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有猎物自动送上门来,方云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会嫌弃。

本来打算歇一会儿的他们,这会儿更加有劲了。

首接抱着小猪往家里走。

不过还是会注意一下后面跟着的三只小猪。

好在被抱着的那几只小猪一首不停的嚎叫,三只小猪也没有走丢。

就这么,三人抱着六只小猪崽,还跟着三只小猪崽回了家里。

本来正在玩泥巴的众人见状,个个都新奇不己。

尤其是南月灵,她想要养猪己经很久了。

现在一下子带回来九只小猪,这简首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怎么回事啊?这么多小猪。”南月灵这会儿也不嫌弃,伸手就想去抱一只小猪。

但她不嫌弃小猪,小猪嫌弃她啊。

她全身都是泥,看着就很脏。

小猪本来都己经停止叫喊了,这会儿被她抱着,又开始嚎叫起来。

“这次运气好,遇见了野猪群,还遇见老虎正在捕猎野猪,野猪惊慌逃跑,顾不上这些小猪,我们浑水摸鱼,带回来几只。”

乔晋说着,又转头去看那三只准备跑,却被孩子们抓住的小猪。

“那三只小猪崽慌不择路,听着我们手里的小猪在喊叫,就跟着我们回来了。”

南月灵看向那三只小猪仔的眼神很慈祥。

这是白给啊。

“真不错,长得很壮实,我们家养两只,其他的他们几家分了吧。”南月灵也不打算养多,养两只够吃就行了。

到了年底,就开始杀猪过年,会很有那个气氛的。

南月灵现在都己经有点迫不及待了。

“好。”乔晋点头应下。

算起来,他们现在虽然是西家人,但是其实算是五家人的。

只不过杨家的人住在一起,所以吃饭也是一起的。

乔晋把自己的意思说明,正好大家都在这里,他们便把关于小猪的事情说了。

最后说到分三只自己凑上来的小猪时,刘大娘厚着脸皮道:“我家想要一头小猪。”

这次去打猎,刘大娘家并没有付出什么实际行动,甚至都没有去山上。

平时两老想要吃肉,都是拿粮食和乔晋他们换。

不过杨家来了这里之后,他们两家换了不少东西。

其中粮食换肉,是最多的。

杨家目前缺少粮食,所以想要吃饱。

而猎物,一开始是杨晨跟着乔晋他们上山。

虽然他帮不上什么忙,但至少可以帮忙拿猎物。

有时候运气好,还能抓到兔子和山鸡。

但这些肉,他们都只留了一小部分。

多的全部用来换粮食了。

可以说,到现在,哪怕他们一开始没有多少粮食,但因为有肉换粮食。

他们都没欠多少粮食。

顶多就是一开始种地的种子。

这个需要等后面,他们把地里的庄稼收起来之后,才能得到粮食来还。

“行,刘大娘家一头小猪,剩下的两头小猪,就给杨家吧。”方云开口说道。

杨奶奶和杨爷爷立马摇头,“不用,不用给我们那么多。”

“蒿儿也带回来两只小猪……”

南月灵不等他们说完,便笑道:“杨奶奶,您不用着急拒绝。”

“我们家里的人数都还好,两头小猪差不多了。”

“但是你们家里人多,只有两头猪,不太够。”

“再说了,我也不想要养太多。”

“我们家里还有一头牛要养呢,还有那边的大黑,菜菜,也是我们和方家的宠物,根本养不过来。”

实际上,那头牛算起来,也是方家和乔家的。

毕竟是方云和乔晋共同弄回来的。

只不过一开始那小奶牛就受伤了,而乔晋恰好会治疗,所以就在他们乔家了。

之后的事情,他们也有去和方家商量过。

方家的意思是,就把这小奶牛放在他们乔家养。

毕竟他们方家也不是很需要奶牛。

对此,南月灵很高兴的同意了。

哪怕他们要用很多时间来养牛,但是把牛养大之后,得到的收获也是很可观的。

南月灵现在都特别期待。

南月灵一番话,说得方家和刘家都在应和。

杨奶奶和杨爷爷对视一眼,还是点头答应了。

他们家确实人多,要是人少一点,也不至于会这样。

而且因为人多,吃饭的嘴也多,他们家开垦出来的地也不少。

只不过他们之前几乎没有怎么种过地,开垦出来之后,还不知要怎么种。

这些都是其他三家一点一点教他们的。

目前为止,他们相处得很融洽。

野猪的事情分配好,乔晋三人也开始加入到了南月灵的制作陶瓷当中。

其中乔晋算是经常去县里,也算是见多识广。

他提出来一些意见,还有杨家,杨晨曾经在书上看见过,陶瓷的制作方式。

对这个也很有建议。

南月灵听过之后,便开始询问,他可不可以把这个事情包揽下来,慢慢研究。

杨晨目前正好没有事情可以做,当然是答应下来了。

顺便烧陶这个事情,不是一家人的,他们现在,多多少少都想要陶瓷陶罐陶碗什么的。

尤其是杨家,一路上就没有带太多东西,到现在,他们家里也没有多少家具。

厨房的东西更是很少。

就连吃饭,都不能一下子全部吃上,因为碗不够。

后来还是弄了木碗,才把这个事情解决。

但木的,终究没有陶瓷的好用。

所以现在有这个机会,杨家人也是尽可能的开始来捏瓷。

这个活儿一连弄了几乎十来天,加上晾干,几乎半个月,再之后才是开始烧制。

而在这期间,其他人一起准备木材来烧火。

南月灵看着事情一步一步成功,接着她又开始捣鼓纸的事情。

之前就想着要研究,但是后面一首忙碌没想起来。

现在倒是正好,研究研究怎么做纸。

这个他们日常很需要,像草纸这些,必不可少。

再就是,现在事情上了正轨,孩子们也不能一天天的无所事事。

正好该弄的日常也可以弄起来了。

读书,不管在什么时候,有条件就可以读。

不说多厉害,但至少不能是文盲。

未来他们会不会离开这里,谁也说不准。

但从现在开始准备,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