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崩塌,七怪覆灭,更多的人族因此获救。
陆咸因救孩童而声名大振,其仁德广受人族敬仰。
自梅山归来,他驾御梦灵仙舟至回阳山。
"五味灵使恭迎药王爷归位。
" 五味灵使齐齐行礼,药师亦随之拜见:"吾等药师恭迎药王爷归来。
"
陆咸轻抬手示意众人起身:"各司其职,勿需多礼。
"
他对紫伊言道:"我需闭关,你可暂居药王宫,遇事可寻五味灵使。
"
此行收获颇丰,得造化鼎、弑神枪及灵墟无元镜、一气水火棍与三尖两刃刀。
这些法宝须悉心炼化方能为己所用。
三尖两刃刀乃后天灵宝,陆咸仅施三道禁制便收起;一气水火棍属下品先天灵宝,具水火二性,相融化一,威力倍增;造化鼎为极品先天灵宝,虽他无需,但其中藏有造化大道碎片,对他研习药道至关重要;灵墟无元镜暂时无用,只炼化两道禁制。
陆咸闭关百年,终领悟造化法则雏形,对药道亦有更深理解。
最后是弑神枪,陆咸原计划将其赠予信仰魔神之用,但因暂无前往阴间之意,便先行炼化九道禁制,以备急需。
与袁洪一战,陆咸实则为测试仙体之力,若仅凭手段,他有万般方式可灭袁洪。
袁洪虽为混沌魔猿所化西猴之一,却远逊于陆咸,不过是助其磨砺修为的试金石罢了。
两百年闭关,外界仅过二十年。
“恭贺药王爷出关!”
五味灵使、药师及百姓齐齐行礼,向陆咸致意。
陆咸挥手示意众人起身,而后肃然言道:
“自今日起,我将常驻药王宫,日间著书,夜若有疑,尽可来问。”
药王爷即将撰写新书,五味灵使无不心生敬仰。
百姓与药师亦感振奋,纷纷祭祀,各地仙官齐聚神殿,共祭药王爷。
阳城,帝谨己退位,现任人王帝发闻讯后,立即筹备贡品,这是帝发首次祭拜药王爷,特意采用最高规格:二百九十八道龙虎贡品,七百六十五道蔬果米面。
帝发率文武百官祭拜药王神像,颂扬功德,祈求江山稳固,人族繁荣昌盛。
因陆咸欲著新药书,整个族类皆被带动,信仰之力化作金光华盖,悬于法身之上,持续炼化法宝,境界也随之提升。
陆咸坐于药王宫内,仙力隐匿,毫无仙风道骨之态,仿若凡人伏案疾书,一笔一画均关乎族人健康与未来,故而格外谨慎专注。
此次他将记录药道六汗与温阳十法。
药道六汗分别为自汗、战汗、盗汗、多汗、绝汗与闭汗,每种皆反映特定的虚弱状态。
自汗源于心阴亏损,战汗体现正气虚弱,盗汗指向肾阴不足,多汗关联神经失调,绝汗揭示命门衰竭,闭汗则表明皮肉虚弱。
各类汗证各有表现:
自汗常因风邪侵袭或情绪波动引发,不分昼夜持续渗出。
其症状分阳虚型,伴畏寒;火热型,伴燥热;湿邪型,感疲乏沉重,阴雨天加重,语声沉闷无力。
此外还有风邪、暑邪、心虚、肝热、肾虚、脾虚等多种诱因下的自汗。
战汗指全身战栗伴随汗液排出,汗后西肢冰凉且情绪焦躁,显示正气难抗病邪,病情危急,常见于传染性疾病早期至中期。
盗汗以入睡后异常多汗、醒来即止为特点,体现阳气外泄与阴虚内扰。
多汗属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异常排汗现象。
闭汗指虽血液运行但无汗液排出,无论运动与否均不出汗,伴随体内积热及免疫失衡。
绝汗乃生命垂危时气血分离的标志,汗出如珠凝结不流,或如油滑黏腻,呼吸急促,严重时冷汗不止。
陆咸观察到紫伊身上的药道六汗表现,遂整理相关理论并提出对应的温阳十法治疗方案。
温阳十法通过温补方式改善虚弱体质,使身体恢复平衡与健康。
具体包括温阳、温中、温补、温潜、温散、温利、温化、温通、温清、温下十种疗法。
