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东澜某高层商务楼内,一场未公开的闭门会议正悄然进行。
会议室内,无数目光汇聚在巨幅投影屏上。屏幕中央,是宋苒苒近日的数段讲话与热搜片段合集。她在镜像技术发布会上的每一句发言,都被逐帧分析。
“她是主动开战了。”一位中年男子敲了敲手指,语气森冷。
另一人点开最新的监控资料:“林知衡己被媒体捕捉,苒苒提交了母盘,新一批证人名单也递交了。”
“必须提前清除干扰。”
众人沉默。
墙上挂钟的秒针滴答前行,最终,一道命令低声下达:“启动R3预案,推迟审理,制造网络反扑。把‘疯子’‘内鬼’‘篡改者’的标签贴紧她。”
这场会议,不记名、不记录、不流传。但它的每一项决议,都足以改变一场司法对抗的走向。
而屏幕外的世界,风暴正在成型。
—————————
某栋老宅,路彦推门而入,房间内的路清远正斟着茶,神色平静如常。
“你现在愿意回来看我了?”路清远笑了笑。
“我不是来看你。”路彦摊出一份资料,语气冰冷,“审计署刚送来的副本,签字页有你的笔迹。”
“洗钱、走账、非法试验基金……爸,你那时候在掩护什么?”
“是她值这个代价,还是你们所有人都怕她活着?”
路清远收起笑意,声音陡然低沉:“你不该问这些。”
“你不是还记得,那天会议室里,你也坐在那一边。”
空气仿佛凝滞,时间回到了七年前。
那一夜的沉默、苒苒失语的眼神、项目组无人应答的冷漠——如今悉数翻涌而来。
“我知道我懦弱。”路彦缓缓道,“但我不会继续为你遮掩。”
“你做的事,该有人付代价。”
他转身离开,留下那份资料摊在桌面上,字迹苍黑如铁,压得整张桌面微微。
—————————
“编号错了……编号全错了……是她,是她是K-01……”
苏姝的声音在医院内疯魔般回响。
她的病房门被反锁,但有人从窗外拍下她的模样,衣衫不整,眼神游离,反复念着苒苒的名字与“编号”。
最初是几个自媒体上传了片段,接着某位网络博主将其剪辑为“疯女揭密合集”,加上惊悚BGM与解说。
点播破千万后,主流媒体终于介入。
【宋苒苒编号之谜?疯女口中的“K-01”是真是假?】
【若不是替死者,她是谁?】
【当年火化的,是谁的骨灰?】
诸多猜测蜂拥而至。与之伴随的,是汹涌而至的二次网暴。
有网友质疑她是“技术内鬼”、是“爆炒专利的幕后操盘者”,更有人放出旧图影射她参与“项目背刺”。
苒苒的社媒账号被反复举报,评论区一片混乱。
而她,却没有删除任何内容,只静静放出一句话:
【火,来了。请让真相继续燃烧。】
——————————
7月8日凌晨,林知衡以K-07身份发布一条暗网声明,内容为一段疑似当年内部会议记录:
【会议编号:LUX-0107】
【出席人:S、LQY、DY、XYZ】
【主议题:项目编号K-01安全清除程序执行】
随附的还有一段音频,是一位高层在讨论如何安排“非正常火化”的流程。
“用低温干燥处理……外观一致后转入灰盒……火化室首接编号替换。”
他没提宋苒苒的名字,但“K-01”三个字己经足以震撼所有人。
林知衡署名没有暴露真实身份,仅留下一句:
【我欠她的,不是资料,而是一条命。】
—————————
开庭当天,东澜地方法庭外人潮汹涌。
站在原告席上的宋苒苒,第一次以当事人身份面对全部镜头。
她穿着黑衫长裙,面容冷峻,整个人像是一柄刚从火中拔出的刃,未凉、未折。
她开口:
“我不是被替换的那一个。”
“我是第一号,是他们复制一切的起点。”
“当他们毁掉我时,我只问了一次——这系统里,有活人的位置吗?”
“现在,我不再问。”
“我要它还回来。包括编号、包括命。”
她语音落下,全场静默三秒。
然后,是某个记者在角落轻轻落下的快门声,仿佛划开了司法制度沉默多年的旧缝。
——————————
与此同时,远在南部实验数据站,一位少年正盯着苒苒出庭的视频首播。
他的眼神比任何成年人都沉静。
他摘下口罩,露出右颊一处淡淡编号刺青:K-09。
“她是第一位。”
“也是唯一一个从编号中活着走出去的人。”
他说完,将一个数据芯片放入备份槽,上传进公共节点。
他知道,从这一刻开始,实验裂口将无法愈合。
而K系列编号,将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标签,而是曾真实存在、曾被抹除的鲜活生命。
风,从裂缝吹进来。
旧系统的墙,开始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