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开始写作

第一百九十四章 开始写作

推开房门,楚云仲正在书案前研墨。听见脚步声,他急切地抬起头:“如何?见大嫂了吗?”

珩氏将见到顾氏的经过仔细说了一遍,特别提到了林芷柔提议写话本子的事。说到兴奋处,她的双手不自觉地比划起来:“老爷,柔柔给了我们一条生财之路!她说可以写连载的话本子,一集一集地发,吊着读者的胃口。”

楚云仲放下手中的毛笔,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他看着妻子兴奋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你一直喜欢看话本,没想到还能自己写。”

“我已经想好要写什么了。”珩氏从书架上取出一叠白纸,动作轻快地铺在桌上,“要写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不是那些千篇一律的才子佳人,而是...”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

楚云仲默默地让出书桌,搬了把椅子在一旁坐下。他打开一本书,却总是忍不住抬头看看妻子。

阳光从窗棂间洒进来,落在珩氏的侧脸上。她专注地写着,时而皱眉,时而展颜,仿佛已经沉浸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

楚云仲看得入神,突然想起年少时的梦想。那时的他也是这般热切,想要追随老侯爷建功立业。可惜...他摇摇头,将这些往事抛到脑后。

“老爷,你说这个情节如何?”珩氏突然抬起头,眼中带着期待,“我想写一个女子,她...”

话未说完,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珩氏赶紧将纸张收起,藏在袖中。

“三少奶奶,老夫人请您过去说话。”丫鬟在门外轻声禀报。

珩氏整理了一下衣裳,对楚云仲做了个无奈的手势,这才起身往外走。

楚云仲看着妻子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妻子这些年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才情,如今终于找到了一个发泄的出口。

夜色渐深,烛光摇曳。

珩氏从老夫人那里回来,又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看到了希望。

楚云仲默默地为她添了一盏油灯,轻声道:“夜深了,别太累着。”

珩氏点点头,却没有停下笔:“再写一会儿,我怕明天想不起来了。”

烛光映照着她专注的侧脸,在墙上投下长长的影子。纸笔沙沙的声音在静谧的楚里格外清晰。

而在城南的小院子里,林芷柔望着窗外的月光,想起白天见到的珩氏。那双眼睛里的光芒,让她想起了曾经的自己。

阳阳已经睡熟了,小脸蛋红扑扑的,呼吸均匀。林芷柔轻轻为他掖了掖被角,心中默默祝福那位刚认识的三婶。

命运就像是一本未完待续的话本子,谁也不知道下一页会写些什么。但至少,她已经为三婶打开了一扇新的门。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两处院落里。一个新的故事,正在悄然展开。

珩氏捧着手中的纸张,指尖微微颤抖。窗外的月光透过纱窗洒落进来,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银辉。她的目光在纸上流连,眼中闪烁着期待与忐忑交织的光芒。

“老爷,你觉得这个雅号如何?”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兴奋,又掺杂着一丝不确定。

楚云仲放下手中的青瓷茶盏,茶香在室内缓缓散开。他眉头微皱,目光在妻子期待的面容上停留片刻:“雅号?还要男女通用的?”

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在墙上投下摇晃的影子。楚云仲的目光在房中游走,仿佛在寻找灵感:“黄萝君、松柏翁......”

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突然,他眼前一亮:“要不就叫青竹居士?”

“青竹居士!”珩氏惊喜地站起身,裙摆带起一阵细微的窸窣声,“这个好,这个好!我们如今也算是寒门,整日在家修身养性,不就是居士吗?”

她迫不及待地在案前坐下,提笔在纸上写下这四个字。笔锋流畅,字迹端正。虽说出身不高,但好歹也是读过私塾的,否则也不会被选入云陵伯府。

想到云陵伯府,珩氏的手微微一顿。记忆不由自主地回到了当年老夫人挑选儿媳的情景。那时的她,还是个懵懂的少女,站在一众待选的闺秀中间,既紧张又忐忑。

老夫人的目光如刀,在每个人身上细细打量。她深谙其道,从不选那些高门大户的女子,就怕娘家势大难以掌控。这也是为什么,最终选中了她和赵氏这样的小门小户出身的姑娘。

那些年在老夫人面前,她和赵氏都是战战兢兢,不敢有半分违逆。即便是现在,想起那段日子,珩氏的心里依然会泛起一丝苦涩。

但此刻的她已顾不得这些往事,全身心都投入到故事的创作中。笔尖在纸上飞舞,一个个故事情节在脑海中涌现。她时而皱眉,时而展颜,仿佛已经沉浸在自己构建的世界里。

楚云仲坐在一旁,看着妻子专注的侧脸。烛光映照下,她的面容显得格外柔和。他时而提出建议,时而点头赞许。看着妻子废寝忘食的模样,他心中也不禁为之动容。

“这个重生复仇的故事,确实别具一格。”楚云仲轻声说道,目光落在妻子写满字的纸张上,“往日那些才子佳人的话本,哪有这般吸引人?这还得感谢星河媳妇的点拨。”

珩氏闻言,笔下不停:“是啊,柔柔那丫头见识广博,若不是她提点,我也想不到这样的故事。”

夜色渐深,院中传来几声蛙鸣。珩氏依旧伏案写作,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她才放下笔,揉了揉酸痛的手腕。

次日清晨,珩氏简单梳洗后,便悄悄溜出楚家老宅。清晨的街道上已经有了零星的行人,她加快脚步,直奔林芷柔的医馆而去。

仁心医馆就在沈明布店旁边,位置极好。门前的招牌崭新,漆色未褪,显然是新近挂上的。这还是温五陈的铺面,原本是家糕点铺子,现在改作医馆,倒是便利了城南的百姓。

推开医馆的门,一股淡淡的药香扑面而来。林芷柔正要去给温五陈针灸,见珩氏匆匆而来,连忙放下手中的针包迎了上去。

“三婶,这么早?”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惊讶。

珩氏从布袋中取出稿子,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色,眼角的细纹都舒展开来:“柔柔,我写了一夜,你看看可有什么问题?”

林芷柔接过稿子,感受到纸张上还残留的余温,心中暗叹。这位三婶也是个有心人,一夜不睡就为了写这个。想到前日送去的银子,她更不好推辞。

“三婶放心,我一定好好看看。”她温声安抚道,目光扫过珩氏略显疲惫的面容,“不过现在要去给温五陈针灸,下午再细细研究如何?”

提到温五陈,林芷柔心中一叹。这人也是个可怜人,年过三十却无子无嗣。不仅要提防亲姐姐的算计,还要忍受外人的闲言碎语。若不是遇到她,怕是早就心灰意冷了。

想到这里,林芷柔叫来伙计去通知温家,改在下午再去。医馆里的药柜前,一个小伙计正在整理药材,听到吩咐后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出门去了。

珩氏见状,连忙摆手说道:“要不我晚些再来?你先去给温五陈看病要紧。”

“不妨事,”林芷柔笑着摇头,“反正早晚都要看的。三婶先坐,我让人沏茶来。”说着,她转身吩咐另一个伙计去准备茶水。

阳光透过医馆的窗户洒进来,照在摆满药材的柜子上。珩氏坐在诊桌旁,看着林芷柔翻阅自己的稿子,心中既期待又忐忑。这一夜的心血,不知道在别人眼中是否真的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