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人员调动

时呦呦和阿宝正在整理物资,突然听到有人来报说李晟安派来找她,说名单已经交上来了,让她一起过去看看。由于手头的工作还没完成,时呦呦只好将剩下的事情交给阿宝负责,自已则跟着来人前往二号楼的二十八楼。此时,安凌盛已经醒来,正坐在那里,手里拿着一张纸仔细阅读着。看到时呦呦走进来,他微笑着递给她几张纸,并解释道:“这是我们统计出来的各个单元楼的人员情况。”

时呦呦接过纸张,认真地看了起来。十二号楼共有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不同数量的住户和人口。其中一单元现有十五户人家,共计三十三人;二单元有十一户人家,三十五人;三单元有十三户人家,二十人。而在一单元里,又详细列出了每一户的信息。他们的年龄和职业也一一标注清楚。同样,其他房间的住户信息也都详尽无遗。

看完这些资料后,时呦呦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她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小区里竟然住着如此多样化的人群,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行业,其中甚至包括一些拥有特殊技能或职业的人。这让她意识到,在未来的日子里,要想有效地组织大家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就必须深入了解每个人的情况,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呦呦,你有什么想法吗?" 大致浏览完所有人的信息后,安凌盛转过头来,询问时呦呦的意见。他知道,面对这样复杂的局面,需要大家共同商讨对策,才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时呦呦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绪,认真地回答道:"我认为,除了原本住在3号楼的人员外,其他居民应该先搬离内墙内,以确保安全。同时,我们可以对这些高知家庭的成员进行观察和评估,优先考虑那些在通信、网络、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安排他们入住1号楼。此外,对于种植和医疗领域的专家,也要给予特别关注,因为他们的专业技能在末日生存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缓了一口气时呦呦又继续说。

"至于具体的居住安排,我建议将3号楼的每个房间分为两户人家居住,每户面积约为260平方米。不计算18层,每个单元留出两套房屋作为冰屋使用,这样算下来,大约能够容纳36户居民。如果有想自家占一个房间的,可以每个月交积分当做租金。至于多少积分,我们还得根据后期整体商议。"

“2号楼里如果冯建、刘晓婷、丁铭他们想搬回来的话就搬回来。想在那住就在那住。然后其他房间和1号楼一样。”

“如果有空余的房间还可以酌情考虑安排一些心腹手下,就当是给他们的福利。”李晟安接话道。

听到这话,时呦呦微微皱眉,但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毕竟这些人都是李晟安的心腹,如果能把他们安排到这里来,不仅可以加强对小区的管理,还能让他安心不少。

然而,就在这时,时呦呦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她犹豫了一下,脸色有些不太好看地说道:“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不知道该不该说。”

看到时呦呦的表情,安凌盛和李晟安也不禁紧张了起来。他们对视一眼,然后齐声问道:“什么事?你就直接说吧!”

时呦呦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以前看末日小说的时候,在缺少蛋白质摄入的时候有一个办法,就是人工培育饲养蛆虫,以供食用。”说到最后,她的声音越来越小,仿佛连自已都无法接受这个想法。

这倒不是她在小说中看到的,而是上一世她亲眼所见。当时,基地面临着严重的食物短缺问题,人们不得不寻找各种替代食品来维持生命。而蛆虫,作为一种高蛋白的生物,成为了他们最后的选择。虽然听起来很恶心,但在那个时候,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安凌盛和李晟安两人互相对视一眼,都没有开口说话。

“或许如今我们尚未陷入绝境,所以暂时难以接受,但其他幸存者会怎么想呢?更何况,当我们囤积的物资耗尽后,又该如何应对呢?”时呦呦见他们沉默不语,继续加大力度说道。

“呦呦说得没错,我们确实需要开始筹备了。等到重新分配住房结束后,可以挑选一栋楼专门用于种植和培育蛆虫。”安凌盛拍板决定道。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积分制度的制定吧。”时呦呦提议。

“首先,那些拥有丰富农业经验的老农民以及生物学和种植专业的人才,无疑是当前最为重要的资源。因此,他们每月可获得30积分作为工资,但前提是必须取得一定的成果。其次,通信工程类人员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领域,他们每月可得25积分。”

“接下来谈谈剩下的物理系、化学系的教授及研究生们。他们的月薪设定为 15 积分。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目前我们尚未发展到需要他们全力发挥的阶段,但提前组织起来也是为未来做好准备。至于外出小队,考虑到其工作的危险性与高强度,每个月至少需外出执行任务 20次,因此给予较高的薪酬待遇,即每月 40 积分。毕竟高风险应当得到高回报。而负责基地安全的守卫队,由于工作相对稳定且风险较低,每月工资则为20积分。此外,作为基地的三位管理者,我们每月同样应获得40积分的工资。”

“另外,基地的商品售出价和回收价理应有所区别。举例来说,肉类产品基地回收价为每斤1积分,而出售价则应为每斤3积分;土豆的基地回收价为每两斤1积分,出售价则为每斤1积分。这样既能保证基地的盈利空间,又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