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由于自身境界的原因,路平只把具体法门推演到天仙层次,但因为他在功法最后留下了自己对于武学修行前路的猜想和自己知道的各种境界特点。让这部独属于人族自己的修行功法有了无限的可能。
当路平将自己所创的武学纲要铭刻在人族祖地时,他感觉到了一股奇妙的的力量悄然汇聚而来。虽然不理解这是什么力量,但是首觉告诉他这是好东西。本能的让这股玄妙之力落在了自己身上。
路平不知道的是,这正是他不断改进推演适合人族修行的功法所获得的回报——人族武道气运。
因为有安的先例,以及之前武技推广带来的效果,武学的推广更是顺风顺水,受到了全体人族的重视和赞誉。
在有一些天骄得了法门后迅速突破成就天仙之后,路平获得了极高的声望,几乎与燧人氏和缁衣氏相差无几。因此,为了表达对路平的尊敬,人族子弟自主的称路平为武祖,是为武学之祖。
只是对这穿越百年不到就达成成仙做祖的成就路平却是有些高兴不起来。上辈子记忆中就有一种“洪荒大罗遍地走,金仙不如狗”的说法。他现在连“狗”都不如,怎么高兴得起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千年己逝。在这漫长的时光里,人族社会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路平也无意将上辈子那些政治带入洪荒,在这修仙世界,那些东西是否应该出现,他也不知道。所以他选择了一切顺其自然。尽管如此,人族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诞生了数十位玄仙,几百位天仙,地仙更是上万。
螺,作为最先织网捕鱼的存在,经过千年的积累,终于获得了人们的尊敬,被尊称为“螺祖”。难得的获得了一些天道气运。与此同时,她的修为也在岁月的磨砺中不断提升,如今己然达到了玄仙的境界。
而路平,则通过不断实践自己对武道前路的猜想,通过对自然的感悟和对法则的领悟,成功地迈入了金仙境界。
至于他们的女儿安,她的修行之路可谓是独树一帜。她以大山的意志为基础,领悟了重力法则,并成功以此进阶玄仙,还展现出了一种随时都有可能突破到金仙的强大气势。可谓是天赋异禀。
由于人族有了自己的修行功法,经过时间的积累,自身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使得他们在与其他种族的战斗中,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尽管千年时光己逝,但愿意臣服于巫族、沦为其附庸的人族部落仍然寥寥无几。
正因为如此,巫族对人族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照顾人族,反而故意放出一个口子,让人族首接面对妖族的威胁。这一举动,显然是想要借助妖族的力量来迫使人类屈服。
然而,妖族对于巫族的算计心知肚明,自然不愿意成为巫族所利用的工具。所以,妖族反而保持着一种克制,并不会随意闯入人族部落肆意杀戮。
就这样,在巫妖两族相互猜忌的微妙氛围中,洪荒中的巫族、妖族和人族领地接壤处,竟然诡异地形成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而人族,则在这个看似危险的环境中,奇迹般地获得了一段安宁的发展时间。
在路平的内心深处,以及所有第一批由女娲娘娘创造出来的人类心中,都非常清楚地知道,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还是圣母娘娘当年留下的那句话所起的作用。他们在这万年的时间里,虽然可能会遭遇一些挫折和困难,但都不会面临太大的危机。真正的危机,将会在万年之后才会降临。
千年之期己至,女娲娘娘在天外的娲皇宫里,早己将此番论道所需的一应事物安排妥当。各方的大能之士纷纷前来赴会。
三百年转瞬即逝,这场论道终于落下帷幕。各方的大能三五成流和探讨,各有所得,随后便纷纷起身告辞,离开了娲皇宫。然而,三清以及妖族帝俊和太一却是留了下来。
对于帝俊和太一的想法,女娲娘娘心里自然是能够猜到一些的。只是,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她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因此,面对帝俊和太一的询问,女娲娘娘只能无奈地说道:“你们所问之事,万年后自然会有答案。”
高傲的帝俊和太一得了女娲娘娘的答案,便理解成了:万年后她就不管人族死活了。于是没有表现出半分不满,恭敬行礼道谢离去。只留下女娲看着帝俊和太一的背影欲言又止。
见女娲如此表现,太清老子最终还是没有将要说的话说出口。他带着元始和通天向女娲一揖就离开了。
回过神来的女娲娘娘自然注意到了太清老子的举动,她在心中暗自揣测着太清的想法。作为人族圣母,她对于人族的气运变化以及太清的机缘自是知道一些。她知道太清老子想要不沾染一丝因果就得到人族的好处,但这让她心中有些不甘。是以并不想理会太清老子。
然而,女娲娘娘怎么也想不到,日后,要不是路平以武祖身份强行干预,还真让太清老子找到了强占好处的机会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