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以气代刨

住所总算是安定下来了,但眼前这个所谓的“家”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这不过就是一个极其简陋的洞穴罢了,里面空荡荡的,几乎可以用一无所有来形容。

不要说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化高科技产品了,就连最基本的、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用品都完全不见踪影。

像是舒适的床铺呀,方便实用的桌椅之类的东西统统没有。每一次当戴子耀看到那三个女孩只能无奈地在冰冷坚硬的地面上铺些干草,然后就这样凑合着睡觉的时候,他的心都会像被针扎一样疼痛难忍。

“这样下去可绝对不行!咱们毕竟都是来自现代社会的人啊,即便现在手头上没有合适的工具和材料,但只要多动动脑筋,总归还是能够想出法子做出一些实用的家具来改善一下当前的状况吧。”

戴子耀一边紧皱眉头思索着,一边暗暗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艰难困苦的局面。

想想古代人,在没有钉子的情况下,怎么做的床等家具的。不行,还是问问老书子。”

“老书子,现在没有钉子的情况下,我怎么制作一张床出来?”

只见书页上缓缓的显示到:可以利用古代人做床技术,古代人做床确实常常不用钉子,而是采用榫卯结构等技艺来打造。

榫卯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

通过精巧地制作榫头与榫眼,然后将它们精准拼接,就能使床等家具十分牢固,而且外观还很美观,展现出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智慧。

一些流传下来的古典床具,历经岁月依然结构稳定,靠的就是这种精妙的无钉构造方式。

“榫卯?这么好的方式我怎么想不到。对就用榫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真是无穷。老书子,应该有样式图。我只要依葫芦画瓢。多实验几次做出来。”

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目前没有锯子,甚至没有斧头,更别说刨子,锤子了。

“以后还得想办法炼铁器,要不没工具,很多事情都不方便。”

还是得问老书子:“老书子,没有工具情况下,我怎么把树木弄成合适的木材大小,甚至做出各种家具的零件”。

书页上显示四个字:以气代刨。

以气代刨,说白了,就是把修行者的气息,化成刨刀。一点点把树木刨成想要的形状。

这考验修行者对气息的把握,既不能过大,又不能过小。过大容易毁坏木材,过小不起作用或者刨歪。

不光考验修行者控制气息的能力,更考验修行者的耐心和毅力。很可能刨个几千次,才能刨出一个想要的零件。

说干就干,就当炼气了。戴子耀跟三个女孩简单的交代一下。让她们三别走远,就在洞穴附近收集一些材料。自已则出门寻找合适的木材来练手。

戴子耀又询问了一下老书子,适合做家具的木材。

什么:松木、胡桃木、樱桃木、枫木、桦木、柚木、红木(紫檀、黄花梨、酸枝木、花梨木、鸡翅木等)、黄杨木、橡木、榆木、水曲柳、柞木、榉木、玫瑰木、黑檀木、乌金木、坤甸铁樟木、非洲檀香木、杨木、杉木等.

这些树认都不认识,就认识一个松木。只能按图索骥,让老书子把适合做家具的树木的样子显示出来。对照着弄了。

戴子耀也不敢走太远。好在洞穴附近就有不少合适的树木。还有几棵红木。好了。今天就拿你们练手了。

戴子耀开始尝试用妖气加工木材,这绝非易事。

他先凝聚妖气于拳头,大喝一声朝着树木中间发力,不想用力过猛,瞬间将树木轰得稀巴烂,根本无法使用。

于是他调整力度,再次尝试,可这次力量又太轻,树木纹丝不动,这力道的掌控好似在鸡蛋壳上锈字般艰难。

但戴子耀没有放弃,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已镇定下来,开始重新审视这棵树木,在脑海中仔细规划着每一次气息的运用。

他闭上眼睛,集中精力感受着体内气息的流动,试图将其变得更加细腻和可控。再次睁开眼时,他眼神中透着坚定。

戴子耀缓缓抬起手,将妖气缓缓凝聚在指尖,轻轻触碰到树干上,随后小心翼翼地推动着气息,就像用最精细的工具在雕琢一件稀世珍宝。

起初,树干上只有极其微弱的痕迹,但他没有丝毫急躁,继续保持着稳定的气息输出。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那细微的痕迹逐渐加深,变成了浅浅的凹槽。戴子耀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的呼吸也变得沉重起来,手臂也开始微微颤抖,气息变得紊乱难以精准控制,不得不停下来休息。

