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拒绝

苏泽凯:“你放心搬回来就行,你林姨不会欺负你的。

而且你可是我亲女儿。”

苏青黛像是看傻子一样看了他一眼,“亲女儿又如何?

我记得你那房子并不算大,我如果真的跟你回去?我住在哪里?

阳台还是客厅?”

根据原主的记忆,她知道她爸分的房子,就是这年代流行的筒子楼。

大约五十多平米,里面隔出来两个卧室,一个洗澡间,再就是客厅。

除此之外,就没有多余的房间了。

就连厨房都是在楼道里,一到做饭的点楼道里都是油烟环绕。

谁家做了什么饭,在那走一圈就知道的清清楚楚。

“到时候你就跟小雪住在一起,姐妹两个····”

听到这,苏青黛就打断了她爸。接下来她爸会说什么,她大概都能猜的差不多。

“爸,我从三岁以后就是一个住了,我习惯了一个人的空间,不习惯跟其他人住一个房间。”

苏泽同对着弟弟苏泽凯挑了挑眉,他就说这个侄女不会同意他的提议,他还不相信,非要试一试。

现在试了,被拒绝了吧?

“青黛,下个月冰城那边要建一个军事训练基地,我已经打了申请,估计这几天就能下来。

正好这一批知青主要送到冰城,江城,西海三个地方,到时候我找关系把你分到我部队附近的村子,可以吗?

虽说东北那边是冷了些,但干活的时间短,冬天都是在家里休息,一休息就是三四个月,这样你也不用那么累。”

“谢谢大伯,这件事情就麻烦你了。”

知青两个词,对于苏青黛来说,那就是存在在历史书中的两个词,也并不清楚如今知青下乡的政策都是怎么执行的。

她以为是想去哪里就可以报哪里,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

“青黛,乡下的生活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你如果去了肯定是适应不了的,万一伤了身体,我可怎么跟你妈你外公外婆交代?”

“爸,这是爷爷的安排。”

难道原主的爷爷不知道这些情况吗?他明明知道,但还是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说明有些事情已经很严重了。

“你爷爷的决定?”

“嗯。”

苏泽凯没说什么。反而静静思索起来。

他们来的早,国营饭店里的人并不多。

苏青黛要了两根油条和一碗豆腐脑。

苏泽同和苏泽凯则是一人要了两个大肉包,搭配一碗豆腐脑。

苏青黛看着桌上的早餐,并不精致,但看着就感觉好吃。

这种生活并不精致,但却很有烟火气。

说实话,她其实还挺喜欢这种烟火气。

吃完早饭,三个人搭乘了两站公交车就到了,其实距离大院还是很近的。

下了公交车,往里走上五六分钟,苏青黛停在一扇红色大门前。

对比了两次门上的门牌号,确定自已没有找错地方,才拿出去钥匙去开门。

“青黛,这就是你的房子?”

这栋房子不仅地理位置好,而且还保存的那么完整,面积还大。

现在很多人还是住在大杂院,连一个独门独院都没有。

“嗯,正规手续得到的。保证没有问题。”

苏青黛还是第一次看如此有韵味的建筑,一百年后虽然也有类似的建筑,但都是后人修建的,跟现在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爸,你可以帮我找几个人修整一下房顶吗?”毕竟好几年没住了,万一哪里下雨漏水就不好了。

马上就到雨季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一场大雨就下来了。

“我知道了。顺便在找几个人过来打扫一下房子。”

“好。”

苏青黛在每一个房间都转悠了一圈,把需要注意的地方全部交代了一遍。

“爸,大伯,修房子的事情我也不懂,你们看着办吧。

多找一些人,争取今明两天就能完工。”

“行,我们都清楚。小姑娘家家的,操心那么多,容易长皱纹。有时间跟你姐姐出去逛逛街。买点漂亮的小裙子。”

“我知道了,大伯。事情就交给你们了。我去找堂姐去逛街了。”

刚刚苏青黛转了一圈,房间内的家具都是比较齐全的。

但生活用品还是没有的。

虽然苏家那边的生活用品还是不缺的,但苏青黛还是想换一套新的。

正好她没有去逛过这个时代的街,趁此机会,她正好可以好好逛一逛了。

鉴于自已对这个时代的陌生,她决定还是去找她堂姐苏青雅两个人一起去。

万一到时候她买东西买的多了,还能有一个人帮她一起拿东西呢。

“妹,你一大早去哪了?”

“不是要搬家吗,我跟我爸还有大伯一起去看了看房子,有些地方需要修缮,我爸跟大伯在那边忙活着呢。

我回来找你去逛街啊。

对了,你吃早餐了吗?”

“没有,昨晚睡的太晚了,刚起来。”

“那好吧,你去吃早饭,我列一个采购的单子。”

苏青雅刚喝了一口粥,就被堂妹的话惊住了,“啊,你要买多少东西,还需要列单子?”

如今物资紧张,她跟她妈每次出去买东西,都是碰见什么需要的,才会买。

米面粮油,锅碗瓢盆,衣服,布料,盆子,浴盆,棉花······杂七杂八的,苏青瓷先把主要的写上,其他的都是想到什么写什么。

苏青雅吃完饭,拿过刚刚堂妹列的采购单看了眼,越看越震惊。

知道的是搬家,不知道还以为是逃荒呢。

真的是什么都有啊。

难道搬一个家,还要把家里的东西全部换一个遍?

“你列那么多,有那么多票吗?如今物资紧张,这些东西应该一下子买不全吧?”

“姐,我想你说的物资紧张,应该并不包括京市。物资再紧张,这些生活必需品,京市也不会紧张的。”

在原主的记忆中,京市百货大楼,供销社卖不掉的那些东西,都被悄悄地流入了各个地方。

“行吧,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这么多东西,我跟你两个人也拿不来啊,你等着,我去叫我哥。”

多一个人分担,她就不用那么累了。

要不然一天下来,她都担心自已的胳膊明天能不能抬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