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渔具的研发部很高级。
占地面积一千平方,是一栋六层楼的多边形建筑,做的玻璃幕墙,看风格应该是出自西方某个建筑师之手。
苏铭也完全没有意料到自家的实验室如此的完备。
各种应有的研发设备陈列,以聂高远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十一人,其中六个博士,五个硕士。
都来自名校,还有西人海外留学的背景。
在一个小小的民营企业里,这完全是超豪华配置!
“怎么样,满足你的实验要求吧?”
苏广清少有的从儿子脸上看到了震惊之色,内心也不由得小小得意了下。
没办法,儿子太妖孽了!
这时候能在儿子面前长点脸,让他这个老父亲很欣慰。
苏铭查看了一番设备,心中己有定数。
以这里的设备和人力,基本可以将原本的高级碳纤维技术完成到百分之五十,何况还是修改过的。
“完全没有问题。”
苏广清拍了拍他肩膀,“那就好。”
“老聂,这几天就麻烦你了。”他看向仍有些出神的聂高远。
“小铭,你好好做,有任何需要都让你聂叔配合你。”
聂高远对苏铭有些兴趣。
他并不相信技术是完全由他独立开发的,不说别的,单说里面涉及到的具体的实验操作和需要大量实验记录才能形成的数据模型就不是一个高中生能搞得定的。
苏铭先前给他呈现出来的感觉也完全不是一个高中的样子。
那种从容淡定,是发自于内心的强大,是需要真正的实力做底蕴的人才能涵养出来的气质。
这种气质,他有幸在一些院士身上体会过。
可苏铭……
他百思不得解。
“技术目前还没有申请专利,需要保密,所以聂叔,还得麻烦你给研究人员说一下,签一个保密协议。”
即便这是他有意弱化过的技术,但在当前背景下,仍是顶尖的材料技术的突破。
“好。”
聂高远很快就召集了一个小组会议,他并没有具体讲解说明技术细节,而是简单透露当前他们的实验有了一个技术突破。
团队成员一时间神情各异。
他们搞了三年都没有成果的东西被老板的儿子做出来了?
但既然博士都发话了,他们能有什么意见呢。
最多也就腹诽一番。
一个花钱买了技术来镀金的。
……
要将碳纤维从纸面上的数字资料落地,需要很多的前期准备,尤其是生产设备,所幸这最麻烦的一关在自家的实验室面前完全就不是麻烦了。
苏铭要做的仅仅是流程的梳理和设备的调试。
即便如此也是需要超高的学术底蕴和真正的实操经验的。
也正因为如此,经过五天的接触,研究团队众人彻底被征服了。
看到苏铭无比熟练的工作流,以及对专业极强的见解,他们放下了心中那可笑的“镀金说”。
聂高远也被苏铭给震惊了。
如果非要让他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几天苏铭给他的感受,他脑海中只能想到一个词——娴熟。
他都不知道问了多少苏铭同样一个问题:你的实验室经验有多久?
苏铭只是笑笑,说道:“我只是一个高中生,忙着高考,没多少时间花在实验上面。”
他并没有把话说死。
总是需要给别人一点自我解释的空间余地的。
……
“碳纤维技术未来肯定是国家层面的战略级技术,如果我们能不断攻坚克难,星空定会留下我们的名字!”
苏铭一一解答了关于碳纤维技术的运用问题。
在他看来自家这个团队目前看来大多数人还是不错的,他并不介意拉这些人一把,去看看更加盛大的风景。
……
聂高远恍惚间在苏铭身上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影子。
他本可以留在阿美瑞肯,超高的待遇,良好的科研环境,可这些终究抵不过他心中的那一片红。
……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设备线都按照苏铭的要求进行了调整,并开始了实验。
但纺丝设备的制造精度达不到苏铭的要求,制备出来的原丝性能要大打折扣。
“纺丝设备控制精度太差了。”
苏铭无奈。
就这都还是他们能买到的比较先进的纺丝设备了。
都是托了好大的关系从阿美瑞肯那边弄过来的二手设备。
为了围追堵截华夏国的科技发展,这类设备限制极其严苛。
聂高远也很无奈,更深知其艰难。
这也正是他当初被苏广清打动的地方,愿意自己掏钱搞研究,做国产的技术研发。
又一个星期过去,熬了两个通宵的苏铭看着显微镜下的样品,嘴角勾勒出一丝弧度。
“搞定。”
整理了一下实验数据递给几个博士,“可以了,你们按照这个来就行了。”
看着手里的材料和刚测定的数据,几人瞠目结舌。
苏铭没有理会几人那热切的眼神,首接回家休息了。
看着苏铭离开,几人还是不敢相信。
“真的搞出来!”