休息期间,他通过打坐冥想恢复体力与调整气息,同时回顾之前的操作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待状态稍好后,他又继续工作。就这样,经过数小时的不懈努力,第一天仅仅完成了一小段树干的初步粗加工,距离床板所需的形状还差很远。

接下来的几天,戴子耀继续着木材加工。他逐渐熟悉气息与木材作用的规律,记录不同力度和角度下的加工效果。

在准备制作榫头和榫眼时,他意识到没有测量工具可不行。正发愁时,突然想起张雪宁的包,一番翻找后,惊喜地发现了一把软尺。

有了软尺,戴子耀如获至宝,他对照老书子给出的床具图纸,仔细测量并标记好榫卯结构的尺寸要求。

然而,制作过程依然充满挑战。他再次凝聚气息,将木材的一端雕琢出榫头的形状,全神贯注,控制着气息如同一把锐利的刻刀,一点点地削去多余的部分,每一刀都精准无比,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

随着榫头渐渐成型,戴子耀没有丝毫松懈,紧接着开始在另一块木材上开凿榫眼。这是个更加精细的活儿,他的气息必须均匀而稳定,深度和宽度都要恰到好处。

他的眼神紧紧盯着木材,仿佛要将其看穿,手中的气息在木材上缓缓推进,木屑一点点飘落。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木屑清理工具,木屑堆积影响操作视线和精度,戴子耀需要不断地用手或者借助风力清理,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

可或许是经验欠缺,又或是气息把控在长时间劳作后出现了细微偏差,当他进行拼接时,发现榫头与榫眼契合得并不完美,有的部位存在较大缝隙,这导致床的结构稳定性大打折扣。戴子耀尝试调整和修复,但效果甚微。

数天的时间就在这样的忙碌与尝试中过去,虽然未能成功制出完整可用的床,但产生了许多废木材。

戴子耀将这些废木材收集起来,带回洞穴。

夜晚,他在洞穴中生起了火,把废木材一根根放入火中。火焰渐渐燃起,照亮了洞穴。

女孩们围坐在火边,感受着温暖。这些废木材此刻发挥着新的作用,为大家驱散了寒冷与黑暗。

戴子耀望着跳跃的火苗,心中思索着如何改进制作工艺。

之后,戴子耀始终没有放弃。他不断反思之前的失误,对榫卯的制作工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仔细观察每一处不契合的细节,总结出是气息在细微处的不稳定以及对木材纹理把握不够精准导致的问题。

于是,他开始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在一些废弃木材上反复雕琢榫卯部件,感受气息与木材纹理的互动,逐渐提高了制作的精准度。

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拼接出一个很粗糙的床。

这张床的表面坑洼不平,榫卯的拼接处也略显粗糙,没有精致的工艺和美观的外形,但它足够结实,可以暂时给女孩们使用。

戴子耀看着这张床,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是自已努力的成果,也是这个简陋洞穴迈向温馨家园的重要一步。

女孩们看到床后,眼中闪烁着惊喜与感激的光芒,她们迫不及待地躺上去感受,虽然比不上现代的舒适床铺,但与冰冷的地面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自从戴子耀教了胡玉婷炼气术第一层的口诀之后。胡玉婷就想方设法接近戴子耀,以求得到指点。

因为口诀很多文字偏中国古文。胡玉婷虽说学习语言能力很强,但是她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还是不能理解的。所以很难理会其中含义。

戴子耀想到一条妙计,让她也用妖气去刨木材。当她能完全刨出理想型的模块时,就能很快顺利达到炼气第一层。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好方法。一来让胡玉婷学会了控制气息。二来说不定可以省下不少功夫。说不定以后什么苦活累活。都交给她去做,只说是有助于修行。

胡玉婷确实一根筋,以为这是很不错的修行手段。自已就在另一片树林。开始以气代刨去刨树木。

从此这附近,又多了一个木工,整天就听到不断的伐木声,和刨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