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破迷

前文说了,百花国曾经有过气功热,而这气功热为政府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当下,政府在BV电视台开辟科普节目《走近科学》,其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封建迷信,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走进科学》起于1998年6月1日,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请的专家都是比较专业的那种,内容十分硬核。

所以,收视率的效果不是很好。但随着节目策划发生转变,硬核内容减少,普通人也能听懂的内容增多,其收视率开始缓慢增加了起来。

到了2001年7月,因为收视率大好,所以《走进科学》不再在综合频道播放,而是专门放在了科教10频道上。

时至2006年,该节目总共获得了科教类奖项五次一等奖,两次二等奖,总的收视率大概在0.8%左右。

0.8%是一个什么概念?对于绝大部分的电视节目来说,1%的收视率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0.8%,说明这个节目算是有些火了。

主持《走进科学》的内景主持人叫做张太岳,他的外景主持人是个女的,叫做曹雪晴。但06年初,曹雪晴被调到新的节目,做三农问题去了。

于是,外景主持人一时间成了空缺。

因为这个节目比较火,所以对于其他主持人来说,哪怕是暂时主持一段时间,那也是镀金的履历。

不过,《走进科学》节目的外景,通常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一些功成名就的主持人,其实不太喜欢这份苦差事,但李三思年轻,她不介意。

李三思,1986年生人,06年她才20岁。她并不是第一次主持节目。早在05年,她就以大一新生的身份,参加了BV电视台综艺频道《挑战主持人》节目,并成为该节目史上第一位八期女擂主。

06年,李三思本想再次参加BV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综艺节目主持人全国选拔赛,但她的父母却让她参加了《走进科学》临时外景主持人的工作。

在这个时代,反气功是绝对的政治正确。如果李三思能够完成最近这一期的反气功外景主持人工作,那么对于她而言,她未来的道路就能宽阔一些。

而到了那个时候,她的父母才能运用他们的能量,为她做更多事情。

二十岁的李三思是个聪明且努力的女孩,在听了父母给她分析的利弊后,她通过一些关系,得到了这份临时工一样的工作。

06年的苍山县道路并不好走,只有泥石路,连最基本的水泥路都没有。

但即便如此,按照群众提供的线索,他们还是开着面包车跌跌撞撞的开到了大山里头。

想要去刘家村,那就必然要先经过尚家村,这尚家村就是堂弟尚海滨的父族所在。

停车、下车,李三思看着村民,向一位中年人走了过去:“大叔,能找你聊会天吗?”

城里的女孩白净素丽,作为主持人,李三思的外貌条件绝对不差。她扎着单马尾,戴着一顶白色的秋帽,身上是户外运动风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看起来元气满满,春意盎然。

女孩这一身行头绝对不便宜,况且女孩这么漂亮,中年人根本讨厌不起来,他看了一眼摄像师,看着女孩笑咪咪问:“你们是记者吧?姑娘想问什么?”

“听说这里出了一位气功大师,是吗?”

“气功大师,你说刘家村的那个吧!刘家村那边是传的有鼻子有眼的,但我是真没看到什么气功。

对了姑娘,你这口音,不像是我们处州的?”

“其实我是BV的记者,听说这边有气功大师,所以来看看。”李三思看了看中年人胸口的烟盒,连忙从同事那里弄来一根烟,点上。

“姑娘不抽烟吧?”

“我爸抽!”

“哦!BV……这都惊动那里了啊!”中年男人吐了口烟气,给他们指路道:“看到那家人了吗?那气功大师的姑姑是那家人的儿媳妇,你找他们家,就能找到那个气功大师。”

“哦~!”李三思恍然大悟,但她没有立刻抽身,而是继续问道:“这气功大师的气功火吗?”

“你这话说的!都惊动你们了,还能不算火吗?”中年大叔笑了笑,说道:“很多人想要拜师,但人家不收嘞!”

“为什么不收?”

“好像是他爸不乐意,具体原因,我也不知道。”

“好的,谢谢大叔!”李三思这才准备离开,且来到了刘嘉麒的姑父家。

敲门、问候、表明来意,一套组合拳下来,开门的刘嘉麒姑婆听到女孩几人是央视,那一下子紧张的手都不知道放哪里了。

但毕竟是刘嘉麒的姑婆,明白情况的她说明了刘嘉麒的情况。因此李三思知道了所谓的气功大师,是一位11岁的小学生。而这,让他们的人生观有些颠覆。

此前,他们想象的气功大师,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扫地僧的那种。

《走进科学》不是寻找灵异的节目,而是破除迷信的节目。所以他们自己尽管不相信,而且认为最后是假的,却还是会去把假的明明白白的展示出来,以达到打假的目的。

“您能说说他的气功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吗?”李三思问道。

这些问题,在经过节目剪辑后,能够凑足时长和悬念感,所以不得不问。

“他一下子,就能从这里“咻”的跑到那边。”

“快的像博尔特……”李三思拿小本本记上。

“一跳能跳到屋顶上!”

“快速攀爬……”再记。

“运功能炸起河!”

“怎么炸起河?”

“就是有很多水掀起来!”姑婆的文化水平不高,无法进行很好的表述。简单的说,就是遇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只能“卧槽”的那种人。

“知道了,打水花大师……”三记。

“他还会治病!包治百病!”

“来了!经典的包治百病!”合上小本本,李三思和姑婆告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