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吹过新落成的江南小院,屋檐下的铜铃叮当作响。小燕子摸着下巴,盯着墙角堆积如山的零食包装袋,突然灵机一动。这些日子,她在帮助村民时,常看到衣衫褴褛的小乞丐在街头巷尾游荡,瘦弱的身影和她记忆中大杂院里的生活重叠在一起。
“墨羽!我有个超厉害的想法!”小燕子一把抓住刚端着茶水走进来的墨羽,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我们在山下建个青云阁怎么样?专门收留那些乞讨的小孩,教他们武功、琴棋书画,让他们以后能堂堂正正地生活!”
墨羽手中的茶盏微微晃动,看着小燕子神采飞扬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听起来是个大工程,你打算怎么做?”
“这有什么难的!”小燕子掰着手指头数道,“系统里能兑换各种书籍和武功秘籍,我再去请村里的教书先生来教文化课。至于武功嘛,有你和我在,肯定没问题!”她突然皱起鼻子,“不过那些大乞丐可不能惯着,他们有手有脚的,就去加入农民队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总不能让大家养着一群懒人!”
墨羽笑着点头,心中满是赞同。第二日,两人便开始行动。小燕子用系统积分兑换了一大片山下的土地,又花费大量材料,在系统的帮助下,一座气势恢宏的楼阁拔地而起。朱红色的大门上,“青云阁”三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
消息很快传开,附近的乞丐们蜂拥而至。看着眼前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人群,小燕子站在台阶上大声说道:“从今天起,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但丑话说在前头,小孩子留下学本事,大人想留下,就必须干活!田里的活儿、阁里的杂役,都得有人做!”
一开始,不少大人满腹牢骚,觉得干农活太辛苦。但小燕子说到做到,不干活的人连饭都没得吃。渐渐地,这些人也收起了侥幸心理,开始老老实实劳作。而那些被留下的孩子们,则在阁里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青云阁,练武场上己是一片热闹景象。小燕子和墨羽亲自教导孩子们练武,一招一式,耐心细致。“腰挺首!出拳要快!”小燕子一边喊着,一边给一个小男孩纠正姿势。汗水湿透了孩子们的衣衫,但他们的眼神中却透着坚毅和兴奋。
白天,孩子们跟着教书先生学习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阁里不时传出朗朗书声,或是悠扬的琴声。小燕子经常会偷偷趴在窗外听,听到有趣的地方,忍不住哈哈大笑,结果被教书先生赶出来,还不忘朝孩子们做个鬼脸。
晚上,阁里的厨房飘出阵阵饭菜香。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吃得狼吞虎咽。看着他们满足的样子,小燕子和墨羽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欣慰。饭后,小燕子会给孩子们讲江湖故事,讲她前世在皇宫的经历,讲行侠仗义的快乐。孩子们听得入迷,眼中满是向往。
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附近的一些势力眼红青云阁的发展,时不时来找麻烦。有一次,一伙地痞流氓闯入阁中,想要抢夺粮食。小燕子和墨羽带领着稍大些、己经学有所成的孩子们,将这些人打得落荒而逃。这场战斗不仅震慑了心怀不轨之人,也让孩子们更加坚定了学好本领的决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青云阁里的孩子们慢慢长大。有的成了武功高强的侠客,跟着小燕子和墨羽西处行侠仗义;有的精通琴棋书画,被大户人家请去做先生;有的则留在阁里,继续教导新来的孩子。
看着青云阁里热闹而有序的景象,小燕子靠在墨羽肩头,满足地说:“你看,我们当初的决定多棒!这些孩子,以后都是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墨羽揽住她的肩膀,轻声道:“这都是你的功劳。”
夕阳的余晖洒在青云阁上,孩子们的笑声回荡在山间。小燕子知道,她不仅改变了这些孩子的命运,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正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