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绝对是个“宝藏级”选手。当其他部落首领还在琢磨怎么用石头敲开坚果时,这位远古大佬己经搞起了农业革命、发明了医疗器械,甚至兼职做起了带货主播。若把他的人生经历拍成综艺,收视率绝对能碾压当下所有“荒野求生”节目。
一、被迫“内卷”的部落首领
炎帝的人生堪称一部“卷王奋斗史”。那会儿的原始社会,大家都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佛系生活,摘野果、打猎物,吃饱一顿算一顿。偏偏炎帝是个“强迫症晚期患者”,看着族人三天两头饿肚子,他一拍脑袋:“不行,得整点可持续发展的买卖!”
于是,炎帝开启了人类史上最早的“农业科研项目”。他每天扛着木棍漫山遍野溜达,看见长得茂盛的野草就蹲下来研究。有次误食了一种毒草,上吐下泻差点嗝屁,好在嚼了片不知名的叶子居然神奇痊愈——这大概就是人类最早的“以身试药”。就这样,靠着“神农尝百草”的硬核操作,他愣是从万千植物里筛选出了黍、稷、菽、麦、稻,史称“五谷”。
发明农具这事儿,更是把炎帝的“工匠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会儿大家种地还在用尖锐的石头刨坑,效率低不说,还容易伤手。炎帝瞅着心疼,蹲在溪边捣鼓了三天三夜,用木头和藤条鼓捣出了耒耜(lěi sì)。这玩意儿就相当于远古版“耕地机”,一经推出立刻风靡部落,隔壁部落的人都跑来“抄作业”。炎帝也不藏私,首接办起了“农业技术培训班”,手把手教大家耕地播种,妥妥的远古版“袁隆平”。
二、跨界玩出新高度的“斜杠青年”
种地种腻了?炎帝表示:“我的技能栏可不止这一页!”他发现大家生病后只能硬扛,便重操“尝百草”的旧业,整理出最早的“药方子”。为了方便记录,他还发明了“结绳记事”,把草药功效、使用方法都编成口诀。什么“黄连苦口能清热,紫苏解表又散寒”,在部落里传唱度堪比现代的洗脑神曲。
更绝的是,炎帝居然还是个“医疗器械发明家”。有次他看见族人被石头砸伤,灵机一动用锋利的石头割开伤口排脓,再用草药敷上包扎——这大概就是人类最早的“外科手术”。他还就地取材,用树枝做成了针灸用的“砭石”,没事就给族人按按穴位,缓解疲劳。从此,部落里少了许多病痛哀嚎,多了此起彼伏的“舒服!再来两下!”
除了救死扶伤,炎帝还是个“生活美学大师”。他教会大家烧制陶器,把黏土捏成碗、盆、罐,不仅实用,还在上面刻画花纹。有次他突发奇想,在陶罐上画了只张牙舞爪的野猪,结果被族人疯狂点赞,纷纷要求“私人订制”。就这样,炎帝的部落成了远近闻名的“陶器生产基地”,生意火爆到需要限量抢购。
三、远古“带货达人”的商业帝国
解决了温饱、医疗问题,炎帝又把目光投向了“市场经济”。他在部落中心划出一块空地,搞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集市”。为了吸引客流,他亲自当起了“带货主播”:左手举着新收获的谷物,右手拿着刚烧制的陶罐,扯着嗓子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五谷换陶器,童叟无欺!”
这招果然奏效,周边部落的人扛着猎物、皮毛赶来交易。炎帝还制定了“以物易物”的规则,规定多少谷物换一张兽皮,避免了混乱。为了提高交易效率,他甚至发明了“货币”的雏形——用贝壳当作通用交换物。从此,贝壳成了远古社会的“硬通货”,谁家贝壳多,那就是妥妥的“土豪”。
集市越办越红火,炎帝干脆成立了“市场管理委员会”,安排专人维护秩序、调解纠纷。他还别出心裁地搞起了“节日促销”,每逢月圆之夜,集市上的商品一律“买一送一”。有次他把自己亲手种的草药免费送给生病的族人,收获了一大波“粉丝”,大家都尊称他为“神农”——这大概就是最早的“品牌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