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硬是被说服。

“怎么可能?

国营厂子咋可能破产?

国家也不能让国营厂破产呀。”

江母不相信这个理论。

“妈,咋不可能?

以前国营厂拖欠过工资没有?

以前有没有发生过大半年不开支,半年能不开支?

万一以后一年不开支,两年不开支。那大家都喝西北风吗?

都吃老底儿吗?谁家架的住三五年不开支?”

江磊最有发言权,他和妻子现在都捞不着工资。

他们可是两个不同的厂子。

江母瞬间无语,心里有些犹豫,

“不,不可能吧?国家也不会眼看着厂子倒闭呀。

这么多工人呢!”

“妈,你别说不可能,现在开不了支,这就是事实,我们厂里仓库堆的那么一大堆货卖不出去。

谁知道以后会咋样?

就能保证以后就卖出去吗?

我觉得我哥说的对。

厂里现在还鼓励大家停薪留职。”

“我觉得这样挺好,厂里的职务还保留着,将来该退休就退休。

和我哥一块儿下海去做生意,能多挣一点儿,总比现在两口子等着喝西北风强。”

江磊己经尝到做生意的甜头,这回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撒手。

这一趟他算了算,下来的话至少能挣八九千块钱。

自己的成本相当于是翻了一番。

1800块钱呀,这要搁在两口子手里,该乐成啥样儿?

就他们俩手里的那点儿工资,起码得挣好几年。

这才十几天。

再说江磊认定了跟着大哥绝对是有赚头儿,反正他己经打定主意以后就抱着大哥的金大腿。

大哥去哪儿他去哪儿,大哥干啥他干啥。

他是大哥的亲弟弟,总不好甩下他。

他知道自己的短板。

干活儿没啥,他不怕吃苦受累,可是论起脑子来说,自己真比不过大哥。

十个自己加一块儿都没有大哥这脑子。

既然脑子玩儿不转,眼光也不行,要不是因为大哥他哪敢去做生意?

而且还是借钱做生意。

这一切的缘由是因为大哥给自己带上了这条路。所以他打定主意以后吃苦受累的活儿自己干,反正大哥拿主意。

大哥指东,他绝对不往西。

主打一个听话,乖巧,懂事儿。

大哥吃肉他喝汤。

这还不行吗?

还别说江川这个弟弟还是非常聪明的。

聪明在于选择。

这回江母也有点儿迟疑了,哪怕心里有100种想反驳的话,可是偏偏这会儿觉得好像儿子说的话也有理。

再说停薪留职也对,儿子现在厂里开不了支,又给不了钱。

你说在厂里上班儿也挣不到钱,再说厂里现在也不让上班儿。

“老大你觉得停薪留职真的行吗?老二的厂里开不了钱,可是你们厂效益好,能开钱呀。”

老太太觉得老二的情况比较特殊,可是老大不一样啊。

“妈,你也看到了我们一天能挣一年的工资,如果一年365天这么去干,那提前己经把这辈子退休的工资都挣回来了。

您觉得还有意义在厂里耗着吗?

我们厂机器虽然还转着,但是己经有三个车间开始断断续续的停工。

平日里工人们上班儿也就是打打扑克,看看报纸。

啥时候开不了支,谁也说不定。

每个人人心惶惶,妈,我有一个朋友认识上面的人。

他说了以后的政策走向就是允许这些国营大厂破产自主经营,那么面临的就是原来厂里的职工肯定会解决很大一部分,让他们进入社会自主寻找工作。”

“啥让大家进入社会寻找工作,那岂不是成了临时工?”

老太太吓了一跳。

“对呀,以后这种情况俗称下岗,也就是说给一部分钱会买断一部分工龄。

比如说干十年八年给你补偿几千块钱,上万块钱。

以后你们就不归厂里管了,可以进入社会,自己想办法工作赚钱。”

这是以后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江川觉得得让老太太有个心理准备。

“这可咋办呀?这样这样大家不是都没饭吃了。”

“所以妈您觉得我们提前办停薪留职到社会上闯荡也比将来大家一窝蜂都涌到市场上。彼此抢饭吃好的多。”

这回老太太彻底不说话了。

她觉得不可能,可是偏偏二儿子常理事情发展好像有点儿像大儿子所说的那样走。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

“行了,你们现在都长大了,都有自己的家,你们想咋做?我和你爹管不了。

你和老二现在要做生意,你家里这烂摊子也没人管。

明天开始我就收拾收拾和你爸过来帮你先带着孩子。

老二媳妇儿那里有亲家,也算是万幸。”

“老二,你回去跟你丈母娘好好的说道说道,实在是遇到困难了,我不是不管儿媳妇儿。

你看你大哥现在这样子家不成家。一个大男人冷锅冷灶的,回来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江磊点点头,

“妈,这您就不用跟我说,您放心吧。

春梅是个通情达理的,再说春梅还指望着我跟着大哥吃香的喝辣的呢。”

他把这一趟出去的事情早就跟媳妇儿说了一遍,媳妇儿听说大哥一口气居然挣了十几万差一点儿没傻眼。

听说自己男人跟着还挣了小1000块钱。

立刻心放到了肚子里,接了100块钱,倒手就涨成了900。

虽然说现在还没见到现钱,可是卖掉这袜子肯定还是钱。

郝春梅是一个有见识的,要不然她也不会同意从娘家借钱帮着丈夫跟着大伯子去闯荡。

有的人有没有文化,有没有眼光都不是个事儿。

重要的是有抓住机会的敏感性。

显然郝春梅就是这样一个能干的人。

她全力支持丈夫去搞投机倒把。

而且对于丈夫想要跟着大哥一块儿干的心思也非常赞成。

丈夫没有做生意的头脑,跟着大伯子反而是他们占了便宜。

更没有因为大伯子一个人独吞了那十来万块钱有任何的意见。

反而是通情达理的认为那是人家大哥凭本事赚的,他们绝对不要眼红,也不要嫉妒,更不要贪心。

两口子商量一夜这事儿很容易就达成,有了媳妇儿的支持,丈母娘肯定不会说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