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章经女娲引荐,来到伏羲的议事厅,此刻他身披兽皮战甲,腰间别着青铜短斧,目光坚定地说道:“人王,治水如治世,需因势利导,不可强堵。草民愿为人王前驱,探寻根治水患之法。”伏羲欣慰地点头,将刻有八卦图的玉简交予他:“此玉简可洞察天地变化,望你善用。”
刘章接过玉简,带领族人沿着黄河一路勘察。他们翻过高耸入云的山脉,穿越荆棘丛生的密林,踏过泥泞不堪的沼泽。每到一处,刘章都仔细观察地形,用尖锐的石片在龟甲上记录山川走势、水流缓急。一日,他们行至龙门山附近,只见滔滔黄河被陡峭的山崖挡住去路,水位不断上涨,形成巨大的漩涡。
“此处便是水患根源!”刘章指着狭窄的河道对族人说道,“若能凿开此山,让河水畅通,定能缓解下游水势。”然而,龙门山石质坚硬如铁,仅凭石斧、木凿,谈何容易?刘章日夜思索,偶然间摸到怀中的八卦玉简,突然灵光乍现:“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或许可借天地之力!”
他带着族人采集来大量干燥的艾草与枯木,堆放在山崖底部,又命人取来数十张兽皮制成的大皮囊。待一切准备就绪,刘章手持玉简,口中念念有词:“天地交感,万物化生,借八卦之力,开此龙门!”随着他挥动玉简,族人点燃艾草,巨大的火焰瞬间吞噬山崖。与此同时,皮囊被鼓风者奋力推动,火势愈发猛烈,岩石在高温下渐渐变得通红。
突然,天空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划破天际,首首劈向山崖。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坚硬的岩石竟出现了裂缝!刘章大喜过望,带领族人趁机用石锤、木楔楔入裂缝,奋力撬动。在众人齐心协力下,巨大的石块纷纷滚落,河道逐渐拓宽,汹涌的河水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如万马奔腾般呼啸而过。
消息传回宛丘,伏羲亲自前来查看。他望着畅通无阻的河道,赞叹道:“妙哉!借天火之力开山,此乃天人合一之法!”然而,治水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当他们行至下游平原时,发现即便河道拓宽,洪水仍会在雨季漫过河岸。刘章再次陷入沉思,日夜研究八卦图中的“坎”卦——水之卦象。
一日清晨,刘章看到露珠顺着荷叶边缘滑落,突然灵感迸发:“何不效仿荷叶脉络,开挖沟渠,将洪水引入低洼之地?”他立即向伏羲提议:“人王,我们可在黄河两岸开挖纵横交错的沟渠,既能分流洪水,又可灌溉农田。再以泥土堆砌堤坝,约束水势。”
伏羲赞同道:“此法甚善!只是工程浩大,需调动各部族之力。”于是,伏羲敲响召集天下的青铜钟,各部族首领纷纷赶来。刘章手持玉简,在沙盘上详细讲解治水方案:“此处开挖主渠,连接黄河与沼泽;此处修筑堤坝,高约三丈;每隔十里设分水闸,旱时引水,涝时泄洪……”他的讲解条理清晰,众人听得频频点头。
治水工程正式启动,宛丘城外,各族百姓扛着木锹、推着石车,浩浩荡荡奔赴工地。刘章身先士卒,每日天不亮便来到工地,指导施工。他将八卦图中的方位与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融入工程:东方属木,宜种植柳树固堤;西方属金,以青铜工具开凿;南方属火,在烈日下夯实泥土;北方属水,深挖蓄水池塘。
然而,工程进行到一半时,突然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黄河水位暴涨,新修的堤坝出现多处险情。刘章冒雨巡视,发现一处堤坝即将决口。他大喊:“快取石块、木桩!”自己率先跳入齐腰深的水中,用身体挡住湍急的水流。族人们见状,纷纷跳入水中,手挽手组墙。
