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老卒之语

右北平的夜晚,寒风如鬼哭狼嚎般肆虐着这座饱经沧桑的边城。军营里,士兵们围坐在篝火旁,试图从那跳动的火焰中汲取一丝温暖。火光映照在他们年轻而坚毅的面庞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李广在营帐中处理完军务,信步走出,打算巡查一番。路过一处篝火时,他听到了士兵们的交谈声,便停下脚步,悄然倾听。

“你们知道吗?咱们李将军年轻时,那可是威风凛凛,战功赫赫。”一个老兵的声音在夜空中响起,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敬佩。

“老陈,快给我们讲讲,将军都有哪些传奇事迹?”几个年轻士兵好奇地围了过来,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老陈清了清嗓子,望了望西周,仿佛要把自己带回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想当年,将军随周亚夫太尉平七国之乱。在昌邑城下,敌军士气正盛,那军旗猎猎作响,似要将汉军的气势压下去。就在这时,咱们李将军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只见他手中长枪挥舞,寒光闪烁,敌军士兵纷纷倒下。他一路杀到敌军帅旗之下,手起枪落,将那帅旗斩落。敌军见帅旗倒下,顿时大乱,汉军趁势掩杀,大获全胜!”

年轻士兵们听得目瞪口呆,脸上满是惊叹与崇拜之色。“哇,没想到将军如此勇猛!”“是啊,有将军带领我们,何愁不能击退匈奴!”士兵们纷纷赞叹道。

李广在一旁听着,心中感慨万千。那段岁月,充满了血与火的考验,每一场战斗都刻骨铭心。然而,他也深知,如今的局势与当年不同,匈奴更加狡猾凶悍,右北平的形势也愈发严峻。

“老陈,那后来呢?将军还有什么壮举?”一个年轻士兵迫不及待地问道。

老陈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后来啊,将军调任上谷太守。那地方与匈奴接壤,几乎天天都有战事。将军每次都身先士卒,与匈奴短兵相接。有一次,匈奴派出数千骑兵,企图一举攻下上谷。将军得知后,只带了数百骑兵就迎了上去。双方兵力悬殊,可将军毫无惧色。他利用匈奴人轻敌的心理,佯装败退,将匈奴骑兵引入山谷。等匈奴骑兵进入山谷后,将军一声令下,汉军伏兵西起,箭如雨下。匈奴骑兵顿时乱了阵脚,被杀得片甲不留。”

“好啊!将军真是智勇双全!”年轻士兵们激动地鼓起掌来。

李广听着老陈的讲述,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事迹,对他来说只是过往的经历,但看到年轻士兵们如此敬仰自己,他深感责任重大。他深知,自己不仅要带领士兵们打赢这场战争,更要将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传承下去。

“老陈,那现在咱们面对匈奴,真的能像将军当年那样取得胜利吗?”一个年轻士兵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小声问道。

老陈看了看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孩子,别担心。将军还是那个将军,咱们也都是热血的大汉男儿。如今将军在右北平,又是练兵,又是筹备物资,修缮城防,就是为了打败匈奴。只要咱们听将军的话,苦练本领,定能战胜匈奴!”

李广听到这里,走上前去,坐在士兵们中间。士兵们看到李广,纷纷起身行礼。李广微笑着示意他们坐下,说道:“大家都坐吧。老陈说得对,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匈奴虽强悍,但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有身后的百姓支持。”

李广看着眼前这些年轻的面孔,语重心长地说道:“我知道,大家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有些担忧。但战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当年我面对的困难不比现在少,但只要心中有信念,有勇气,就一定能找到战胜敌人的方法。”

“将军,我们明白了!我们一定听从您的指挥,与匈奴决一死战!”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充满了坚定与决心。

李广欣慰地点点头,说道:“好!我相信你们。但战争不是只靠勇气就行,还需要智慧和谋略。大家在训练中要认真学习,掌握各种战术技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战场上减少伤亡,取得胜利。”

“是!将军!”士兵们的回答整齐而响亮。

此时,夜己深,寒风依旧呼啸,但士兵们的心中却充满了温暖和力量。李广看着这些士兵,仿佛看到了大汉的希望。他深知,这场战争将无比艰难,但只要有这些热血的士兵,有军民一心的团结,他坚信,右北平一定能守住,匈奴必将被击退。

而在匈奴营地,单于也在与众将领商议着如何应对汉军。“李广在右北平积极备战,不可小觑。我们必须尽快制定出应对之策,不能让他有喘息之机。”单于面色凝重地说道。

“单于,我们可以先派小股部队去骚扰汉军,打乱他们的部署,然后再发动全面进攻。”一位将领献计道。

单于沉思片刻,说道:“此计可行。但要注意,不可暴露我们的真实意图,务必做到出其不意。”

右北平城与匈奴营地,两方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着最后的准备。李广深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但他有信心,带领着右北平的军民,在这场战争中书写属于大汉的荣耀。而匈奴单于,也妄图凭借着自己的谋略和铁骑,踏平右北平。在这北疆的夜空下,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较量,正悄然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