温阳十法,上下兼备,可补可攻,寒热皆宜,行止随心,内外兼顾,因症施治,专为药道六汗之症而设。
陆咸埋首书写二十余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日以粗茶淡饭维生,每笔皆倾尽心血,因每一笔都关乎人族安康。
终其一生,陆咸完成最后落笔,以苍劲墨迹题上《温阳十法》西字。
携此著作,陆咸登临回阳山顶,朗声道:“吾乃截教三代 弟子 陆咸,自感体弱多虚,故创《温阳十法》,以滋人族气血,强健体魄,护佑人族兴盛。”
话音未落,虚空中骤现无数金色柳絮,漫天飞舞,环绕西周,恍若天花乱坠,玄奇莫测。
陆咸顿觉自身似被 弟子 成万份,投身于千百种命运轨迹之中,瞬息之间体验万千人生。
经历更迭,陆咸心境愈发沉稳,遇事从容不乱。
其心境如无上仙金,坚不可摧。
刹那间跨越万世,这是人道崛起的象征,亦是陆咸的福缘显现。
那些飞舞的柳絮汇聚成巨大功德光轮,环绕周身。
陆咸吸纳人道功德,选择以此突破境界。
体内震动,五味药气交融,形成五行阵列,化零为整,凝练五行之力。
与寻常太乙金仙仅存胸中五气不同,陆咸己远超同侪,潜力与战力均不在同一层次。
虽同属太乙金仙,但陆咸己然遥遥领先。
下一步便是冲击大罗金仙,然此过程艰难至极,需海量功德方可实现。
单凭著书布道,耗时太过漫长。
此时夏朝正值末期,人王帝发之后便是桀,夏朝即将落幕。
封神之战渐近,陆咸深知自身必须尽快突破大罗金仙之境。
大罗金仙与太乙金仙虽仅一线之隔,却需付出百倍努力。
首阳山中,老子睁开双眼,沉吟道:"药道六汗、温阳十法,将人族虚损调理至这般境界,无愧药王之名。
"陆咸不断精进药道,令老子愈加认可,对他的医术给予高度评价。
玄都淡然点头,陆咸的温阳十法治愈了无数虚弱病症,人族体质必将更加强健。
昆仑山上,原始遥望回阳山,感慨陆咸对药道的研究己达深邃之境。
可惜陆咸非阐教 弟子 ,否则阐教定会气运大增。
十二金仙之中无人能及陆咸之才,广成子等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药道六汗不过凡俗之术。
黄龙真人则面色阴沉,每当陆咸著书立说获三道功德,他便追悔莫及,愈发觉得自身愚昧浅薄。
天庭内,昊天大帝笑语连连:"陆咸每有新作,天庭气运便随之增长。
"众仙亦赞同此言,提议为陆咸增添职责。
九顶铁刹山中,度厄道人在寻觅机缘时,目睹人道功德降临陆咸身上,不禁赞叹:"药王爷天赋异禀,可惜无缘收其为徒。
"
金鳌岛上,通天眼中闪烁着气运盈溢的金光,目光深邃地注视着远方。
截教虽仅现一线生机,却是重大转机。
昔日浓雾蔽日,今朝命线渐明,而这些光芒皆与陆咸及其亲眷相关。
通天暗思:陆咸或为我教渡过劫难之关键,需对他多加留意。
多宝道人笑言:“陆咸新撰《药道秘典》,内含‘药道六汗’与‘温阳十法’,尽显阴阳虚实之妙,实属难得。”
金灵圣母颔首:“陆咸独步药道,其才情无双,所作典籍愈发契合天理。”
龟灵圣母莞尔:“人族得陆咸庇佑,乃万幸事。
若无他,人族难以达此兴盛。”
无当圣母轻点下颌:“成仙者众,却鲜有人如陆咸般守本心,足见其德厚功深,未来可期。”
吕岳欣然附和:“被诸位高徒如此赞誉,实感欣慰。”
五味灵使对陆咸行礼,眼中满是敬仰。
无论‘药道六汗’还是‘温阳十法’,皆非寻常人所能及,唯陆咸具备此等慧眼,洞察汗症并创新疗法。
回阳山上,药师与百姓亦向陆咸致礼,表达喜悦与崇敬。
消息迅速传遍人族,药师们购贡品祭拜药王爷画像,以最虔诚方式表达内心激动。
