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汉铢铸信,硫火惊雷

卧龙谷的炉火昼夜不息,锤砧交鸣之声己成了山谷的脉搏。格物院深处,王希捻起一枚新铸的铜钱,对着油灯仔细端详。钱体,边缘打磨光滑,正面是端正的“汉”字,背面则是简洁的“铢”字,边廓处一道细密的防伪刻线清晰可见。

“汉王请看,”王希将铜钱呈给李信,“按您吩咐,铜七铅三,火耗控制在半成以内。此钱重一钱二分,成色均匀,掷地声脆,绝非私铸劣钱可比。”他身后木箱里,码放着数千枚同样制式的铜钱,在灯火下泛着沉稳的红光。

李信接过铜钱,入手沉甸感适中。他屈指一弹,钱币发出清越的嗡鸣。“好!”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此钱一出,谷内军民交易,与周边部落互市,便有了统一度量。陈卿!”

侍立一旁的陈敬之立刻上前:“臣在。”

“即日起,以此‘汉铢’为谷内及我军控制区唯一法定钱币。命军功司会同民政府,制定《钱法》,严惩私铸、剪边、拒收等行径。首批汉铢,优先用于支付军饷、工匠酬劳及与沙俄、乌苏等部的贸易结算。务使此钱,成为我大汉信誉之基石!”李信声音沉稳,掷地有声。

“臣遵旨!”陈敬之躬身领命,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统一币制,这是政权走向正规化的重要一步。他立刻补充道:“汉王,是否可令韩茂等人,在军功司名册旁另立《钱粮簿》,将兵士功勋折算部分饷银为汉铢发放?既可推广新钱,又可省却实物转运之劳。”

“准!”李信点头,“王希,铸钱之事由你格物院全权负责,所需铜料,优先保障。首批十万枚,务必在半月内完成!”

“属下领命!”王希肃然应道。铸钱,看似简单,却关乎政权信用根基,其重要性不亚于锻造刀枪。

铸钱的炉火正旺,另一项关乎生死存亡的绝密工程,也在悄无声息地推进。

卧龙谷西南七十里,黑石岭。此地山势险恶,怪石嶙峋,终年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硫磺气味。几处看似废弃的矿洞深处,此刻却人影绰绰,灯火昏黄。

李信在燕九(青蛇卫统领)和两名便装护卫的陪同下,沿着狭窄潮湿的矿道向下深入。空气越来越灼热刺鼻,硫磺味浓得几乎令人窒息。矿道尽头,豁然开朗,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改造而成的秘密工坊。数十名精壮矿工赤着上身,汗流浃背,正用特制的铜钎和木槌,小心翼翼地凿取洞壁上那些闪烁着暗黄色光泽的硫磺晶体。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在洞中回荡,显得格外沉闷。

“汉王!”负责此处的老工匠赵大锤(曾参与喷子枪量产)连忙迎上来,脸上沾满硫磺粉末,“按您的图纸,三层防护己建好。”他指着溶洞深处用厚木板隔开的区域,“最里是提纯区,中间是研磨混合区,外层是装填封装区。各区工匠互不相通,只认腰牌进出。通风口设在隐蔽山缝,废气导入深涧。”

李信仔细查看了工坊布局,又检查了矿工们佩戴的浸湿棉布口罩(张济建议)和护目用的薄水晶片(王希设计),微微颔首:“很好。‘多层警戒制’如何落实?”

燕九上前一步,声音低沉如铁:“回汉王,黑石岭外围三十里,设明暗哨卡十二处,由猎隼房精锐化装成猎户、采药人轮值。矿场入口,明哨由赵工头手下可靠老兵把守,暗哨由青蛇卫潜伏。矿道内,每百步设一固定暗桩,口令一日三换。所有矿工及工坊工匠,皆从‘卫民营’(军属及可靠流民聚居区)甄选,家眷皆在营中,由专人‘照看’。每日进出矿场,需经三道盘查,搜身验牌。任何物料进出,皆有双人记录,账物分离,定期核对。”

李信目光扫过那些埋头苦干的矿工,他们眼神专注,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他知道,这紧张不仅源于工作的危险,更源于无处不在的监视和身后家人的安危。“告诉他们,”李信对赵大锤道,“在此劳作一日,工钱三倍于谷内,米粮肉食足额供给。但若泄密……”他顿了顿,声音不高,却让整个溶洞的温度仿佛都降了几分,“一人泄密,全家连坐。此乃《军工保密律》铁则,绝无宽宥!”

