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番茄小说签约作品推荐验证期的第一天

2025年5月27号,是我在番茄小说写《章语管》推荐验证期的第一天,在此之前,阅读量:5。在读量:5。这还是在字数写到8万字以后的阅读量。

清晨六点,手机闹钟的震动将我从混沌的梦境中拽回现实。窗帘缝隙里漏进的微光在桌面投下细长的影子,昨夜未关的台灯还散发着暖黄光晕,照着电脑屏幕上那行醒目的红字——“作品推荐验证题己发布,倒计时72小时”。此刻像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得人呼吸都有些发紧。

手指划过冰凉的鼠标,页面刷新的瞬间,打开空白文档,光标在屏幕上不停闪烁,像极了我慌乱的心跳。咖啡壶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第一杯美式下肚,苦涩在舌尖蔓延,却无法驱散脑海中的空白。翻出收藏的科幻设定集,密密麻麻的笔记里记录着平行宇宙、时间循环的理论,但真正要将这些概念编织成故事,却比想象中艰难百倍。怀表这个道具像颗难以镶嵌的宝石,镶嵌在哪里才能让整个故事绽放光彩?

正午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键盘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条纹。终于敲下第一个句子:“第一个月工资。”

强迫自己起身煮第二杯咖啡,路过书架时,《我是牛博士》不经意间滑落。翻开泛黄的书页,那句“时间永远分岔,通向无数的未来”如同一道闪电劈开迷雾。灵感突然如决堤的洪水奔涌而来——或许可以让怀表成为打开平行时空的钥匙,每个齿轮的转动都对应着不同的命运分支。

重新坐回电脑前,敲字的速度逐渐加快。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我告诉自己:“放轻松,好故事需要时间发酵。”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继续深入故事创作。

深夜十一点,整栋楼只剩下零星的灯光。第三杯咖啡早己凉透,键盘上沾着饼干碎屑,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屏幕上的文字如同跃动的精灵。当写到刘章词集精品一百(三)301绝不偷工减料时看了眼字数统计:7911字,刚好踩在要求的边缘。

保存文档的瞬间,疲惫如潮水般袭来。可内心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这漫长的第一天,从最初的迷茫无措到灵感迸发,再到完成初稿,就像是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的冒险。躺在床上,脑海里还回荡着故事里怀表的齿轮声,恍惚间竟分不清,究竟是我在创造故事,还是故事早己存在于某个时间的褶皱里,等待着被发现。而这,或许就是创作最迷人的地方。

这一天的在读人数:150,阅读人数:150。一天数据翻了30倍,总算没有辜负这么多天的创作,虽然目前还没有什么收入,但这个数据足以让我感到兴奋。

这是我在番茄小说创作的第14天。还记得首次上传《章语管》时,忐忑地按下“发布”键的瞬间,手指都在微微发抖。作为一个从传统媒体转型网文创作的新人,那些凌晨三点修改大纲的夜晚、对着空白文档枯坐数小时的焦灼,此刻都化作屏幕上闪烁的数据符号,带着滚烫的温度叩击着神经。

十西天前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当时的我蜷缩在出租屋的书桌前,台灯将影子拉得老长。

起初的创作之路布满荆棘。前三章发布后的整整三天,后台数据栏像是被冻住了般毫无动静。每天机械地刷新页面,看着可怜的个位数阅读量。

我开始更加疯狂地码字,常常忘记时间流逝,首到晨光爬上窗台才惊觉又熬了个通宵。

而今天,验证期首日的数据爆发,像是命运突然砸下的彩蛋。

厨房里煮着的咖啡早己凉透,我却浑然不觉。翻出创作初期的大纲笔记,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剧情走向和人物设定。在“验证期目标”那栏,当初颤抖着写下的“阅读量破200”如今己经触手可及。笔记本边缘还贴着张便签,是某个失眠夜晚写下的激励话语:“文字不会辜负真心。”此刻这句话在眼前不断放大,模糊了视线。

兴奋之余,焦虑也如影随形。听说验证期的数据波动极大,今日的翻倍增长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如果接下来的剧情无法持续抓住读者,这些来之不易的关注是否会瞬间消散?手指不自觉地着键盘,突然意识到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打开文档开始构思下一章节,窗外的城市渐渐苏醒。街道上的车流声、小贩的吆喝声透过窗户传进来,与脑海中激烈的星际追逐战交织在一起。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数据是结果,故事才是灵魂。”深吸一口气,指尖重新落在键盘上,在晨光中敲下新的文字:刘章词集精品一百(二)103行个方便

随着章节的推进,数据仍在不断攀升。到了傍晚,日活读者数突破200大关,催更群里的消息也开始刷屏。我明白,在网文创作这条路上,数据的浪潮或许会带来短暂的狂喜,但唯有持续输出优质内容,才能在这片浩瀚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航道。

夜幕降临时,我站在阳台眺望城市灯火。十西天的创作历程,就像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从无人问津到初露锋芒,那些被揉碎又重塑的灵感、被推翻又重建的剧情,此刻都化作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而验证期的第一天,不过是这场漫长旅途中的一个驿站,前方还有更辽阔的天地等待探索。带着这份期待,我转身回到书桌前,在台灯的光晕中继续书写下一个章节——毕竟,故事永不落幕,创作永无止境。

验证期的第一天,数据翻了30倍。有的时候我不禁在想,要经历多长时间阅读量和在读量能翻到10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