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图卷争论会
第一百六十六章 图卷争论会
她烦得拍桌子:“再这么下去,兵吃饱了,民得饿死。”
叶青薇也皱眉:“那得改。”
“按图主的意思,现在是过渡期,粮食不能乱动,动了就得出章程。”
当天夜里,陈渐把三镇军粮总账拉出来,一条条划了线。
“照着这个改。”
“从明日起,长阳境内实行‘三镇粮调令’。”
“所有粮调,必须提前三日申请,图仓坊专员查仓、实测、开拨、签收、存卷。”
“任何镇、军、将、队,不得自行支用、截留、再分发。”
“违者,斩。”
李桃听完笑了:“你这等于给三镇架上了枷锁。”
“他们愿意吗?”
“愿不愿意都得愿意。”
陈渐冷声说,“不然下个月他们就得饿肚子。”
第二天清早,图主令贴出来,贴的不是城墙,是三镇军营的粮仓大门。
上面写得明明白白:
【图主令·三镇粮调第一号:三镇军粮统一归图仓坊调控,仓无令不得动,镇无批不得提,仓印、镇印、图主三印齐盖方可出粮。私拨者,斩;虚报者,斩;抗命者,连坐其将。】
白石镇当天就炸了锅。
镇长郭子泉拍桌子:“这是不信我郭某人?!”
兵头说:“咱们打仗打到前头,吃口饭还得请示?”
副将劝了一句:“要不缓缓?看看其他镇怎么应。”
郭子泉冷哼:“缓你娘的,我偏要看看那仓坊是不是敢真不给。”
结果他真派人去了。
那人到了图仓坊门口,甩出一张假批文,还大言不惭:“这是郭镇长亲笔,快点放粮!”
结果被曹雪一眼看穿:“这纸是三天前的样子,印章还湿着,你当我傻?”
她当场把那人摁地上,贴着他耳朵说了一句:“回去告诉你家镇长,三日内不来堂口说清楚,咱就到白石镇去谈。”
三天后,郭子泉老老实实进了正案堂,站在陈渐面前,一句话没说。
陈渐开口:“我不给你下马威,是你自己踩着进来的。”
“从今天起,白石镇所有军粮归图仓坊,仓坊有权调人查账,有权冻结粮道,有权问责副将。”
“你还有意见?”
郭子泉咬牙:“没有。”
“很好。”
陈渐拍拍手,曹雪进来,手里拿着一串新粮章。
“签了,就是图制镇长。”
“你要是不签,现在就让你吃军棍。”
郭子泉犹豫半晌,终于接过来,签下自己的名。
陈渐看着他说:“你记住了,你不是兵将,你是图制里的吏。你动的不是兵粮,是老百姓的命。”
当天晚上,白石镇所有仓房贴上图仓坊封条,第一批“图调”粮单开始试运。
一车车粮食有条不紊往北送,全程留档、签名、照册、对人、对日。
百姓站在路边看着,第一次看到:原来粮队也能走得这么整齐。
没人拦路抢,也没人半路吃拿卡要。
隔天,伏虎镇和北口镇自动派人来对接。
李桃笑着说:“这回你算真把粮这口锅收回来了。”
“不是锅,是命。”
陈渐淡淡说:“打仗拼兵,我拼的是后头这一口口饭。”
“这粮不稳,天下也稳不了。”
曹雪拎着算盘说:“你要真想让这制度传下去,接下来就得立个‘图仓总册’。”
“把所有仓、粮、人、车、米、油、账,全打成一本,每天更新,一月审一次。”
陈渐点头:“你来管。”
“我?”
“你是最信账的那个人。”
“那行。”曹雪掀起袖子,“我就把这事当我一辈子的买卖干了。”
这一章粮调令定下。
不是为镇,是为图。
图制不是靠兵撑,是靠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东西撑起来的。
有账,有粮,有人,那才是真正的长阳根基。
不是靠血,是靠事。
这事,陈渐愿意一件一件做下去。
哪怕做一辈子。
三镇粮调刚稳定下来,火图试选的第一批人就开始上岗了。
曹雪带着几个新吏走仓坊,叶青薇亲带一队在图律司教他们翻案卷。
可这才几天,就有人开始闹了。
起头的是个姓杜的试选吏,以前是文昌书馆里的学子,秀才出身,一进图律司就跟谁都不对付,开口闭口就一句:“律不依王制,难服众心。”
第一天还只是嘴上说,第二天就联合了几个试选吏在堂口贴了一张“异议书”。
上头写得明明白白:
【图制虽开,卷规未正;主令一言,恐流于私断;应设卷议之会,集众评案、共议图律。】
落款:火图第一批选吏·杜鸣等七人。
叶青薇气得不轻,撕了纸就往正案堂冲:“他这是挑事!”
“你给他个吃饭的地,他非要问你菜哪来的!”
“不给他点厉害,他真以为自己读了两本书就能当官了。”
陈渐没动,只看着那封异议书冷笑了一下:“他写得挺清楚,不是骂我,是提制度。”
李桃在一边说:“我寻思着你不会真让他开这个什么议会吧?”
“为什么不?”陈渐把纸放回桌上,“我也想知道,他们脑子里到底有没有点东西。”
“行啊。”李桃咧嘴,“那咱也别藏着掖着,给他们一口气,把图卷摆上来,看谁说得赢。”
“说赢了,听他的。”
“说不赢,一律关起来拉去抄卷。”
三天后,“图卷争论会”第一次在正案堂举行。
这事没搞什么暗箱操作,贴了公告、敲了鼓,百姓谁想听都能进来坐。
正案堂搭了个台,左边坐试选吏,右边坐图案堂老吏和曹雪、叶青薇这帮主干。
陈渐居中,不穿正袍,披着便衣坐在主位。
杜鸣第一个开口,声如洪钟:“今日之论,不争图主之威,只问图律之制。”
“图卷三年审冤案数百,却皆由图主亲裁,旁无评议之人。”
“此制虽快,然恐偏私!”
“若能设评议之堂,举卷公审,众吏共断,或可正图制之名。”
堂下一片议论。
有人点头:“有道理,一个人判案终归不妥。”
也有人摇头:“你管得着人家图主怎么审?没他咱这长阳早完了。”
曹雪直接开口:“你说的共断,是共议还是共表?是投票还是按级审卷?你不说清楚,就拿着大词吓人,是你有心没术,还是另有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