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惊喜

秋末的晨雾还未散尽,杨裕安己经蹲在药田西北角,用竹片丈量着土地。露水打湿了他的裤脚,却掩不住眼底的笑意——这片背风向阳的坡地,正是他为小燕子和孩子们准备的惊喜。

"爹!"小宝的声音从篱笆外传来,"张爷爷说药庐的火折子受潮了!"七岁的孩子跑得气喘吁吁,发间还沾着几片野菊花瓣。杨裕安连忙起身,顺手将怀里藏着的果苗图塞进袖袋。这些日子他总借着"考察土壤"的名义往这儿跑,连最机灵的小燕子都没察觉异样。

日头西斜时,杨裕安悄悄把晴儿叫到井边。"劳烦你明日带孩子们去市集,"他压低声音,"我想趁着空档......"话音未落,身后突然传来银铃般的笑声:"杨大夫又在谋划什么秘密?"小燕子不知何时拎着竹篮出现,篮里新鲜的紫苏还滴着水。

杨裕安的耳尖瞬间泛红,慌乱间碰倒了旁边的水桶。晴儿见状轻笑出声,拉着小宝和妹妹往厨房走:"正巧该买些糖霜,明日做重阳糕。"等脚步声渐渐远去,小燕子歪着头凑过来,发间的桂花随着动作轻轻颤动:"说吧,最近神神秘秘的,是不是又要给我惊喜?"

"先别问。"杨裕安难得板起脸,却藏不住嘴角的笑意,"过些日子,你自然知道。"

半月后的清晨,小燕子被小宝拽着往药田跑。"娘快看!"孩子兴奋地指着远处,晨雾中隐约可见新扎的竹篱笆,还有几排挺拔的树苗。等走近了,她才看清木牌上歪歪扭扭的字迹——"燕子果园",正是小宝的笔迹。

"这是......"小燕子转身时,正撞见杨裕安从树后走出。他的衣襟沾着泥土,发间还挂着草屑,手里却捧着个陶盆,盆里种着株嫩生生的葡萄藤。

"桃树耐旱,种在南边坡上;李子树喜阴,栽在药棚西侧;还有这株葡萄,"杨裕安小心翼翼地将陶盆递给她,"等搭起架子,夏天就能在下面乘凉。"他说得轻描淡写,可小燕子知道,这些日子他定是查阅了无数农书,才选出最适合扬州气候的品种。

"裕安......"小燕子的声音发颤。她想起去年中秋,小宝盯着街边的糖炒栗子首咽口水;想起妹妹总说药田的花虽美,却不如宫里的海棠香甜。原来他都记在心里。

"以后想吃水果,不用再等货郎来。"杨裕安的指尖轻轻擦过她泛红的眼角,"等明年开春,我再种些石榴、枇杷......"

话未说完,小燕子突然踮起脚,在他沾着泥土的侧脸上响亮地亲了一口。"就知道你最好!"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缀着晨露的黑葡萄。杨裕安愣住,随即笑出声,伸手将她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晨光穿过新栽的树苗,在两人身上洒下细碎的金斑。

消息很快传遍安和庄。乾隆听闻后,特意差人送来宫里培育的珍稀品种。晴儿带着绣娘连夜赶制了驱虫香囊,挂在每棵树苗上;萧剑则亲手打造了雕花竹篮,专供采摘时用。小燕子更是来了兴致,带着孩子们用彩绳给每棵树挂上红绸,还煞有介事地举行了"封树大典"。

冬去春来,果园里的桃树率先绽开花苞。粉白的花瓣落在药田的药香里,引得蜜蜂嗡嗡作响。小燕子每日清晨都要去转一圈,有时给树苗松土,有时和小宝比赛数花苞。某个薄雾弥漫的清晨,她正踮脚够高处的枝桠,突然被一双有力的手臂托住腰肢。

"当心摔着。"杨裕安的呼吸扫过她耳畔,稳稳将她放下。小燕子转身时,正巧看见他鬓角新添的白发,那是连日研究新药方熬出来的。她突然伸手环住他的脖颈:"以后不许再熬夜了,不然等果子熟了,你可要被孩子们笑成'白头发老神仙'。"

"好。"杨裕安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惊起一群白鸽掠过果园上空。春日的风裹着花香与药香,轻轻拂过"燕子果园"的木牌,也拂过树下相拥的两人。

待盛夏来临,果园己是枝繁叶茂。葡萄藤沿着竹架蜿蜒生长,桃子、李子挂满枝头。傍晚时分,药田劳作的人们常能看见温馨的一幕:小燕子倚在葡萄架下,一边给孩子们讲着故事,一边将新鲜的果子喂进杨裕安嘴里;而杨裕安则握着书卷,目光却始终落在妻儿身上,嘴角笑意从未消散。

这片承载着爱意的果园,与相邻的药田相互映衬,共同编织出安和庄最动人的风景。它不仅结出了甘甜的果实,更滋养着一家人温暖绵长的岁月,在时光的长河里,散发着永恒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