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使唤

苏青黛点点头,“应该可以吧?这两天的针灸效果还不错。”

这两天他喝的水都是用的空间内的溪水。

按照她的估测,一个月的时间应该能彻底恢复。

“青黛,你医术这么好呢?我今天上工感觉身体很累,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啊?”

程砚秋眼巴巴的看着苏青黛。

毕竟昨天季平安的伤有多严重他都看见了,今天就能精神这么好的坐起来讲话,可见她的医术不一般。

“有啊。我给你配一个药包泡泡脚,可以很好的缓解身上的不适。如果你要泡脚的话,可能需要去烧一锅开水。”

“好,我这就去烧水。”也让他亲身体会一下她的能力。

“好,先把季平安扶出去,今晚就让他在外面守着了。”季平安都睡了一天了,熬一次夜应该问题不大。

反正他明天也不用上工,白天可以尽情的睡。

把人扶出去后,苏青黛给他安置好,又交代好所有的问题后,不放心的还让他又重复了一遍。

见他真的记住了,才放心。

“你好好守着,等明天给你好吃的。”

把人哄好,苏青黛便去给程砚秋装药包了。

“诺,试试吧,如果好用,明天再给你弄。”

“青黛,就这样泡在水里就行了?”程砚秋觉得这有点过于简单了吧?真的能管用吗?

“对,等水凉了就不泡了。如果有个泡脚桶效果会更好。”

把药包给程砚秋后苏青黛便没在管。

回到房间她还是有点不放心,又拿了不少的吃的,暖壶,杯子,还有一盒麦乳精放到季平安的身边,也好让他打发一点时间。

苏青黛再次回房间时,周莉莉正躺在床上准备睡觉呢。

“青黛,我发现你对季平安那个小傻子跟待儿子似的。”她妈都没有对她哥那么好。

苏青黛上炕的动作一顿,无奈道,“你这是什么比喻?我再怎么也生不出比我年纪还大的儿子吧?”

“你说的也对。我就是担心你现在对他那么好,他会被你粘上。以后但凡有点事就来找你,你可怎么办?”

“应该不会吧?车到山前必有路,我觉得他也不像那种人。”

翌日早,苏青黛是被敲锣的声音叫起来的。

拿起手表一看,正好五点整。

有了昨天上工的经验,今天她便没有着急忙慌的准备吃的。

起床穿衣洗漱。

“哇,青黛,我腿疼、腰疼、手还僵硬。”

周莉莉皱着眉头从床上坐起来,要是可以,她真想躺下继续睡。

“是之前没有干过活的关系,等过两天身体适应了就好了。”

“好吧。就是好难受。”

苏青黛一直记挂着看火的季平安呢,也不知道药膏熬成没有?

打开门出去,见他跟昨晚上的坐的姿势都没有变过。

“季平安?”

“我在。”

“我知道你在。让我看看你有没有认真看火啊!”说着,苏青黛便去查看药锅里药膏,令她惊然的是成品非常的好。

就连味道也比记载的还要浓郁。

只是再一看她放在这的零食都被吃完了。

拎了下暖壶也是空的,她在想不会连麦乳精的罐子也空了吧?

苏青黛看着他,蹲下来慢慢的打开了麦乳精的罐子,嗯···没喝完。

只剩下薄薄的一层底,稍微歪一下,都能看见光溜溜的底。

“季平安,你都吃完了?”苏青黛震惊的问道。

她记得昨天晚上放的东西不少呢,一个晚上就都吃完了?

“嗯。吃完了。饱饱的。”

苏青黛下意识的想去摸一摸他的肚子,伸到一半,才想起来这不是以前。

万一被别人知道了,该说两个人关系不正常了。

“你这么瘦,东西都吃哪了?”吃了这么多东西,他的肚子依旧是瘪瘪的。

见程砚秋出来了,苏青黛便把火给灭了。

“还得麻烦你扶他去一趟厕所,再送回床上。”

“小事。”

趁这个时间,把药膏装到罐子里。

等一会儿回来再给他贴上。

她觉得季平安一点也不傻,也不知道他小扇子的称号怎么传出来的。

“建明哥,我给你泡了碗麦乳精,你喝了再去上工吧!

你看你天天上工那么累,瘦了那么多,我都心疼了。”

徐建明看了她一眼,香浓的味道不停的往他鼻内进,最终没有忍住,接了过来,几口下去便喝完了。

喝完便把茶缸还给了她。

“建明哥,你喝的真快。”

苏青黛看过去时,正好看见蒋雪满脸崇拜的看着徐建明。

这恋爱脑似的发言是怎么说出来的?

不过这都跟自已没关系,她就当吃瓜看戏好了。

徐建明看见三人出来,笑着打招呼,“程知青,周知青,苏知青,早上好。”

“早上好。”三人回道。

“苏知青,听说你要自已盖房子?虽说前院住不下了,后院不是还能住下吗?”他们都以为小傻子会把三个人打出来,没想到三个人竟然就这么住下了。

“嗯,我睡眠浅,更喜欢一个人睡。”苏青黛回答的很平淡,也很敷衍。

恋爱脑的人可惹不起。

之前她就在学校见过一个女生因为雪天路滑,无意间撞倒身旁的一个男生,就被男生的女朋友说她不要脸勾引人之类的话。

当时事情闹的不小,不管谁对谁错,脸是丢尽了。

“建明哥,时间不早了,我们赶紧去地里吧。今天你可要帮帮我,昨天我的手都被磨出水泡来了,可疼了。”

“好,辛苦我们雪雪了,我干完自已的活就去帮你。”说着,在众人的目光下还揉了揉蒋雪的头。

“那好吧,建明哥,你今天可得干的快点。”

对于两个人的表现,众人都没说什么,齐齐往集合的地方走。

听说昨天麦子都割完了,有一部分人便没去地里。

而是去了打麦子的场里。

三个人一组,青壮年的汉子拉着石磙碾着麦子,这样麦子才能从麦穗里一点点的掉出来。

村子里仅有的两头老黄牛则是在地里犁地,争取早点种下接下来的粮食。

她听说有大豆、红薯、花生、棉花等,只不过棉花种的少,基本上只够交公的。

棉花不能吃,村子里种的粮食,最主要的还是以满足村民的温饱为主。

苏青黛一整个上午都是跟着村子里的小孩和老太太一起捡路上地里掉落的麦穗。

捡一斤就能换一个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