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决战童贯

黎明前的梁山泊笼罩在浓雾中,宋江站在水寨箭楼上,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火把长龙。童贯的十万大军终于到了。

"报!"时迁如幽灵般从桅杆滑下,"先锋呼延灼率三千连环马己至十里坡,西军主力距此二十里。"

宋江眉头一皱。连环马——这是北宋对付游牧民族的精锐骑兵,人马皆披重甲,用铁索相连,冲锋时如铜墙铁壁。原著中梁山曾吃尽苦头,最后靠徐宁的钩镰枪才破解。

"传令徐宁,钩镰枪队准备。"宋江顿了顿,"再请凌振来。"

雾气中传来战马嘶鸣和铁甲碰撞声,越来越近。第一缕阳光刺破晨雾时,宋江终于看清了敌军——三百匹高头大马,披着铁甲,马与马之间以铁环相连,在阳光下闪着冷光。马上的骑士全身覆甲,只露双眼,手持长槊,威风凛凛。

呼延灼一马当先,紫金盔上的红缨如火炬般醒目。这位开国名将呼延赞之后,是北宋西军中最负盛名的骑兵统帅。

"宋公明!"呼延灼声如洪钟,"尔等草寇,还不速降!"

宋江不答,举起右手。山寨中突然响起急促的梆子声,接着是"吱呀呀"的机械声响——二十架改良型霹雳炮从寨墙后露出头来。

"放!"

随着凌振一声令下,霹雳炮齐声怒吼。不同于传统的石块,这些炮弹在半空中炸裂,铁片如暴雨般倾泻而下。连环马阵顿时人仰马翻——重甲能防箭矢,却挡不住从天而降的碎铁。

呼延灼大惊,急令撤军,但铁索相连的战马转身困难。徐宁的钩镰枪队趁机冲出,专砍马腿。连环马阵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惨重。

午时,战报传来:歼敌八百,俘获呼延灼。宋江立即下令:"带呼延将军来,不得无礼。"

------

忠义堂上,呼延灼被除去铠甲,只穿白色中衣,但依旧昂首挺胸。宋江亲自上前解绑:"久闻将军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呼延灼冷笑:"要杀便杀,何必假惺惺!"

宋江不以为忤,命人设宴。酒过三巡,他忽然问道:"将军可知朝廷为何派你打头阵?"

"自是因本将善战。"

"非也。"宋江摇头,"因童贯忌惮将军世家出身,欲借梁山之手除之。"

呼延灼手中酒杯一顿。宋江趁机递上一叠文书:"这是从俘虏身上搜出的密信,将军请看。"

信是童贯写给监军太监的,明言要借刀杀人,除掉"骄横难制"的呼延灼。字迹工整,印信俱全,绝非伪造。

呼延灼脸色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突然将酒杯摔得粉碎:"昏君佞臣!"

"将军何必为这等朝廷卖命?"宋江趁热打铁,"不如入伙梁山,共襄义举。"

"入伙?"呼延灼苦笑,"败军之将,有何颜面..."

"将军若肯传授连环马训练法,便是梁山恩人。"宋江正色道,"我欲组建一支仁义之师,救民水火,正需将军这般人才。"

呼延灼沉默良久,突然离席跪拜:"呼延灼愿效犬马之劳!"

宋江大喜,当即授呼延灼子爵位,命他与徐宁共同训练骑兵。众头领虽有不忿,但见宋江如此礼遇降将,也不敢多言。

------

三日后,梁山泊畔搭起高台,数百百姓扶老携幼前来观看《梁山英雄传》。这是宋江命萧让、金大坚等人编写的戏曲,讲述林冲被逼上梁山、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等故事。

锣鼓声中,扮演林冲的伶人高唱:"可恨高俅太猖狂,害得我家破人亡..."唱腔凄厉,台下百姓无不唏嘘。

当演到鲁智深为金翠莲父女打抱平时,观众群情激愤,有人高喊:"杀尽贪官!"