暴雨如注,黄河水势暴涨,浑浊的浪涛裹挟着泥沙奔涌而下,仿佛一头挣脱束缚的猛兽,无情地吞噬着沿岸的村庄和田地。冲天的水雾中,凄厉的哭喊声与咆哮的洪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人间炼狱的景象。
人王伏羲站在高处,眉头紧锁,望着被洪水肆虐的大地心急如焚。身旁的刘章握紧手中的青铜短斧,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人王,这般下去,百姓都要活不成了!”伏羲轻抚手中的八卦玉简,玉简微微发烫,却始终无法显现出治水的天机。
就在此时,浑浊的洪水中突然泛起巨大的漩涡,水面如同沸腾一般剧烈翻滚。紧接着,一道黑影破水而出,竟是一条足有百丈长的蛟龙!它周身覆盖着青黑色的鳞片,在昏暗的天光下泛着诡异的幽光;血盆大口张开,露出尖锐的獠牙,腥风扑面而来;铜铃般的眼睛闪烁着凶光,扫视着岸上的人群,仿佛在挑选着猎物。
“不好!有蛟龙作怪!”人群中有人惊恐地大喊。原来,这条蛟龙本是黄河中的恶兽,修炼千年后生出了邪念,趁着洪水肆虐之际兴风作浪,妄图称霸一方。它摆动着巨大的尾巴,洪水便掀起数丈高的巨浪,所到之处,房屋倒塌,树木被连根拔起。
刘章怒喝一声:“休要伤害百姓!”他手持短斧,毫不犹豫地冲向洪水。伏羲见状,立即挥动八卦玉简,一道金光射向蛟龙,试图牵制住它。然而,蛟龙极为狡猾,身形一闪,躲开了金光,反而朝着刘章扑来。
刘章在洪水中灵活地穿梭,巧妙地躲避着蛟龙的攻击。他看准时机,猛地一跃,跳上了蛟龙的脊背。蛟龙吃痛,疯狂地扭动身体,试图将刘章甩下去。刘章死死地抓住蛟龙的鳞片,手中的短斧狠狠地劈向它的脖颈。但蛟龙的鳞片坚硬如铁,短斧砍在上面,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
与此同时,伏羲调动天地之力,口中念念有词:“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八卦显威,降伏邪妄!”八卦玉简光芒大盛,天空中顿时出现了巨大的八卦阵图,将蛟龙笼罩其中。然而,蛟龙却发出一声怒吼,身上的鳞片竟散发出黑色的雾气,试图冲破八卦阵的束缚。
岸上的百姓们虽然惊恐万分,但看到刘章和伏羲与蛟龙殊死搏斗,也纷纷拿起手中的农具,呐喊助威。一些勇敢的青年更是跳入水中,试图帮助刘章。他们用长矛刺向蛟龙的腹部,用绳索套住它的爪子,虽然力量微薄,但却展现出了不屈的勇气。
刘章在蛟龙背上越战越勇,他发现蛟龙的眼睛是其弱点,于是瞅准机会,猛地将短斧掷向蛟龙的左眼。“嗷——”蛟龙痛苦地嘶吼一声,左眼鲜血首流,更加疯狂地挣扎起来。它摆动尾巴,掀起的巨浪将许多百姓卷入水中。
女娲在云端看到这惨烈的一幕,心中不忍。她挥动手中的碧玉法杖,天空中顿时降下五彩神雨。神雨落在百姓身上,伤口便迅速愈合;落在洪水中,浑浊的河水也变得清澈了几分。女娲大声喊道:“刘章,取我仙藤,捆住此蛟!”话音未落,一条闪烁着灵光的仙藤便落在刘章手中。
刘章抓住仙藤,用尽全身力气,将其套在蛟龙的身上。仙藤遇水即涨,紧紧地缠住了蛟龙。但蛟龙仍在拼命挣扎,它的身体在洪水中搅起巨大的漩涡,眼看就要挣脱仙藤的束缚。
危急时刻,伏羲大喝一声:“乾坤借法!”八卦玉简光芒暴涨,与女娲的五彩神力相互呼应。天空中电闪雷鸣,一道巨大的闪电劈向蛟龙。刘章趁机用力拉扯仙藤,在天地神力的加持下,蛟龙终于支撑不住,重重地摔在河岸上。
刘章手持短斧,冲向倒地的蛟龙,猛地将斧头刺入它的心脏。蛟龙挣扎了几下,便没了动静。洪水也在这一刻渐渐退去,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
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跪倒在地,感谢伏羲、刘章和女娲的救命之恩。伏羲扶起众人,说道:“此乃大家齐心协力之功,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任何妖邪都不足为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