“是!属下明白!工人们都明白!”赵大锤连忙躬身,额头渗出冷汗。他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这硫磺矿和火药工坊,是汉军未来对抗强敌的真正底牌。

首批硫磺晶体被小心翼翼地提纯、研磨成细腻的黄粉。与此同时,王希格物院按李信提供的“一硝二磺三木炭”古法改良比例(李信凭借现代知识微调),在另一处绝密山谷建立了硝石提纯和木炭精炼作坊。三样基础原料,通过不同的隐秘路线,最终汇集到黑石岭深处的混合工坊。

然而,百密终有一疏。

矿工老周,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在黑石岭干了快一个月。三倍工钱让他家中的婆娘和两个半大小子终于能吃上饱饭,还扯了新布做冬衣。这日轮到他出矿场休沐,回卫民营家中。或许是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或许是三杯劣质烧酒下了肚,在营中小酒馆里,面对相熟的同乡多问了几句“黑石岭那鬼地方到底挖啥宝贝,工钱这么高”,老周一时嘴快,嘟囔了一句:“咳,就是些黄石头,味儿冲得很,比金疙瘩还金贵……”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邻桌一个看似醉醺醺的汉子(实为青蛇卫暗桩)眼中精光一闪。

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涟漪虽小,却迅速被青蛇卫布下的天罗地网捕捉。不到半日,燕九便锁定了源头——老周。

卫民营,老周家。破旧的木门被无声推开,燕九带着两名青蛇卫如同鬼魅般出现在屋内。老周正抱着小儿子逗乐,婆娘在灶台边忙活,锅里炖着难得一见的肉块,香气西溢。看到燕九那身标志性的黑衣和冰冷的面具,老周的脸瞬间惨白如纸,手中的孩子差点掉在地上。

“周大福,”燕九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你可知罪?”

老周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筛糠般颤抖:“大……大人……小的……小的酒后失言……就……就一句……”

“一句?”燕九的声音陡然转厉,如同寒冰刮骨,“硫磺矿位置,乃我大汉存亡所系!一句失言,足以引来豺狼窥伺,足以让我万千将士血洒疆场!《军工保密律》第一条,泄密者,斩立决!你忘了?!”

“大人饶命!饶命啊!”老周磕头如捣蒜,涕泪横流,“小的糊涂!小的该死!求大人看在我婆娘孩子……”

“带走!”燕九毫不留情地挥手。两名青蛇卫上前,如同铁钳般架起的老周。

“当家的!”老周婆娘哭喊着扑上来,被一名青蛇卫轻轻挡开。两个孩子吓得哇哇大哭。

“周王氏,”燕九看向那惊恐的女人,语气稍缓,却依旧冰冷,“按律,泄密者家属,需迁入‘特管营’监管。念你等不知情,且周大福初犯,汉王特恩,准你等仍居‘卫民营’,但需有专人‘看顾’。日后若有异动,或再泄丝毫风声……”他未尽之言,比任何威胁都更令人胆寒。

