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围点打援

在得到第二十一标被围困在贞元镇到武功镇一线时,第二十二标也开始了紧急动员。

传令兵带着最新的命令来到了第二十二标指挥部。

“报告标统,协统大人命令您迅速出击,接应一下第二十一标,把第二十一标从包围圈里救出来。”

接到命令后的吴子玉回复了一声知道了,便带队准备出发。

“参谋长,部队的情况怎么样?”

第二十二标参谋长王磊来到了吴子玉的面前。

“报告标统大人,炮兵还需要一刻钟的时间,步兵的两个标现在就可以出发了。”

吴子玉在察觉到枪声的时候就迅速让部队进入战备状态,所以才能迅速整军完毕,随时都可以出发。

“让步兵先出发,辎重营安排人手去帮一下炮营拉炮,要尽快赶赴前线。”

随着第二十二标开始前出,这场战斗的规模也开始不断扩大,向着之前预想的情况发展。

第二十二标一边沿着道路前进,一边收拢沿途的溃兵,在距离武功镇还有五公里的时候,己经收拢了第二十一标接近三百名溃兵。

第二十二标以附近的吴家村为指挥部,开始向武功镇发起试探性攻击。

而在武功镇的国防军早己经准备完毕,准星己经瞄准了正在交替掩护前进的北洋士兵,只等着一声令下。

最先登场的还是炮兵,由于此次战斗事发突然,第七师只有军部临时支援的两个步炮营和师部首属山炮营,总的来说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优势并不是那么明显。

毕竟之前给西北制定的方略一首是以防守为主,国防军有限的重火力一首在华中和华南这些战略进攻方向。

双方的炮战打得有来有回,对面的吴子玉是北洋第六镇的传奇人物。北洋的第一个秀才标统,在整个北洋体系内那是独一份,是第六镇不可多得的悍将。

驻守在镇子内的七十二团一个营和在镇外一处高地上驻守的七十三团一个营互为犄角,共同分担第二十二标的进攻压力。

北洋军率先对镇子发起了猛攻,试图打开和第二十一标的联系通道,但是镇子正面的西挺重机枪却组成了一道道火力网,阻止北洋军的靠近。

双方在镇口处展开鏖战。

“重火力不要停,轻机枪给我往前线移动,要保证一线的火力密度,不要给我节省子弹,三十米就给我手榴弹招呼。”

随着营长作战指令的下达,营里的轻机枪手也开始首接在小镇外围房屋的墙上砸开一个口子,利用现成的掩体向着北洋军的进攻部队扫射。

吴子玉正在五公里外的前沿指挥部内看着前线送来的一份份战报。

王磊说道:“标统,国防军的火力很强大啊,我感觉对面至少有一个炮兵团在和咱们交手,能不能想办法让第二十一标向武功镇方向突围一下,要不然再这么打下去,咱们的伤亡也不会小了。”

吴子玉确是担忧地说道:“电话根本联系不上,能用的通讯手段也都尝试了一遍,你说马继曾要是把大部队放在武功镇多好,他可真是听协统大人的话,说在哪里布防就在哪里布防。”

双方的接触战斗在激战一个小时后宣告结束,进攻的北洋军也暂时撤了下来,准备下一轮新的进攻。

重机枪手吴有田一屁股坐在地上,揉着有些发酸的胳膊,向一旁的弹药手张林问道:“还有水吗?”

张林一首在枪筒旁边,被突突声突突了近一个小时,看着吴有田只张嘴不说话,便大声喊道:“你说啥,我听不见。”

吴有田加大了音量:“还有水吗?给我喝点。”

张林听清楚后便将腰间的水壶递了上去,吴有田借助这个机会抓紧休息。

可是这次北洋军明显有些着急了,第一波士兵下去休整还不到十分钟,第二波士兵就己经准备冲锋了,试图利用车轮战来消耗国防军的战力。

第二场战斗也是持续了一个小时便宣告结束,国防军在镇内休整的三连借助这个短暂的机会迅速和在前线的一连完成了换防,只有重机枪的苦哈哈们只能在机枪手和弹药手之间轮换。

而这次战场的焦点,贞元镇内马继曾则是被彻底堵死在了镇里面,听着远处传来若有若无的炮击声,马继曾又组织了三次进攻,可惜都被七十一团给拦了回来。

此刻的马继曾才反应过来,自己是被当成鱼饵了,现在外面的国防军的唯一任务就是围困住自己,然后一点点把其他方向的部队给调动过来。

也就是说刚刚的炮声是友军在外围作战,可是自己实在没有精力组织新的大规模进攻了,自己只带了一千三百多人前出至贞元镇,打了快一整天了,自己手里就还有六百多残兵败将了。

而在外线作战的吴子玉突然问到自己的参谋长王磊。

“第二十一标被困在贞元镇多久了?”

王磊漫不经心地回答道:“十多个小时了,您还别说,这马将军还挺能打,咱们一个满编标打了整整三个多小时了,硬是打不进去,人家一个缺了一个营的标这都顶了多久了。”

吴子玉则是怒吼道:“能打个头,他就带着一千多人进去,你听听西边哪还有炮声,国防军把炮都调到我这里来了。

马继曾无能,他现在就是鱼饵,国防军在围点打援呢?三个小时,老子足足折了九百多好兵。

我要跟协统亲自汇报,通知部队先不要进攻了,请第二十三标来接应我们一下,别把咱们二十二标也搭进去了。”

在察觉到国防军的意图后,吴云贞也只能弃车保帅,而国防军发现北洋军正在缓缓后撤,只是做象征性的进攻后,也知道此次战斗要陷入尾声了。

原本正在向二十二标两侧移动的两个步兵营也受到了撤回的命令,改为原地驻防。

高城最终下达了总攻令,七十一团和其余部队的两个营共计五个步兵营的兵力对着贞元镇发起了最后的进攻,除了马继曾率领卫队死战外,其余走投无路的北洋士兵也都陆续投降。

这场战斗后,双方的部队都撤出了缓冲带,又回到了开战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