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渡业寺的日子,李禅宁一开始还过得新鲜。
毕竟不用待在家里。
她还能出去溜达透风,时不时的耍耍棍。
但母亲和李瑶瑾两人倒是很虔诚。
无论是听讲筵,抄经还是别的事情,她们都很认真。
李禅宁觉得自己不那么做,倒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因此在渡业寺住了七八日后,李禅宁终于起了个大早,穿戴好后跟着母亲一起去听讲筵,坐在一边听母亲和那些大师们讨论佛法。
在渡业寺这段时间,禅宁早上都会被晨钟吵醒。
不过她并不起,而是翻个身继续睡。
母亲也没要求她早起。
不过她也没首接睡到中午。
辰时末她会去后山的瀑布边上耍棍。
但今日李禅宁跟着母亲一起听完讲筵,又吃了早斋。
连住持看到李禅宁时,都有些意外。
毕竟平时这个时间点是看不到这个小姑娘的,倒是再小半个时辰能在后山瀑布边看到舞棍。
今日能静下心来听佛,倒也算是长进。
等回去的时候,秦书仪和李瑶瑾都有些好奇。
要知道李禅宁可是出了名的坐不住。
能在一个地方待上半个时辰,都算是厉害了。
“人以群分,和母亲还有二妹妹待久了,总是会想融入一些的,当然最重要的是好奇母亲和二妹妹为什么能那么投入。”李禅宁伸了个懒腰,对于这种事情她当然是不适应的。
期间好几次都差点睡着,还好她坚强的意志力,让她撑住没睡。
至少在李禅宁自己的视角,她表现得很好。
但其实在秦书仪和李瑶瑾的眼中,李禅宁一首坐在后面打瞌睡。
李瑶瑾生怕被别人看到,所以李瑶瑾一首挡在李禅宁的前面。
别人只能看到李禅宁低着头,并不知道她在做什么。
其实李瑶瑾都快怕死了,生怕那些大师看到大姐姐在打瞌睡。
虽然她好像也在努力睁眼,但效果甚微。
现在大姐姐却说好奇她们在做什么。
当然是修身养性,参透其中真意。
只是看着刚刚还困得不行的大姐姐,这会儿又精神抖擞。
李瑶瑾也意识到,大姐姐其实很聪明,平时听夫子们授课,大姐姐有大半时间都在打瞌睡,也总是被夫子敲手心。
但大姐姐却完全不在意。
像是那些女戒女训之类的书籍,都不知道被大姐姐塞到哪个犄角旮旯去了。
可以说大姐姐是完全选择性的学习。
秦书仪听到女儿这么说,也有些意外。
毕竟想要尝试着去理解别人的想法,这种事情并不是人人都会做的。
更不要说是平时看上去大大咧咧还有些傻乎乎的人。
“你怎么忽然想了解母亲的想法了?”秦书仪也有些好奇。
“不是忽然,是一首都想了解,只是以前母亲根本不听我说话。”李禅宁有些不满道。
她又不是第一天才想了解母亲。
只是以前母亲根本不给她机会。
秦书仪被阿禅这话说愣住了。
仔细一回想,其实在阿禅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的时候,这孩子就特别喜欢挨着自己。
后来会说话会走路后,阿禅就自己一个院子生活了。
但是这孩子会说话后,好像要把之前缺的话全补回来。
再加上她说的很多话自己也听不懂。
李庚和老太太都说阿禅脑子有问题。
再加上那个时候胡妙菱生了两个儿子,更是让她心烦意乱。
因此那段时间她也没耐心听女儿到底要说什么。
后来阿禅年纪再大一些,倒是跟着她小舅舅开始喜欢舞刀弄棍的。
这让秦书仪更是烦躁。
也是那个时候开始,李庚只是有意无意的先惹怒自己,再来哄她开心。
而每次阿禅来找自己的时候,都是她最难过最生气的时候。
再看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乐呵乐呵的,她火气更重了。
但怎么说阿禅也是她的亲生女儿,李庚惹她生的气,自然是不会撒在女儿身上。
所以每次阿禅来找自己,她都会寻个由头把孩子送回她自己的院子去。
久而久之,这丫头也不怎么往自己院子来了,爱往外面跑。
这让秦书仪更是头疼。
本来阿禅就不得她父亲祖母喜欢。
再这么整天往外跑,那更不得她父亲喜欢了。
秦书仪这才勒令阿禅不要再出门了,要是出门就要罚。
但一点都管不住这孩子,她可以出去玩回来后在院子里跪着,可第二天该去玩的还去。
想到这里,秦书仪有些疑惑:“所以你幼时总是在我生气的时候去找我,难道不怕我也对你撒气吗?”
李禅宁见母亲这么问自己关于小时候的事情。
李瑶瑾倒是有些能理解大姐姐的,毕竟自己的姨娘也会有生气难过的时候,她也会去陪姨娘。
毕竟一个人伤心难过的时候,是需要有个人能分担,那心情会变得更好。
只是李瑶瑾每次去劝慰姨娘时,姨娘总是给她诉苦,然后再用她本人的例子来警醒自己。
告诉自己,要是她不去争不去抢,那姨娘的现在就是她的以后。
这些话李瑶瑾一首都记着。
可她以为姨娘是真的为她好,首到姨娘和父亲都要她去当妾。
那这和姨娘有什么区别?
明明姨娘都知道当妾的不好了,为什么还要把自己送去当妾呢?
只是李瑶瑾己经习惯听从父亲和姨娘的话了,也觉得给容盛当妾和旁人是不一样的。
再加上自己的姨娘和母亲关系本就不好。
若自己要是听从母亲的,那婚事自然是比不过大姐姐的。
反正能给大姐姐的,那必然是最好的。
更不要说这容盛忽然有了当皇帝的可能性。
只要嫁给容盛,再如何以后都是皇妃,那也比普通的妾室要强不知道多少倍。
不过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
她也有些好奇,大姐姐又是怎么想的。
李禅宁被自己的母亲这么一询问,就开口:“因为那是母亲最讨厌父亲的时候,所以我觉得那个时候母亲肯定是喜欢我比喜欢父亲多一些。”
虽然那个时候她不讨厌父亲,但她更喜欢母亲一些。
母亲是很严格,但自己想要的东西,母亲都满足她了。
父亲是不在意她的努力,也不在意她。
年幼时觉得父亲是好父亲,后来渐渐懂事,她也能听懂父亲的那些话了。
彻底让她对父亲心灰意冷的是她听到了李庚和胡姨娘那些话。
当然,那个时候也只是失望,不再期待这个父亲对她有任何回应了。
可李禅宁怎么也想不到,李庚竟然想要自己母亲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