老周婆娘瘫坐在地,搂着两个孩子,绝望地哭泣。老周被拖出门时,回头看了一眼妻儿,眼中是无尽的悔恨与绝望。

次日清晨,黑石岭矿场入口的空地上。所有矿工、工匠被勒令停工,列队肃立。寒风呼啸,卷起地上的硫磺粉尘。

李信亲临。他面无表情地看着被反绑双手、跪在场地中央的老周。陈敬之、王希、赵大锤等人肃立一旁,脸色凝重。燕九手持鬼头刀,立于老周身后。

“周大福,泄硫磺矿密,依《军工保密律》,斩立决!”李信的声音在寒风中清晰传遍全场,不带一丝感情。

老周早己面无人色,嘴唇哆嗦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行刑!”李信吐出两个字。

燕九手起刀落!寒光一闪,血溅五步!一颗头颅滚落在地,无头的尸身颓然倒下。

全场死寂!只有寒风呜咽。矿工工匠们个个脸色煞白,噤若寒蝉,一些胆小的甚至双腿发软。浓重的血腥味混合着硫磺的刺鼻气味,弥漫在空气中,令人作呕。

李信的目光缓缓扫过噤若寒蝉的人群,声音如同淬火的钢铁:“此乃前车之鉴!‘保家卫民’,非空谈!尔等身后,是谷中万千父老妻儿!硫磺矿在,火药成,则我汉军有利刃在手,可御强敌,可护家园!此矿若失,我等皆为鱼肉!今日周大福之血,警醒尔等——口舌之快,便是覆巢之祸!谨守秘密,如同守护尔等项上人头!可能做到?!”

“谨遵汉王令!严守秘密!誓死护矿!”赵大锤率先嘶声高喊,声音带着颤抖。

“谨遵汉王令!严守秘密!誓死护矿!”数百名矿工工匠齐声呐喊,声浪在山谷间回荡,带着恐惧,更带着一种被鲜血浇灌出的、前所未有的决绝与凝重。

血的教训,如同最严厉的熔炉,将保密意识深深烙进每个人的骨髓。黑石岭矿场和火药工坊的运转,在短暂的沉寂后,以更加严密、更加高效的方式继续进行。

十日后,黑石岭深处,一处远离矿场和工坊的绝壁之下。

李信、王希、燕九、赵大锤以及几名核心工匠,屏息凝神。他们面前十丈开外,一个半人高的陶瓮被深埋在地下,只露出瓮口,一根浸过油脂的麻绳引信延伸出来。

“汉王,一切准备就绪。”赵大锤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沙哑。他手中紧握着一支点燃的火把。

李信点点头,目光沉静:“试爆!”

赵大锤深吸一口气,将火把凑近引信。嗤——!引信瞬间被点燃,冒着火花迅速燃烧,钻入地下。

所有人下意识地后退数步,屏住呼吸。

轰——隆!!!

一声沉闷如地底惊雷的巨响猛然炸开!大地剧烈震颤!埋藏陶瓮的地方,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狠狠掀起!坚硬的冻土混合着碎石冲天而起,形成一个巨大的烟柱!狂暴的气浪裹挟着泥土碎石,如同风暴般席卷开来,吹得众人衣袂猎猎作响,脸上被飞溅的沙砾打得生疼!

烟尘弥漫,遮天蔽日。足足过了半盏茶功夫,尘埃才稍稍落定。

众人迫不及待地冲上前去。只见爆炸中心,出现了一个首径近两丈、深达五六尺的巨坑!坑壁焦黑,散发着刺鼻的硝烟味。坑底散落着陶瓮的碎片和被炸得粉碎的岩石。

“成了!成了!”王希激动得声音发颤,他抓起一把坑边的焦土,感受着那灼热的温度,“这威力!远超寻常火硝十倍不止!有此利器,何愁强虏不破!”

赵大锤和工匠们看着那恐怖的巨坑,眼中充满了震撼与狂喜,更有一种亲手参与创造毁灭力量的复杂情绪。

李信站在坑边,凝视着那狰狞的创口,感受着空气中尚未散尽的硫磺与硝烟气息。他缓缓抬起手,指向前方虚空,仿佛看到了未来战场上,这黑色火药喷吐出的毁灭烈焰,将如何焚尽一切来犯之敌!

“此火,当名‘惊雷’!”李信的声音斩钉截铁,如同金铁交鸣,“王希、赵大锤!即日起,全力扩大‘惊雷’产量!格物院需尽快研制可应用于喷子枪、乃至未来火铳的定装火药!此乃我大汉克敌制胜之基石,国之重器,绝不容失!”

“属下领命!”王希和赵大锤轰然应诺,眼中燃烧着炽热的火焰。

黑石岭的惊雷,炸响在寂静的山谷,也炸响在汉军崛起的征途之上。汉铢流通,信义初立;硫火惊雷,锋芒暗藏。卧龙谷的根基,在这铜与火的淬炼中,愈发坚实而炽热!

烽烟铸信,硫火惊雷,卧龙爪牙渐锋锐!诸君若觉此章铁血惊心,暗藏霹雳,便请移步品评,催动某笔下烽火,焚尽这万里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