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条件,出售数量每日只能卖三百颗,每一种糖一百颗。
第二个条件,这糖我们祝家可以随意吃,随意送人。
第三个条件,若有人觊觎制糖方子,还望柳老爷出手护我祝家。
想来柳老爷决定与我们谈合作时,我大哥已经和您说清楚了,这制糖方子,非柳家不可制。”
祝雪说完,等待着柳元洲的回答。
他会和他们谈合作,而不是抢方子,本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毕竟,要真是和祝家为敌,想来哪位老师也不会善罢甘休。
“好。”柳元洲只思考了片刻,就答应了下来。
他本是京都柳家嫡系,到这里来,也只是为了历练。
能得到制糖方子,对他和家族而言,都是极好的事情。
只是之后,怕是要从家族多派些人手过来了。
听见柳元洲答应下来,祝雪松了一口气。
生意谈成,众人脸上都有了笑意。
柳元洲更是拿出纸笔开始写合作契书。
待一切解决完,柳元洲便让店小二将桌上的茶点茶水端下去,之后开始上菜。
一道道酒楼的招牌菜就这么排着队被端了上来。
祝星星祝祝之礼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在柳元洲喊开始吃的时候,就开始啃起了羊排,鸡腿等食物。
祝星星小店里的食物有限,尤其是肉这方面。
现在可以吃这么一顿好吃的,她自然不会客气。
反正她现在是小孩子。
小孩子贪吃一点怎么了!小孩子贪吃一点很正常!
酒过三巡,门外突然有人敲门。
“进。”柳元洲话落,有人推门进来。
那人一看就是柳元洲带来的人。
“大人,学院那边有消息传来。”柳元洲点头,随即看着祝家人道:
“诸位,在下有事,需先行离去,各位吃好喝好,若不够,可唤小二再上菜,账单自是由我府上结。”
“柳老爷客气。”
柳元洲打完招呼,便先行离开了。
现场唯一一个不是自家人的人离开,大家都自然了很多。
尤其是他们面前不止有好酒好菜还有桌上的钱袋子。
三百颗糖,柳元洲按照之前说好的,一颗八文钱的价格将其买下。
之后的钱,每天交易时结算。
“一共是两千四百文。”几人高兴的数了数,之后开始分钱。
分钱的人,自然是祝雪。
她给祝家兄弟一人三百文,又给了祝星星和祝之礼一人十文。
并叮嘱他们道:“这以后就是你们的私房钱了,想要买什么都可以。”
其实要是可以,她都想把钱给祝星星,毕竟现在赚的这些钱,都是她拿出来的东西卖的。
但想到她年龄小,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谢谢娘亲,从今以后,我也是有小金库的人了!”
祝星星把钱捏在手里,但是很快就发现这样很不方便。
祝雪早就有所准备,拿出三个钱袋。
“这是娘亲特意给你们准备的,可以把钱放在里面,岁安太小了,就由娘亲给他保管。”
“谢谢娘亲。”祝星星甜甜道。
祝之礼抿了抿唇,也道:“谢谢阿娘。”
他竟然还能拥有自已的钱袋,这是曾经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之礼可要好好存着,等以后娶了媳妇,就把钱袋交给媳妇保管。”
祝瑞:“哈哈,小妹,你现在想这些可有点太早了,之礼这才十岁。”
“有些事就是要从小开始教的。”
“小妹说得没错。”祝年帮腔道。
……
学院中。
祝家三兄弟到了门口就分开了。
学院一开始是按照年龄来分班的,但是入学第二年之后,就会按照成绩来分班。
祝黎和祝承安虽然一样大,也是一起进的学院,但是却不在一个班。
两人一个甲一班,一个甲二班。
每个年级分四个等级,甲乙丙丁。
甲为上等。
每个班只有十五人。
目前祝彦所在年级,是最高年级。
再有一年,就可去县试。
“老师。”祝彦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来拜见他的老师,徐夫子。
“回来了?你阿爹那么匆忙的喊你们回去,是为何事?”
祝彦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交给徐夫子,“老师一看便知。”
这信里的内容祝彦已经知道。
主要是关于接下来的寒潮。
至于来历则没有说。
这事他们是相信的,但不确定其他人相不相信。
不过如果徐夫子相信了,那么传出去的消息,自然会可信很的。
毕竟他的身份摆在这里。
徐夫子很快看完了事情缘由,“可有什么方式证明?”
祝彦摇头。
徐夫子道:“无法证明,那就难了。”
“我们只负责传消息,至于怎么做,还是得看夫子您。”
“臭小子,和你爹一样,老滑头。”
祝彦被骂了,不仅不生气,反而是觉得好笑。
“学生先行退下。”
徐夫子摆摆手。
等祝彦离开后,他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如果真是持续一年的寒潮,那将会有多少人被饿死冻死,他无法想象。
“无论是真是假,准备起来,总是没错的。”
“可以无视环境生长的菜籽……”
徐夫子一边思考,一边自言自语,很快,便开始准备笔墨开始写信。
现在准备,还来得及。
……
祝星星一群人从县里回来,已经到了下午。
祝家没有人在家,但后院传来声响。
大家往后面一看,就见祝家的人都在那地里。
地里种着的菜,现在全部被砍了。
不过此时没有人惊讶。
老太太杨雨兰看见儿女,忙招手道:“回来了?快过来帮忙。”
祝年几人回去换了衣裳,便开始过来帮忙。
祝星星他们也没有闲着。
拿不动多的菜,少的还是可以拿得动的。
菜都被搬到院子里堆放着。
而像他们一样的人,在祝家村还有不少。
“都麻利点儿啊,趁着现在天儿好,把菜都晒成菜干堆放着。”
“这消息是真的吗?”
“甭管真不真,这可是县老爷放出来的消息,这能有假?”
“这是为了大家伙着想啊,要不是祝家和县老爷做了生意,这好事其他人还不知道呢。”
“就是,持续一年的寒潮,还不知道会冷成什么样子,到时候东西种不活,就没有东西吃。”
“可我们只种菜,没有粮食,也不一定吃得饱啊?”
村里讨论的人不少,但动作却没有丝毫含糊。
因为这是村长喊他们做的,对于村长,他们还是信服的。
毕竟谁要是不听话,就得做好被赶出村里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