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远交近攻

十月初的西北风卷着沙粒,抽打在萧让脸上。这位梁山首席外交官眯着眼,望向远处黄土塬上的西夏边关——威州城。城门楼上,西夏守军的铁鹞子盔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先生,他们真会卖马给我们?"副使张青低声问。这位原十字坡菜园子主人,如今是梁山军需司的干将。

萧让整了整衣冠:"李乾顺不是傻子。女真若灭辽,下一个就是西夏。"他拍了拍马鞍旁的漆盒,"更何况,我们带了他们最想要的东西。"

盒中装着洛阳最新织造的云锦,还有一斤武夷山极品大红袍。这些奢侈品在西夏价比黄金,尤其是茶叶——党项贵族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

城门吱呀开启,一队西夏骑兵驰出。为首的将领髡发左衽,耳垂挂着金环,正是西夏名将嵬名阿吴。

"宋使何事?"嵬名阿吴的汉话带着浓重口音。

萧让拱手:"奉大梁宋王之命,特来与夏主商议共抗女真之事。"

将军冷笑:"梁山水寇,也配称王?"

"将军此言差矣。"萧让不慌不忙打开漆盒,"我主坐拥中原,丝茶盐铁取之不尽。女真蛮子有什么?马粪和狼皮?"

阳光照在云锦上,流光溢彩。嵬名阿吴的瞳孔微微收缩。他挥退左右,低声道:"随我入城。"

------

西夏皇宫,年轻的夏主李乾顺把玩着云锦,眼中闪着贪婪的光。这位二十岁的君主比他父亲更务实——什么血仇世恨,都比不上实实在在的利益。

"宋王要多少战马?"

"一万匹。"萧让伸出三根手指,"河曲马,肩高西尺以上。每匹换丝绸十匹,茶叶五斤。"

李乾顺摇头:"不够。女真使者上月来,出价两倍。"

"但他们给的是辽东劣马。"萧让微笑,"我主还愿助夏主取河西走廊。"

这句话击中了西夏君主的软肋。河西走廊水草丰美,更是丝绸之路要冲,西夏垂涎己久。

"再加火炮图纸。"李乾顺突然道。

萧让心头一震。西夏竟知梁山有火炮?他强自镇定:"夏主说笑了,哪有什么火炮..."

"别装傻。"李乾顺冷笑,"涿州之战,你们用'火龙'烧了完颜宗望的铁浮屠。我要那个技术。"

萧让暗自叫苦。这分明是趁火打劫!但想起宋江临行前的叮嘱——"必要时可让半步",他咬牙道:"可给'猛火油柜'图纸,但夏主需再加三千匹马。"

"成交!"李乾顺拍案而起,"三日后交割。"

走出皇宫时,张青忍不住问:"哥哥,真给图纸?那可是咱们的杀手锏!"

萧让苦笑:"给的是简化版,射程减半。"他压低声音,"况且,没有程九皋的'胶火油',图纸就是废纸。"

------

十月十五,洛阳西郊马场。

三千匹西夏战马先期运抵。这些河曲马肩宽腿长,耐力惊人,是组建轻骑兵的理想选择。关胜亲自验马,发现每匹马后腿都烙着奇怪的印记——"羽林"二字。

"怪事。"关胜着烙印,"这不是唐代禁军的番号吗?"

更奇怪的是,这些马对特定频率的哨音反应异常。当关胜无意中吹出某个调子时,三百匹马突然同时人立而起,前蹄在空中划出整齐弧线!

"这..."养马官目瞪口呆,"这是战舞!只有训练多年的军马才会!"

宋江闻讯赶来。他仔细观察马匹反应,突然想起《武经总要》中的记载——唐玄宗时,羽林军训练战马闻鼓起舞,用以震慑敌军。

"查查这批马的来历。"宋江下令,"尤其是那个马贩子。"

调查结果令人震惊。这批马出自贺兰山下的一个秘密马场,那里的牧马人自称"羽林遗族",世代为西夏养马,但坚持用唐代军马训练法。

"天助我也。"宋江抚掌而笑,"速派兽医学习他们的驯马术。"

他没想到,这次意外收获将极大提升梁山骑兵的战斗力。那些失传的唐代马术,比宋代的先进不止一筹。

------

十月二十,军器监后院。

凌振赤膊上阵,正调试最新改良的"猛火油柜"。这台铜铸的喷火器形如蟾蜍,配有双活塞和铜管喷嘴。程九皋站在一旁,手里捧着坛粘稠的黑胶——这就是秘制的"胶火油"。

"试射!"

随着凌振一声令下,两名壮士推动活塞。胶火油从喷嘴喷出,遇火星即燃。一条火龙呼啸而出,首喷五十步外!更可怕的是,这种特制燃油粘性极强,沾上就甩不掉,水浇不灭。

"成了!"工匠们欢呼。

凌振却盯着落点皱眉:"散射还是太大。"他转向程九皋,"能不能再提纯?"

老匠人摇头:"再提纯就太稀,射程反降。"他忽然压低声音,"不过老朽发现个新方子..."

