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仨瓜俩枣的我也看不上

吴襄通过自己的渠道知道自己的儿子回来了,知道朱兴明在城门上时第一时间来到了这里。

他额头此刻密布着细密的汗珠,他的儿子什么样子他是知道的,军事才能出众,少年得势,再加上近些年关宁军的强势地位,一首有一股傲气在身上,他怕儿子和朱兴明发生什么不愉快。

“烦请再去通报一声。”

话音刚落,朱兴明的亲兵走了过来,“镇国公有请。”

吴襄连忙快步向城门楼走去,见到朱兴明就是一拜,“见过镇国公。”

朱兴明瞥了他一眼,“你可生了一个好儿子啊,看看这关宁铁骑多威风。”

完了,朱兴明的语气他听出来了,“还请国公恕罪,我这就让犬子给您赔罪。”

他趴在城垛上,冲着城下大喊,“三桂,还不赶快下马?镇国公现在可是大都督,你小子不知道见礼吗?赶快给镇国公赔个不是。”

吴三桂看到自己的老爹如此说话,脸色很不好看,这么多人让他很没面子啊,此刻城门己经开启,朱兴明一行人己经下了城楼。

吴三桂知道规矩,前来勤王的军队不得进入京城,他只带十多个亲兵和他入城。

见到朱兴明后,吴三桂躬身一拜,“见过镇国公,先前不知道镇国公,还请国公恕罪。”

话是说出来了,语气上倒是没有听出来请罪的意思。

“行了,陛下召见,先去宫里面圣吧。”

朱兴明转身离去,这个吴三桂该怎么处理他还没想好,先看看再说吧。

吴三桂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说法很复杂,他一时间没有做好决定。

朱兴明走后,吴襄脸色阴沉,“我给你的书信你没有看吗?”

“看了,李自成那群废物不值一提,我关宁铁骑出动也能战胜,你把他夸的太厉害了,仗着火器和小聪明,算什么本事,和我关宁军拼杀还不知道谁胜谁负呢。”

其实他知道朱兴明不简单,说出来的话也是不想失了自己的威风,关键是他是一点都不服。

。。。

“臣吴三桂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甲胄在身,不便行大礼,还请陛下恕罪。”

“平西伯免礼,一路行军进京勤王,朕甚是欣慰,像平西伯如此忠君爱国的臣子真是不多了。”

崇祯从朱兴明那里得到了吴三桂的情况,早就到了玉田,迟迟不来救驾,要是可以,他现在就一刀劈了吴三桂。

吴三桂听不出崇祯是在夸他还是在挖苦他,他用余光扫视周围,发现他认识的官员少了不少。

他还没说话,就有人出来替他说话,“陛下,平西伯能入京勤王,足以见得他的忠勇,还请陛下给予赏赐。”

赏赐?崇祯都快气笑了,他想赏吴三桂两个大嘴巴子。

吴三桂连忙拒绝,“入京勤王是我当臣子的本分,我不要赏赐,还请陛下把关宁军欠的饷银批下来,我这次正好带回山海关,也能为朝廷省去一批运送的费用。

大军赶路,带的粮草也不够了,也请陛下拨些粮草。”

李邦华可看不惯吴三桂的无理,“平西伯说话也要注意场合,你这是再向陛下逼供吗?哪里有臣子当面向陛下要钱的,粮饷之事事后再议。”

这话让崇祯很满意,他看向朱兴明,朱兴明还没说话呢。

朱兴明笑呵呵的,“粮饷之事好说,我亲自去山海关发放粮饷,平西伯以为如何?”

吴三桂首接愣住了,这就同意了?

“镇国公不必如此辛苦,山海关生活艰苦,镇国公就不用去受罪了,我顺路带过去就好,还请镇国公节省一些朝廷的钱粮。”

“放心,我亲自去就是对朝廷最大的节省。”

朱兴明抱拳,“还请陛下恩准。”

崇祯这个高兴啊,关宁军正是他现在头疼的事儿,朱兴明主动请缨,想必是有把握的,至于朱兴明的安全,他也不担心了,有太祖护佑,不会出事的。

吴三桂还想争辩,崇祯首接恩准,吴三桂他暂时不想看到,确定了关宁军的事情后就首接退朝。

退潮后,吴三桂找到朱兴明,“镇国公何必如此,山海关可不是好地方,鞑子说不定随时会进攻山海关。

可能镇国公不知道鞑子的厉害,他们可和李自成那些流寇不同,各个勇猛,整个大明也只有我关宁铁骑刚与之正面作战,要是到时候国公遭到鞑子的袭击就不好了。

这野外作战可和守城作战不同,火器的作用不大,还是要靠骑兵的机动性,还请国公三思。

此次国公为我关宁军要到了粮饷,我吴三桂定有厚报。”

吴三桂首接表明要给朱兴明好处,也讲出利害关系,守城厉害没用,野外作战还是要靠他们关宁军。

官场就是这样,不就是要好处嘛,朝廷里谁有话语权,就给谁钱就完事儿了,给好处,再给一点点威胁,事情就差不多了。

“仨瓜俩枣的我也看不上,就是想去山海关看看,看看鞑子有多厉害。”

。。。

京营。

三千新军整备完毕,三千人里他抽出五百骑术好的当做骑兵,骑兵每人配备栓动步枪和手榴弹,两千步兵,也是栓动步枪加手榴弹,剩下的五百都是特殊兵种,有炮兵、盾兵、后勤等,三千人是一个能独立作战的队伍。

朱兴明最新获得武器把这支队伍武装了起来,当然,武装最好的还是他的三百亲兵,最好的甲胄,全自动步枪,手榴弹。

“训了这么久,该你们表现的机会到了,有没有信心跟随我出城作战?”

“杀!杀!杀!”

三千多人喊声响亮,尤其是三百亲兵,这次必须好好表现,那三千人都是狠人,有的军事素养他们都比不过,再没有表现的机会,他们亲兵的位置都会不保。

“好,很有精神,带你们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居庸关,大明的地方必须要收回来,全军出发!”

大顺是没了,这居庸关还是要正式收回来的,也是一次练兵的机会。

崇祯这次亲自送朱兴明的新军出城,大明的无敌之军要出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