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风雪初歇,右北平城在一片银白中渐渐苏醒。阳光艰难地穿透云层,洒下几缕微光,却未能驱散这深入骨髓的寒意。李广从太守府出来,打算再去城中各处转转,看看百姓们在这严寒与战织的日子里,生活究竟艰难到何种地步。
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袍,外披一件厚实的羊皮袄,头戴斗笠,刻意隐去了自己太守的身份,只想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视角去了解这座城真实的状况。街道上行人稀少,偶尔有几个匆匆而过的身影,皆是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眼神中透着深深的疲惫与恐惧。
李广走进一条狭窄的小巷,两旁的房屋破旧不堪,许多屋顶都己塌陷,用一些木板和茅草勉强遮盖着。从一些房屋中传出阵阵咳嗽声和孩子的啼哭声,声声刺痛着李广的心。
在小巷的尽头,他看到一位老妇人正坐在门口,对着一个破碗发呆。碗里只有一些稀稀拉拉的野菜,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凄凉。李广走上前去,轻声问道:“老人家,您这是为何独自坐在此处?家中其他人呢?”
老妇人抬起头,看了李广一眼,眼中满是沧桑与无奈,缓缓说道:“唉,家里人都没了。前些日子匈奴来犯,儿子和丈夫都被他们杀了,儿媳也被抢走了,只留下我这把老骨头,苟延残喘。”
李广心中一阵刺痛,拳头不自觉地握紧。他强忍着怒火,又问道:“那您这野菜,能填饱肚子吗?这大冷天的,怎么不多找点柴火取暖?”
老妇人苦笑着说:“柴火早就没了,这野菜也是好不容易在雪地中挖出来的。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哪还顾得上暖不暖和。”
李广看着老妇人那瘦弱的身躯,心中满是怜悯。他从怀中掏出一些碎银,递到老妇人手中,说道:“老人家,您拿着这些钱,去买点吃的和柴火吧。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老妇人看着手中的碎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感激,连忙起身要给李广磕头。李广赶忙扶住她,说道:“老人家,使不得。这是我应该做的。您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赶走匈奴,让大家过上安稳的日子。”
离开了老妇人,李广的心情愈发沉重。他继续在城中走着,看到不少百姓挤在一些废弃的房屋里,相互依偎着取暖,孩子们冻得小脸通红,却没有一件像样的棉衣。
路过一处空地时,李广看到一群百姓正围着一辆破旧的马车,马车里装着一些粮食。百姓们眼中满是渴望,却又不敢上前哄抢,只是眼巴巴地看着。
李广上前询问,得知原来是城中一位有些家底的好心人,看百姓们实在可怜,便拿出自己家中的一些存粮来救济大家。但这些粮食对于众多饥寒交迫的百姓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李广看着这一幕,心中暗暗自责。自己来到右北平己有一些时日,虽然一首在努力整顿城防、筹备军备,但却疏忽了百姓们眼下的生存困境。他深知,若不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让他们过上安稳的日子,即便能击退匈奴,这座城也依旧是一座没有根基的孤城。
他走到马车前,对那位施粥的好心人说道:“多谢您的善举。但这些粮食远远不够,我是太守李广,我会想办法开仓放粮,让大家都能吃上饱饭。”
百姓们听到李广的话,先是一愣,随即纷纷跪地,高呼:“太守大人英明!太守大人救命啊!”
李广看着跪地的百姓,心中五味杂陈。他大声说道:“大家都起来吧。我李广定会竭尽全力守护右北平,守护大家。但击退匈奴,光靠我一人不行,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
回到太守府后,李广立刻召集手下将领和官员,商议开仓放粮之事。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赞同这个决定。
“大人,开仓放粮虽能解百姓一时之急,但我们储备的粮草本就有限,还要应对匈奴随时可能发起的进攻。若粮草耗尽,届时如何是好?”一位官员忧心忡忡地说道。
李广沉思片刻,说道:“我明白你的担忧。但百姓乃我大汉根基,若他们在这寒冬中饿死冻死,我们即便守住了城,又有何意义?况且,若能让百姓感受到我们的关怀,他们定会更加支持我们抗击匈奴,军民一心,方能众志成城。”
另一位将领也说道:“大人,可我们不能盲目放粮,还需制定一个合理的发放计划,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送到真正需要的百姓手中。”
李广点头表示赞同:“你说得对。我们要安排可靠的人手,对城中百姓进行统计,按照人口数量和贫困程度,公平地发放粮食。同时,还要组织百姓一起参与城防建设,让他们明白,只有守护好这座城,才有安稳的生活。”
经过一番商议,开仓放粮的计划终于确定下来。李广亲自监督,确保计划顺利实施。消息传开后,城中百姓无不欢呼雀跃,对李广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放粮的过程中,李广看到百姓们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心中感到一丝欣慰。但他也清楚,这只是解决了眼前的问题,要让右北平真正恢复生机,还需要从长计议。
他看着排队领取粮食的百姓,心中思索着未来的发展。右北平地处北疆,土地贫瘠,要想让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必须发展一些适合本地的产业,比如鼓励百姓养殖牲畜、种植耐寒作物等。同时,还要加强与内地的贸易往来,引进更多的物资和技术。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先击退匈奴,确保右北平的安全。李广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但他从未有过丝毫退缩的念头。
而此时,在匈奴营地,单于正与将领们商议着进攻右北平的具体战术。他们得知李广在城中积极整顿城防、安抚百姓,心中对李广也多了几分忌惮。
“李广此人,不可小觑。我们必须尽快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一举攻破右北平。”单于皱着眉头说道。
一位将领献计道:“单于,我们可以利用右北平周边的地形,设下埋伏。等汉军出城追击时,将他们引入包围圈,一网打尽。”
单于听后,沉思片刻,说道:“此计虽好,但李广老谋深算,未必会上当。我们还需再仔细谋划,务必一击即中。”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而李广,在努力改善百姓生活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着匈奴的动向,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严峻挑战。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场保卫城市的战斗,更是一场为了百姓的生存与尊严而战的较量。在这风云变幻的北疆,他和右北平的百姓们,正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命运的齿轮开始缓缓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