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收拾房间

大家一起出门,分了两个方向。

祝星星一边在平板上查资料,一边告诉杨雨兰烧炕要注意什么。

把炕烧好之后,祝之礼也带着祝岁安出来了。

他把祝岁安放下,对杨雨兰说道:“外婆,我想回去帮忙,您可以帮忙看着岁安吗?”

“这孩子,还是这么客气。”杨雨兰笑斥一声,又道:“去吧,岁安我来看着。”

“谢谢外婆。”祝之礼道谢,转身就跑。

祝星星也急忙跟上去,不忘朝杨雨兰喊道:“外婆,我也回去帮忙。”

杨雨兰无奈笑笑,弯腰抱起旁边一脸茫然的祝岁安。

她要开始做孩子们的朝食了。

祝星星兄妹二人一口气就跑回了家,喘息着进院子时,祝雪她们已经把屋里该擦的地方都擦了一遍。

现在屋里可以直接放东西进去了。

就连楼上也已经清理出来。

院里盖着东西的那块布已经被掀开。

这布缝缝补补的,是家里的不要的烂衣服缝合起来的。

当时是专门缝补起来,给这些东西挡灰用的。

“虽然挡住了大部分灰尘,但该洗的还是需要洗一遍,我去烧热水,把东西都洗洗再放进去。”陈冬梅说着,已经往厨房走去。

许多不能洗的东西,也需要擦擦。

祝雪看着祝星星,就朝她招了手,“星星过来看看,你之前说,想要在屋里放东西,放什么?放哪里?”

“我来看看。”祝星星一溜烟窜回房间。

她首先要布置的,肯定就是自已的房间。

这次新建房子,祝星星可没有省着,直接安排了家里的住房就有五间。

他们三兄妹一人一间,祝雪一间,还有一间用来当成客房。

客房旁边还有一间,是用来当仓库的。

这仓库不是用来存放其他东西的,就只是单纯用来放置菜籽和糖,还有零食那些。

几乎就是为祝星星准备的。

她小店里的东西,除了菜籽之外,其他的每样每天可以拿五次,看似不多,但每天这样拿,还是很占地方。

她小店几乎已经被放满了,所以才会想着要在外界建一间屋子来存放。

祝星星到房间,直接就把她想要的东西拿出来了。

化妆桌,化妆品她现在用不上,拿出来给她阿娘和舅妈她们用,她就用点水好了。

之后就是布置炕上,棉被和娃娃,靠枕那些,一样不能少。

至于等下搬来的床,就放在炕对面。

这也是祝星星要求的。

这古代的房子,本来就比现代的面积要大很多,即使这样放,也完全有空间。

祝星星刚把东西从小店里拿出来,祝年和祝瑞就已经回来了。

他们搬着床,因为门的面积大,甚至都不需要把床全拆,拆一半就可以将其抬进去。

“阿妹,这床先放谁的房间?”祝年问。

祝雪正在洗东西,闻言道:“放星星房间,她说要自已布置自已的房间。”

“行。”

两人直接把床抬进祝星星的房间,一眼就看见趴在炕上的模样。

“两位舅舅辛苦啦!来来来,把床放在这边。”

房间里的东西放得很满,祝星星见着挡地方,又把东西收进了小店,完全不管两位舅舅。

好在两人早就知道她身上的秘密,只是亲眼目睹有些怔愣,只一瞬就回过了神。

把床放好,又将另一半搬进来组装,好了之后,两人和祝星星打声招呼就要离开。

祝星星连忙给他们拿两瓶饮料,又出去给其他人发了饮料。

不是冰的,而是常温。

祝年两人没有客气,拿着水喝了两口,之后继续去搬床。

每个房间一张床,算起来还有四张床要搬。

“得加快速度了。”祝星星双手叉腰,看着满屋子的狼藉,开始动了起来。

首先把窗户那边安上窗帘。

接下来是摆放东西,化妆台,椅子。

再在旁边放一张书桌,至于书,之后再添,再放一个充电台灯。

接下来就是墙上,挂两幅画?

算了,现代的画不太合适,以后去县里逛逛,买幅古代山水画来挂着。

床暂时不用,简单铺一下就行,用来放置第二天需要穿的衣服。

炕上铺好被褥,放好娃娃,靠枕,一切准备就绪。

再把地上铺上地毯,反正空间里很多,可以经常换。

看着房间,祝星星很是满意。

虽然外面看起来是土坯房,但里面,却是和小店一样舒服。

“搞定!”祝星星双手叉腰,很是兴奋的站在房门口看了又看。

“可惜了,还没装门。”祝星星有些遗憾。

她收拾好房间,另外的几张床也已经搬来。

还剩最后一张床,还有衣柜。

床搬完,就开始搬衣柜。

衣柜搬完,就开始搬门,门搬回来,还要装。

算起来,得忙碌一整天。

“真忙啊!”祝星星感叹着,去了其他房间。

说好要布置,那就是连着其他房间一起布置。

尤其是书桌,祝之礼和祝岁安房间都得放。

再把书架也搬一个出来。

祝星星布置房间,其他人也忙碌着其他。

等到中午,祝家便喊他们去吃午饭。

吃完午饭,又继续忙碌。

最后把门装好时,他们自已家的厨房也已经能做饭了。

这种天气,就适合吃火锅。

这次建房的图纸,是祝星星画的,有走廊,从大门处,一直通往每个房间。

厨房建得很大,做菜之后,直接在旁边吃饭,算是餐厅。

就算人多,也装得下。

这次吃饭,也算是搬家,再次吃暖屋饭了。

“是不是得摆两桌宴席,当是和村里人通个信儿,以后咱们雪儿,也是祝家村的人了。”

杨雨兰在饭桌上问道。

“老夫倒是觉得可以。”村里木匠,祝木说道。

祝诚沉吟片刻,也点头,“这事交给我们来办。”

杨雨兰,赵冬儿都点头道:“这样也好,正好可以将我娘家人请过来,再和他们仔细叮嘱一番。”

至于叮嘱什么,当然是说这天气。

寒潮已经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尚不可知。

前三月,只是降温,还可以做准备,可后面有下雨,下雨之后呢?

寒潮一日不结束,他们就要想为了活下去而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