他从怀中掏出个小陶罐,里面是粉末状的矿物。"这叫'石脂粉',混入油中,燃时冒毒烟。"

宋江眼前一亮。这分明是原始的白磷弹!虽然粗糙,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生化武器。

"慎用。"他叮嘱道,"只对重甲敌军,且要选顺风天。"

正说着,戴宗匆匆赶来:"哥哥,吐蕃使者到了!"

------

鸿胪寺内,吐蕃大相噶玛扎西正对着一桌美食大快朵颐。这位高原汉子最爱中原的炖羊肉,连吃了三大碗还不尽兴。

"宋王要的'雪山铁',小僧带来了。"他抹了把油嘴,示意随从抬上木箱。

箱中是一块泛着蓝光的陨铁。凌振接过细看,发现这种金属异常坚硬,且自带花纹,正是《武经总要》记载的"镔铁"。

"好铁!"凌振赞叹,"可铸宝刀。"

噶玛扎西大笑:"此铁在吐蕃多得是。宋王若想要,拿丝绸来换!"

"多少?"

"千斤铁,万匹绢。"

宋江暗喜。这价比黄金的陨铁,在吐蕃竟如粪土!他当即拍板:"再加五千斤茶叶,换两万斤陨铁!"

吐蕃使者乐得合不拢嘴。高原缺的就是茶叶和丝绸,这笔买卖太划算了。

"还有一事。"噶玛扎西突然压低声音,"女真使者上月到逻些,要买吐蕃马。"

宋江心头一紧。女真也在构建外交网络!他不动声色地问:"赞普答应了?"

"暂时没有。"吐蕃人咧嘴一笑,"小僧说了,得看宋王出价。"

当夜,宋江召集紧急军议。女真的外交攻势表明,完颜阿骨打绝非莽夫,而是有战略眼光的雄主。对抗这样的敌人,仅靠武力远远不够。

"派朱武去回鹘。"宋江下令,"再派柴进联络高丽。"

一张针对女真的战略包围网,正在徐徐展开。

------

十月廿五,辽东深山。

燕青趴在雪地里,呼出的白气在胡须上结出冰霜。三天前,他伪装成猎户潜入这真人的秘密工坊,所见所闻令他心惊肉跳。

山坳里,百余匠人正在锻造铁甲。与寻常作坊不同,这里采用流水作业——有人专锻甲片,有人专打铆钉,最后统一组装。效率之高,堪比洛阳的军器监!

更可怕的是谷底的试验场。那里,数十名重甲骑兵正在演练新阵法。这些铁浮屠比涿州之战时更精良,马匹要害处加装了护甲,连马腿都包着铁片。

"咔嗒——"

身后突然传来踩雪声。燕青浑身绷紧,缓缓摸向腰间匕首。

"别动。"一个声音用契丹语低喝,"我是耶律德。"

燕青松了口气。这位契丹商人是梁山发展的线人,专门监视女真动向。

"有新情况。"耶律德递过张羊皮,"完颜阿骨打从渤海古墓得了宝贝。"

羊皮上画着古怪的器械,形似多弓床弩,但配有奇怪的转轮装置。燕青瞳孔骤缩——这分明是《武经总要》记载的"连环弩"!

"在哪?"

"混同江畔的'铁谷'。"耶律德声音发颤,"那里日夜赶工,据说要造三百架。"

燕青知道事态严重。若女真掌握这种远程武器,梁山的技术优势将荡然无存。

"你继续盯着。"他收起羊皮,"我连夜回洛阳。"

二人刚起身,远处突然传来号角声。一队骑兵正向这边搜索,为首的正是完颜宗弼!

"走!"耶律德推了燕青一把,"我引开他们。"

燕青咬牙遁入山林。身后传来厮杀声,然后是撕心裂肺的惨叫。他知道,又一位义士为情报献出了生命。

------

十一月初一,洛阳皇宫。

宋江看着燕青带回的情报,眉头拧成疙瘩。女真的军工进步神速,己能批量生产重甲骑兵。更麻烦的是,他们似乎获得了唐代军工遗产,正在复原失传的武器。

"哥哥,要不要先发制人?"吴用建议,"派关胜奇袭铁谷。"

宋江摇头:"太远,风险太大。"他转向戴宗,"'青鹞'有消息吗?"

戴宗摇头:"上月传回密信后失联。"

"青鹞"是梁山安插在女真高层的密探,身份绝密,连吴用都不知其真面目。此人突然失联,绝非吉兆。

"传令边关,严查女真细作。"宋江沉声道,"再派时迁去查渤海古墓。"

正部署间,亲兵急报:"程九皋求见!"

老匠人满脸兴奋地冲进来,手里捧着块奇怪的石头:"哥哥,大发现!"

石头剖面上泛着金属光泽,隐约可见细密纹路。宋江一眼认出这是镍铁矿!这种现代军工的重要原料,竟在此时此地发现。

"在哪找到的?"

"嵩山北麓。"程九皋激动道,"按哥哥教的'探矿法'找到的!"

宋江大喜。镍铁合金硬度远超普通铁,是制造破甲箭的绝佳材料。若能批量开采...

"即日起设'嵩山矿监',程老总领。"他当即下令,"优先冶炼镍铁。"

窗外飘起今冬第一场雪。宋江望着漫天飞雪,思绪却飞到辽东。那里的雪应该更大,女真人的熔炉应该烧得更旺。这场生死竞赛,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