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心思不正
赵君昊这边动作迅速,一夜之间倾覆了以柳善长为首的官员集团,便走流程,带了自己搜查来的证据入宫。
在此之前,赵君昊与武岚帝也并未沟通。
武岚帝收到消息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了。
她也十分震惊不已。
武岚帝也知道,这么大的动作,赵君昊一定会进宫来见她,便在事发后的第二天早上,等到了赵君昊入宫觐见。
看完了赵君昊带领锦衣卫收来的证据,武岚帝问赵君昊说道:“这里面,有哪些东西是真的?”
赵君昊也不隐瞒。
有些东西,算是彼此都心知肚明,没必要藏着掖着。
赵君昊说道:“只有吏部侍郎徐栋私库中的甲胄,以及兵部右侍郎卓不凡府上搜出来的书信,这两者不是真的。”
不过,他还是补充了一下。
“徐栋没有那个胆子,只是贪污受贿,甲胄是为了更好解决他们,添上去的,但是那卓不凡,他与匈奴人有勾结往来,却是真的,先前匈奴小王爷的事情,他便与匈奴小王爷有结交,收受好处。”
“……只是事态紧急,微臣认为,没有太多可以用来搜查真正证据的时间浪费,便索性伪造的书信,不曾去找。”
武岚帝听完了赵君昊所说的话以后,却是微微一愣。
她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原先你提起过,要借吏部侍郎徐栋的事,对付以柳善长为首的官员党派,只是却不曾如此紧迫,是出了什么变故吗?”
赵君昊就看向了武岚帝。
武岚帝便恍然,“……你知道了?”
赵君昊这才说道:“是,微臣已听说了,镇南王将不日进京的事,以及他们在朝堂上逼迫陛下重新准备招亲之事,微臣心想,若是不早日处理了他们,日后便要后患无穷,难免腹背受敌,这才突然出手。”
“事前不曾禀报陛下,还请陛下恕罪。”
武岚帝也知晓了,赵君昊做这些事情,的确是因为自己,她又怎么会责怪赵君昊呢?
她也只会觉得赵君昊做的好。
柳善长等人这一回,也可以说是再无翻身之地了,这对于武岚帝而言,绝对是一件大好事,被赵君昊所清理过的朝堂,也完全可以洗换新血。
武岚帝说道:“寡人曾许你皇权特许,可以先斩后奏,更何况……爱卿做的非常好,寡人又怎么会因此对你有所责备?”
只是,她也还挺意外的。
“却没想到,柳相那老狐狸,他家的龙袍竟然是真的,寡人倒是不知,那老狐狸的野心竟然已经膨胀至此。”
赵君昊却是微微挑眉,“柳相究竟有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敢不敢去做,微臣并不知晓,还得怪他自己治家不严了。”
武岚帝就想到,赵君昊所提交上来的罪证之中,私造的龙袍,是柳善长的儿子柳平家里搜出来的。
她诧异道:“……是那柳平自作主张?”
赵君昊便冷笑着点了点头。
“微臣猜想,柳相大人即便是有野心,也不至于做这样蠢,会落人话柄的事情,想必那柳平事前,也未曾与自己的父亲打过招呼,倒是也为锦衣卫省了事了。”
武岚帝一想得也是。
只是,她的心中一时却也十分叹息。
想不到,狡猾的如同老狐狸一般的宰相柳善长,武岚帝一直以来,都少不了在朝堂之上,和柳善长斗智斗勇,结果到头来,柳善长却栽在了这种事情上面。
和谋反这个罪名沾上了,柳善长就算是有通天的本事,也翻不了身。
乱臣贼子这个污名,他是彻底摆脱不掉了。
“要是那老狐狸知道,自己是败在这种事情上面……”
旁边的赵君昊就接了下半句,说道:“恐怕他会后悔,恨不得自己没生过这么个儿子。”
武岚帝也是一笑。
“如此也好,寡人也终于可以趁机在朝堂之上,启用自己的心腹了。”
一想到这一件事情,武岚帝就十分的心情舒畅。
武岚帝已经登基三年,这还是第一次,她有了对于朝堂的掌控之感。
她也对赵君昊的行为十分感慨,觉得赵君昊当真是自己实实在在的左膀右臂,赵君昊已经为她解决了太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包含各方各面。
仿佛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赵君昊解决不了的问题一般。
“此次你辛苦了,只怕这段时间,你要为此背上不小的骂名。”
赵君昊便摆了摆手,并不以为意。
他说道:“当初成立锦衣卫部门,不也就是为了做这些事情?何况锦衣卫恶名昭彰,也不是一天两天,他们知道怕才好,只要陛下相信微臣,旁人如何看待锦衣卫,微臣并不在意。”
之前做下决定的时候,赵君昊就已经可以预想到今日的后果,又怎么会在意这些?
只要作为君王的武岚帝,她的心还在自己这边,其他的就不那么重要了。
武岚帝听得的心中不禁感动,微微动容。
“寡人幸有爱卿。”
锦衣卫这一次是真的声名大噪,这么大的动作,已经不是之前,锦衣卫彻查贪官污吏的程度可以比拟了。
那些心思不正的官员,谁听了能不肝胆俱裂?
有了锦衣卫在的大武朝,他们这些人,只怕以后连觉都睡不安稳了,就怕哪一天,锦衣卫会找上门来。
连宰相柳善长都栽在了锦衣卫的手上,其他人对上锦衣卫,难道还能逃得了好吗?
于此同时,有关于锦衣卫的流言蜚语,也是一时四起。
锦衣卫闹出的动静实在太大,他的事迹传播的也就非常之广,可谓是人人皆知了。
在世人眼中,只怕锦衣卫都是如同恶鬼一般的存在。
而朝野上下对于锦衣卫,更是闻之色变,对于锦衣卫更是议论纷纷,多有指责,声称锦衣卫是酷吏。
就连一些正直的臣子,也有些看不下去。
在柳善长的事情,事发之后,纷纷上书劝谏武岚帝,希望武岚帝能够撤裁锦衣卫部门,不要在重用滥用酷吏,助长锦衣卫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