宋江坐在暗处观察效果,满意地点头。这种宣传手段在现代司空见惯,但在宋代堪称革命性创新——将梁山好汉的遭遇与百姓疾苦联系起来,赢得心理认同。

"哥哥妙算。"吴用轻摇羽扇,"这戏文比刀枪还利,几日间附近州县百姓都在传唱。"

宋江正要回应,忽见燕青匆匆走来,附耳低语几句。吴用眼中闪过一丝不自然,但很快恢复平静。

"学究先去忙。"宋江若无其事地说,"我与小乙哥说几句话。"

吴用告退后,燕青立即掏出一封密信:"这是从吴学究书房暗格找到的,请哥哥过目。"

信是写给大名府留守梁中书的,内容含糊其辞,但隐约提到"伺机劝降""富贵可期"等字眼。字迹确是吴用手笔。

宋江将信在烛火上晃了晃,空白处竟显出更多文字——原来是用明矾水写的密信,遇热显形。这次内容明确多了:吴用承诺若朝廷封官,将说服宋江接受招安。

"果然..."宋江冷笑。原著中吴用就一首对招安抱有幻想。他沉思片刻,将信还给燕青:"放回原处,不要声张。"

"哥哥!"燕青急了,"吴学究这是..."

"我自有计较。"

当夜,宋江召吴用来下棋。连输三局后,吴用额头见汗——这位智多星察觉到了异常。

"学究近日可有大名府故人来访?"宋江落下一子,突然问道。

吴用执棋的手微微一颤:"没...没有。"

"奇怪。"宋江故作疑惑,"今日捉到个细作,说是奉梁中书之命来见学究。"

棋子"啪"地掉在棋盘上。吴用脸色煞白,离席跪倒:"哥哥明鉴,吴用一时糊涂..."

"学究请起。"宋江扶起他,"人各有志,你若想招安,我不拦着。"

吴用闻言,反而更加惶恐:"吴用对天发誓,绝无二心!那梁中书确实派人利诱,但我只是虚与委蛇..."

"我知道。"宋江微笑,"所以故意让你看到那封'密信'。"

吴用愕然。原来宋江早知梁中书的使者,特意设局试探。若吴用主动坦白,便是忠心;若隐瞒不报...

"学究啊。"宋江叹道,"你我共创大业,贵在推心置腹。若互相猜忌,何以成事?"

吴用汗如雨下,连连叩首。这一刻,他彻底臣服——宋江的手段,比他想象的更高明。

------

秋高气爽,梁山泊畔旌旗招展。宋江举办"英雄大会",展示军力,吸引西方豪杰。新归顺的呼延灼率连环马表演冲锋,徐宁的钩镰枪队演示破阵,凌振的火器营更是引爆数枚"轰天雷",声震十里。

围观人群中,一个锦衣公子格外醒目。他面容俊朗,腰悬长剑,身旁跟着个机灵的小厮。

"这位可是河北玉麒麟卢俊义?"宋江亲自上前招呼。

卢俊义大惊:"公明哥哥如何认得在下?"

"大名府首富,枪棒天下无双,谁人不识?"宋江笑道,"只是听闻员外被官府诬陷,家产抄没..."

卢俊义脸色一黯。原来他被管家李固陷害,差点送命,幸得燕青相救,流落江湖。

"卢员外若不嫌弃,可愿入伙梁山?"宋江正色道,"我欲建一方净土,正需员外这般大才。"

卢俊义沉吟片刻:"久闻公明仁义,今日一见,名不虚传。卢某愿效犬马之劳!"

燕青也跪地行礼。宋江大喜,当即授卢俊义伯爵位,委以训练枪棒教头之责。这两位高端人才的加入,极大提升了梁山的人才结构。

当夜庆功宴上,宋江多喝了几杯,信步来到后山。月光如水,泼洒在八百里水泊上。半年时间,梁山己从三十六人的草寇团伙,发展为拥兵数万、控制两州之地的割据势力。

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童贯虽败,朝廷必派更多大军;内部虽稳,但新旧势力的矛盾仍需调和;更重要的是,随着实力增强,梁山的路该往何处走?

"哥哥在想什么?"扈三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这位女将最近越发干练,己能独当一面。

"在想...未来。"宋江望向星空,"你说我们真能建立一个清平世界吗?"

扈三娘沉默片刻:"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跟着哥哥走,至少比从前有盼头。"

宋江心头一热。是啊,无论多么艰难,至少他给了这些人希望——李逵不再只是杀人机器,扈三娘不必屈从命运,林冲得以洗刷冤屈...

山下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三更天了。宋江深吸一口带着水腥味的空气,转身下山。明天,还有更多挑战等着他——训练新军,巩固根据地,应对朝廷反扑...

但此刻,他只想享受这片刻的宁静。星光洒在水泊上,仿佛千万条游动的银鱼,承载着一个穿越者的梦想,游向不可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