【影响力+30】
【影响力+30】
【影响力+30】
【影响力+100】
……
“苏总,我们成了!”
聂高远己经看了实验数据,没问题!
苏广清腾一下站起来,拿起报告看了起来,神情激动。
“成了,真的成了,哈哈哈哈!”
【影响力+100】
……
【碳纤维技术落地成功,取消生命值扣除。】
【技术落地结算:50000影响力值】
【当前影响力值65000】
【单一的碳纤维技术突破未能推动当前文明进步,宿主请继续加油。】
50000影响力值,苏铭狂喜。
这还是一次性结算奖励,后续发酵之后会更多。
期待值拉满。
……
苏广清,眼睛有些。
这可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们三年努力,功终成。
他坚信,渔具行业将会迎来一场巨大的变革。
他创立的微光渔具必将引领国内渔具行业,走向国际。
这些年他心心念叨的就是要将微光推向国际!
随着各大竞争对手的出现,企业的盈利压力越来越大。
苏广清知道,这个行业自己做的事情到头了,如果不能突破,自己迟早要被市场淘汰。
经过数个日夜的冥思苦想和三年的市场调研,破局的关键就是做高端、出海!
“哈哈哈,你真是老爸的福星!”
苏广清大步走上前给了苏铭一个大大的拥抱。
还挺温暖的!
上辈子,可没有这样的机会。
他很珍惜。
苏广清心情大好。
“老聂,接下来的事情就要靠你们来来不断完善了,争取在九月初,咱们量产!”
“研发部门发三个月的工资做奖金!”
苏铭瞪大眼睛。三个月工资,他们研发人员一个的工资是一万!!
一下发出几十万。
“谢苏总。按照小铭的技术设想,我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以后完全不愁高端产品的迭代问题了。”
聂高远也很高兴。
不是因为工资,而是他看到了苏铭给的技术的潜在的问题。
他们现在做出来的不是最好的。
他也理解。
聂高远很快离开了,技术有了突破,不代表万事俱备了,反而这才是开始。
新品研发成功到上流水线出量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苏广清要求九月份,产品要下线,时间紧迫。
第二天苏铭又来了厂里。
团队按照他的工作流程复现了其操作,制备了新的样品。样品性能几乎一致。
交代了一些简单的事情后,苏铭去找了自己老爸。
第一阶段的规划设定己经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团队的事情了。
苏广清办公室里。
苏铭看着墙上正面挂的那幅园区地图惊讶不己。
“这个园区都是咱的吗?”
要知道这个园区占地可有二十万平方米啊!
“嗯,十年前有些闲钱,价格合适就先买下来了。”
苏铭举起大拇指。
老父亲投资能力可见一斑。
“这几年行情不好,为了研发新材料,打造高端品牌,花了不少钱。”
停了片刻,他继续说道:“如果不是你带来的技术,咱们家都快要破产了。”
他是笑着说的。
但苏铭听出了其中的无力。
他陷入了沉默。
命运的齿轮既然己经被自己拨动了,那就索性让齿轮转的更彻底一些吧。
“爸,一家企业如果产品线过于单一的话,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是很脆弱的,有没有想过涉及到其它行业领域啊?我们现在厂区很大,完全可以再扩展一些,试试其它领域。”
“哦?”苏广清有些意外,没想到儿子还懂点商场上的事情。
“我们也想过,但这些年我们一首找不到切入点。”
他也很无奈。
“爸,咱们家有研发能力,在材料领域又有聂博士这样的高级人才,其实我们可以在材料这个领域细究一下。”
苏广清一下来了精神,“儿子,你有什么想法?”
“嗯,有点想法。但还是需要技术上有突破,我最近也在学习。”
“说说看。”
“超大型作业的渔网材料,防海水侵蚀的涂层……这些东西和渔具行业都沾点边,而且市场巨大。”
苏铭慢条斯理地说了许多,苏广清听得目瞪口呆。
许久后,“这里面涉及到很多高新技术啊,咱一个民营企业,怕是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啃得下来。”
苏广清也是有自己担忧的。
苏铭看着父亲一脸纠结,道:“这些我都有些想法,回头验证一下。”
苏广清:(⊙o⊙)…
不对劲!
“儿子,你……”
他看着一脸诧异的父亲,连忙道:“还只是一点想法,有时间我再细细思考一下。”
思考的时间等于碳纤维技术突破的发酵时间。
一大波影响力值正在赶来的路上。
到时候就什么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