽然跟国内一线明星还有很大的差距,好在临安经济也是比较发达,活多就是证明。

麒麟乐队的兄弟们还是很满足的,毕竟从零到壹,未来可期嘛!

武汉的大街上,春节的人流大了许多,到处都是一片热闹的景象。

程盈盈陪着父母逛街,一路上有说有笑。父亲见女儿每看到一家音像店,就要进去问一下,有些好奇的问道:“盈盈,你在音像店里找什么呢?”

风韵犹存的母亲接过话来:“肯定是追星拉。”又问盈盈:“你追的是那个歌星?我告诉你呀,虽然上了大学,也要认真学习,不准耽误功课!”

“好啦,好啦,知道啦,从小念到大!耳朵都起茧子了!”程盈盈抱怨道。

父亲皱了皱眉,教训道:“你妈也是为你好,我听说有些像你们这么大的年轻人,追星都疯魔得很!”

程盈盈连忙抱住父亲的胳膊,撒娇道:“爸!我是那种人吗?你女儿可自律得很,你要相信你女儿!”

程父摸着女儿的头,满脸娇宠:“我怎么会不相信自已的女儿呢?我女儿最乖了。最听父母的话了。”

程盈盈终于在一家音像店里找到了麒麟乐队的专辑,这让她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连忙掏钱买了五盒磁带。这大手笔让老板大惑不解。问程盈盈:“这个麒麟乐队都没听说过,我总共进了五盒,他们的歌很好听吗?

程盈盈一脸自豪:“当然好听了,特别好听!老板,下次多进点,我还有推荐朋友过来买呢!””

随后跟来的程母心疼地道:“盈盈,你看你大手大脚的,五盒75块呢,都快赶上你爸一天的工资了!买一盒就行了呗,买这么多干嘛用?”

“妈,我这是要送给朋友的,我拿压岁钱买的,你不要管了!”

程父一如既往的娇惯:“女儿买了就买了吧!她喜欢就好。”

“你就惯吧,哪天惯坏了,看你怎么说!”程母对程父的无底线娇惯很是看不惯。

“妈,你看,这支乐队的歌特别好听 !不信你听听!”程盈盈把4盒磁带让程父拿了,自已打开一盒包装,把磁带放进随身听里,又把一个耳塞递给程母。

“我不听,现在的歌都是些情情爱爱的,哪有以前的歌好听!”程母嫌弃道。

“哎呀,妈,这支乐队的歌很多都是励志歌,你听听,很正能量的!”见女儿坚持,程母才勉为其难的接过耳塞。

程父看着手上的磁带,磁带正面是麒麟乐队的宣传照,陈立穿着一件皮衣墨镜,很摇滚,很前卫。

“爸,你看这个是主唱陈立。”程盈盈指着陈立道。程父有些疑惑:“主唱?这么年轻?有二十吗?”

“没有,今年才十七岁!”

“你怎么知道的?”

“我当然知道啦,我还认识呢,不但认识,还一起坐过火车呢!”

程父警惕道:“说说怎么回事?”于是,程盈盈把在火车上偶遇陈立的事讲了一遍。又说道:“这个专辑的第一首歌,就是他做词做曲的,特别好听!”

程盈盈问程母:“妈,这首光明好听吧!”

程母也不能不承认:“这小伙子确实唱得不错!”

“是吗?能作词作曲,还能唱!看来和一般的歌手不一样。”程父评价道。

程盈盈为了让陈立得到程父的认可,又把自已耳朵上的耳塞取下来,塞到程父的耳朵里:“你也听听,曲好,词也好!”

程父的耳朵里,就响起陈立独特的唱腔:也许迷路的惆怅,会扯碎我的脚步,可我相信未来会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

程父满脸惊讶:“这真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写的?”

“当然啦,高中还没毕业呢!”

“我怎么都不相信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能写出这样有深度的歌词来!”程父摇摇头,天才他见过不少,但人的阅历,却不是天才可以理解的。

程盈盈一听程父不信,连忙说到:“陈立是川省一个小山村出来的,因为家庭的原因,吃了不少苦,又没考上高中,就读了职高,他是自已奋斗,才能写出这样的歌词吧!”

程父想到一个农村的孩子,家庭条件不好,还没考上高中,肯定吃过苦,受过白眼,自已奋斗。。。一路一定很艰辛!这倒是说得过去。

程父夸道:“他也不容易呀,一个农村孩子,能走到这一步,确实很有上进心!也很有天赋!嗯,用天才来形容都不过份!”

陈盈盈连连点头,程父的认可让她很高兴,比夸她都高兴。

逛街回来,程盈盈就一个人回屋,翻来覆去的听那盒磁带。有时还傻笑不止。

看着有些魔怔的女儿,程母担忧道:“老程,你看看你女儿,都成什么样子了!”

程父倒是觉得没什么,毕竟女儿也到了这个年纪,看到自已喜欢的男子,有这个反应很正常,便安慰道:“女儿都快二十了,这个年级的女孩子那个不思春,你又不是没见过老朱家的丫头,追什么任贤齐,追到广州一个月才回来。我们女儿算好的了!”

说罢,把一盒磁带放进家里的收录机中:“听听,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好家伙,把陈立当敌人了。

“嗯,这首《都选C》是他写的,《你的答案》也是他写的,《栀子花开》也是!”

两人听完后,程母眼巴巴的看着程父,程父总结道:“他写了四首歌,三首都是励志的,一首校园民谣,说明他是个经过挫折和失败的人,《都选C》就很能说明问题,他学校成绩很差,天天被老师训,所以一直憋着劲,不服输,不甘于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