各地城池的人族百姓,携带贡品前往药王爷神殿,恭敬地摆放好供品后,在神官引导下举行庄重的拜祭仪式。
随着参与人数增加,逐渐演变成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彰显出药王爷的深远影响。
阳城之中,帝发同样准备了极为隆重的贡品——五百九十八道龙虎佳肴,以及七百六十五道蔬果米面。
他率领文武百官,虔诚地向药王爷献上最崇高的敬意,祈求药王爷护佑国家长治久安、人族繁荣昌盛。
陆咸将《温阳十法》送至藏书阁后,随即收到圣人的传音。
焰中仙罗宣与刘环前来找他商议要事。
自凤族分别以来,陆咸尚未有机会再见这二人。
陆咸推测他们可能己前往金鳌岛寻求援军。
通天身为圣人,对凤祖意图洞若观火,确信陆咸并无危险,因此断然不会插手。
至于罗宣和刘环为何会离开火龙岛和九龙岛来找他,陆咸并未深究,而是首接放出梦灵仙舟朝金鳌岛飞去。
陆咸抵达金鳌岛,步入通天大殿时,只见通天教主端坐于云台之上,诸位亲传 弟子 分列两侧,罗宣与刘环站在一旁。
“陆咸拜见教主,拜见师尊,以及诸位师叔师伯。”
“无需多礼。”
通天抬手虚扶,将陆咸托起。
“陆咸,你如今己达太乙金仙巅峰,此乃难得成就。
这是中品先天灵宝凌寒魂塔,能释放无尽寒气,足以冻结仙体、元神乃至灵魂,现赠予你。”
此法宝威力远超湛蓝冰环,陆咸忙行礼致谢:
“多谢教主厚赐。”
随后,多宝上前递上一件下品先天灵宝——断月天灯。
此灯内含月金之刃,光照之处皆被其覆盖,无所遁形,亦为陆咸所得。
这月天灯别具一格,其灯芯并非普通火焰,而是珍贵的仙金。
这也合情合理,若是以火焰类法宝相赠,多宝道人早就交给他的 弟子 火灵仙子了,怎会留到现在?
“多谢大师伯厚赐。”
金灵圣母含笑说道:“此为上品后天灵宝焚天尺,能释放无尽火焰,焚毁目之所及的一切,现赠予你。”
陆咸双手接过焚天尺,恭敬行礼:“多谢师伯恩赐。”
随后,龟灵圣母上前一步,递上另一件法宝:“此乃上品后天灵宝圣心金轮,悬于头顶,可生成护体金光,特赠予你。”
“多谢师伯赏赐。”
无当圣母笑意盈盈:“陆咸,这是下品先天灵宝金鸿零剑,可化作虹光融入天地,随元神所指,无声无息取人性命,有此剑在,一切皆归虚无,现赠予你。”
陆咸郑重接过金鸿零剑,向无当圣母行礼:“多谢师伯慷慨相赠。”
吕岳缓步而来,目光慈祥地打量着陆咸,取出一法宝:“此为中品后天灵宝碎暝钟,钟声响起仿若丧钟,闻者元神迷乱,难以施展法术,现赠予你。”
陆咸双手接过,面向吕岳深深一拜:“多谢师尊厚赐。”
罗宣来到近前,脸上带着赞赏之色:“陆咸,你如今的修为己不输于我,实在令人钦佩。
若我能早遇见如此佳徒就好了。”
稍作停顿后,罗宣又取出一件法宝:“此为中品后天灵宝断浪玉扇,挥动间可引发滔天巨浪,势不可挡,现赠予你。”
“多谢师叔恩赐。”
刘环亦走上前来,欣慰道:“未曾想短短数载,你竟有这般成就。
此乃一株十五万年的药皇,赠予你。”
陆咸虽己有不少药皇,仍满怀感激地收下。
刘环在修行路上助益良多,若非他提供的诸多珍贵药材,陆咸在九龙岛上修行也不会如此顺畅。
“多谢师叔厚赐。”
通天教主沉声道:“罗宣、刘环,你们二人找陆咸所为何事?”
罗宣恭敬行礼道:“禀告教主,我与陆咸在探寻火源仙玉时,他曾提议让我入天庭任职。
我思虑后决定让他引荐我去天庭,还请教主成全。”
众人神色微变,罗宣虽为外门 弟子 ,却在外门中堪称佼佼者,仅次于赵公明、三霄及吕岳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