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BT 50A型

不行啊,这一把BT 50枪的机动性太差了,还是太重了,

打完靶子,王远泽只觉得整个右肩膀快被卸了下来。

并且后坐力还是太大了,而且拉栓单发是还是导致射速太慢了,并且拉栓所费的力气也不小。

测试完样枪之后,王远泽来到了办公室,开始设计BT 50的改进型号

“还是要我自已重新设计一把好了。”

“首先要有中枪管,加一个制退器,用来减小一部分后坐力,材料运用可塑性高分子材料,减小重量,

本来是想参考,巴雷特M82A1狙击步枪

但是由于巴雷特狙击步枪采用了反冲作用原理。

当子弹从枪膛中射出时,枪膛内的压力会将枪机往后推,并且带动枪机的后座运动。

因为巴雷特的枪机位于枪身上方,虽然这样的设计使得后座运动可以被有效地吸收,减轻了射手的后坐力。枪机后座运动的力量被传递到枪曲柄上,通过后座运动的机械逐渐地以一种与射线成比例的比例,达到了降低后座力和提高精确度的目的。

但是由于运用19.9毫米的穿甲弹,口径太大,BT 50如果想改为半自动模式,需要将弹匣放于腔体上方

这就导致巴雷特采用的反冲作用原理无法实现。

所以王远泽决定采用短行程活塞的设计

这种设计使得击发和发射机构比较简单,主要零件是击锤、单发杠杆以及靠机框控制的保险阻铁,有单独的击锤簧和扳机簧

导气活塞单独地位于活塞筒中,在火药燃气压力下向后运动,撞击机框使其后坐,这样可以降低活塞和活塞连杆运动时引起的重心偏移。

其机框后坐时的开锁原理与AK-47相同,开锁后的一切抛壳、复进、装填动作也与AK-47基本相同。

整体设计主打一个皮实耐用,

甚至,王远泽还特意在前面加装了安装刺刀的卡槽

虽然没人会举起这改进后依然重达15千克的反坦克步枪肉搏,作为设计师,她的设计一定要完整。

加上装握把和镭射的三面轨,再配备一个用来稳定的三脚架

后托加装缓震器,枪托垫换成橡胶的,

因为弹匣在枪体正上方的缘故,所以在侧面加装了卡槽,可以安装导轨以此加装其它瞄准具。

或者直接装备pso 4倍瞄准镜。

设计完整枪,又生产出来两把样品

王远泽试着掂了掂,这次能拿起来了

全枪空仓状态全重15.2千克,

战斗全重16.3千克

全长1547毫米

半自动射击模式,

弹容量为五发

有效射程2000米

最大射程未知

以60度射角,BP 50A型能在300米的距离上穿透35毫米的均质钢板,500米的距离上能击穿29毫米的均质钢板,一千米的距离上能击穿23毫米的均质钢板

对付那些防弹衣来说,简直绰绰有余,就算你开着皮卡也能一枪干爆。

“就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