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交错,刘章来到治水的施工现场。当他再次睁开眼,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浑浊的汪洋之中,耳边是震耳欲聋的洪水咆哮声。远处,破败的村落漂浮在水面上,百姓们在高地上无助地哭喊,眼前的景象宛如世界末日。
刘章还没来得及理清状况,就被几个壮汉拽上了岸。为首的中年男子目光坚毅,他正是大禹。此时的大禹,正为治水陷入困境而焦虑。连续多日的暴雨,让原本就艰难的治水工作雪上加霜,新修的河道又被冲毁,百姓们的绝望情绪与日俱增。
刘章看着眼前混乱的场景,凭借专业本能,立刻意识到这是一场严重的洪涝灾害。他用现代水利知识快速分析着地形和水流走向,这一举动引起了大禹的注意。大禹走上前来,用充满期待的眼神问道:“这位兄弟,看你行事不凡,可有治水良策?”刘章这才惊觉,自己竟穿越到了上古大禹治水的时代。
刘章深知,若想在这个时代发挥作用,必须先取得大禹的信任。他向大禹详细阐述了现代水利工程的基本原理,从水流动力学、地形测绘到堤坝设计,滔滔不绝。大禹虽然听得似懂非懂,但被刘章的自信和专业所打动。
然而,当刘章提出要大规模改变河道走向时,却遭到了部落长老们的强烈反对。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老怒目圆睁,斥责道:“河道乃是上天所定,擅自改变是对神灵的大不敬!”面对质疑,刘章没有退缩,他耐心解释道:“治水不能一味地堵截,只有因势利导,让洪水顺着合理的河道流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大禹陷入了沉思。他想起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决定给刘章一个机会。在大禹的支持下,刘章带领众人开始进行地形勘测。他利用在现代所学的知识,教大家制作简易的测量工具,通过观察太阳影子和水流速度来判断地势高低。这一系列新奇的方法,让部落民众大开眼界。
治水工程正式启动,刘章和大禹分工合作。大禹凭借威望和经验,负责组织人力、协调各部落;刘章则运用现代知识,制定施工方案。他们首先选择了一处河道弯曲、水流不畅的地方作为试点,计划拓宽河道并裁弯取首。
然而,施工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当时的工具十分简陋,只有石斧、木铲等,面对坚硬的岩石,进度缓慢。更糟糕的是,连续的暴雨导致河水再次暴涨,刚开挖的河道被泥沙淤塞,许多辛苦搭建的临时堤坝也被冲毁。
部落里开始出现反对的声音,有人甚至传言刘章是灾星,是他的到来惹怒了河神。面对困境,刘章没有气馁。他想起在现代学习的抗洪抢险知识,提出建造分流堤坝的方案。利用沙袋和木桩,在主河道旁开辟几条小的分流渠道,减轻主河道的压力。
大禹亲自带头,和众人一起搬运沙袋、打桩。在他们的努力下,分流堤坝终于建成。当洪水再次来袭时,部分水流被成功引入分流渠道,主河道的压力明显减轻,试点区域的灾情得到了缓解。这一成果让部落民众对刘章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开始相信他的方法确实有效。
随着治水工作的推进,刘章发现,单纯依靠人力效率太低。他想起现代的工程机械,虽然无法制造,但可以借鉴其原理。于是,他设计出一种简易的滑轮装置,用于搬运巨石;又改良了木铲的形状,使其更适合挖掘泥土。这些小发明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治理一处峡谷河道时,刘章和大禹遇到了难题。峡谷两侧陡峭,中间河道狭窄,洪水在这里形成巨大的漩涡,难以疏通。刘章仔细观察地形后,提出在峡谷上方修建一座简易的吊桥,方便工人在两侧来回作业,同时从两端同时开挖河道。
这个方案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在没有现代建筑材料的情况下,建造吊桥谈何容易。但在刘章的指导下,众人用结实的藤蔓和粗壮的树干,经过无数次尝试,终于建成了一座简陋却稳固的吊桥。施工过程中,刘章还教大家使用绳索和滑轮,将巨石从山上缓缓放下,用来加固河道两侧。
经过数月的努力,峡谷河道终于被成功拓宽。当洪水顺利通过这里时,两岸的百姓欢呼雀跃,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战胜洪水的希望。
在朝夕相处的治水过程中,刘章和大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常常在劳累一天后,坐在篝火旁畅谈。刘章给大禹讲述现代的世界,高楼大厦、汽车飞机,这些新奇的事物让大禹惊叹不己;大禹则向刘章讲述部落的故事、百姓的生活,以及他治水的理想和信念。
有一次,刘章在施工中不慎失足,掉入湍急的河流。千钧一发之际,大禹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奋力将他救起。这次经历让刘章深受感动,他更加坚定了帮助大禹完成治水大业的决心。
随着治水工作的不断推进,刘章也逐渐融入了这个时代。他学会了使用古老的语言,与部落民众打成一片。百姓们不再把他当作异乡人,而是亲切地称他为“智多星”。
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治水工程终于接近尾声。曾经肆虐的洪水,如今在新开辟的河道中乖乖地流向大海。被洪水淹没的土地重新露出地面,百姓们欢天喜地地回到家园,开始重建村落、耕种农田。
在庆功宴上,部落民众载歌载舞,感谢大禹和刘章的付出。大禹看着安居乐业的百姓,激动地对刘章说:“若不是兄弟相助,我恐难完成这治水大业!”刘章笑着回应:“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能参与其中,是我的荣幸。”
刘章紧紧握住大禹的手,利用现代学到的知识说道:“治水之道,在于顺应自然、团结众人,谨记!”
刘章在大禹时代也待了几个月,按照历史书的记载,下一个时代是夏朝。便是大禹的儿子启,刘章想去看一看究竟,便又对大禹说:“我该走了。”
大禹想要挽留,刘章说明身份以后,便欢送刘章,随即消失刘章的身影在时空之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