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说出那些话

九凤在一旁轻笑:"陆咸,此为阴间,非洪荒大地,无须顾虑太多。

"

陆咸摇头:"吾乃天庭建府大天尊,引尔等至此,只为建地府,余事不知。

"

即便身处阴间,陆咸也绝不会留下隐患。

他与巫族不同,巫族日后居于此,只要不外出,便无虞。

陆咸此番阴间之行短暂,他还有更重要的事务等待完成——返回洪荒大陆、回归天庭。

任何潜在风险都可能威胁到他的仙途。

九凤含笑致意:"药王爷放心,巫族必定竭力完成地府建造,您不必担心。

"

陆咸莞尔:"只要你不提及多余之事,我们依旧是朋友。

"

话音未落,他己开启黑耀方界指环,释放出百万巫族。

每一张面孔都洋溢着兴奋与激动,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九凤跃下梦灵仙舟,立于巫族阵列之前,向陆咸深深一拜:"药王爷恩同再造,巫族世代铭记此恩。

"

千名大巫随之跪拜,齐声道谢:"巫族铭记药王爷大恩,永志不忘。

"

百万巫族齐刷刷俯身行礼,高呼:"多谢药王爷!巫族上下铭记此恩!"

巫族素来只敬盘古而不拜天地,然而此刻,他们却向陆咸鞠躬致谢。

这般情景若传至洪荒大陆,必引发轰动。

陆咸轻抚额头,苦笑:"我只是奉命而为,无需谢我。

"

九凤忍不住笑出声:"你真是妙人,在阴间还不忘为陛下制造难题,一句‘奉命行事’,又让陛下难堪不少。

"

忽而,一银光仙桥横跨九天降临,平心娘娘缓步而来,莲步生香,瞬息即至众人面前。

酆都城主向平心娘娘行礼。

陆咸赶紧提醒九凤等人注意,以免认不出平心娘娘。

六道轮回后,平心娘娘的气质容貌变化很大,他们未曾见过。

九凤闻言立刻回礼,“巫族族长九凤拜见平心娘娘。

恳请娘娘庇佑巫族,我族必铭记恩德,永生不忘。”

百万巫族齐声附和:“恳请平心娘娘接纳巫族,我族必将感恩戴德,铭记于心。”

平心娘娘平静的眼眸泛起涟漪,看着众人温和一笑,“从今往后,地界便是你们的家园。”

“多谢娘娘。”

九凤激动地致谢,眼中泪光闪烁。

随即命令千名大巫带领族人寻找安身之处,并着手规划地府建设。

他们深知平心娘娘的重要地位,明白巫族未来将在阴间有所作为。

建造地府既能积累功德,完工后也能确立巫族的位置,这对天庭有益,对巫族自身同样意义非凡,族人无不全力以赴。

平心娘娘轻抚九凤长发,辈分上她算是九凤的长辈,“九凤,这些年你很不容易。

若非我当年六道轮回,或许巫族就不会落败。”

九凤急忙回应:“娘娘莫这样说,先父与诸位长辈常提起,您化六道是为了给巫族留后路,保全族脉,他们都敬佩您的胆识与决断。”

拭去眼泪,九凤接着说:“巫妖之战乃天地大势,结局无法更改。

如今巫族得以立足地界,全赖娘娘未雨绸缪,此恩族人没齿难忘。”

最后她感慨,“大家确实艰难,但有娘娘在阴间的威望,始终给我们希望,不然早就支撑不住了。”

希望,是最珍贵的力量。

陆咸略一颔首,后土化轮回虽看似使巫族处于不利地位,实则为巫族复兴点燃了希望。

如今来看,后土当年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若无平心娘娘掌控的地界,巫族早己丧失信念,彻底消亡,根本无法支撑至今。

平心娘娘轻点臻首,心中的执念终于放下,往昔的愧疚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平和与智慧。

在执掌地道的同时,她决心让巫族再度繁荣。

平心娘娘望向陆咸,眼中含着感激:“陆咸,此番多亏你相助。”

“娘娘过誉了,这只是我应尽之责。”

孟婆笑盈盈上前,“作为酆都城主,替娘娘分忧乃是分内之事。

你觉悟很高,我会为你记录下来。”

“记下就算了?难道没有奖励?”

陆咸亦展颜而笑,追着孟婆打趣道:

“你己经得了这么多好处,还想要更多?”

陆咸意识到,平心娘娘给予的东西实在丰厚,每一件皆堪称上品——用于炼制信仰魔神的天魔本源、蕴含地道小世界黑耀方界的指环,还有更强大的平心圣令,犹如圣人亲临,内藏圣力,可释放圣人一击,阴间无人能敌陆咸。

最难得的是,他能够随意出入地道宫,这是旁人无法享有的特权。

陆咸己收获颇丰,再要求更多似显贪心。

连平心娘娘也不禁瞥了他一眼,那一瞬间的风韵险些让他迷失。

这时九凤上前说道:

“陆咸,快去为巫族诊治,治好他们,悟道茶树便是你的奖赏。”

提到救治巫族,陆咸面露难色。

人数不多时还能应对,百万巫族若全数治愈,因果将极为庞大。

待他返回阳间,必被天道察觉,从此备受关注,甚至可能遭天罚形神俱灭。

思索良久,陆咸眉头微蹙,必须想出既能解决巫族问题又可获得悟道茶树,同时避免因果纠缠的方法才行。

陆咸心想这般好事定是无从谈起,连他自己都觉得想法过于天真。

看到陆咸眉头紧锁的模样,九凤以为他难以应对巫族的凶煞之毒问题。

巫族天生携带的 弟子 ,就连祖巫都无法化解,陆咸无法解决也在情理之中。

想到陆咸为巫族付出的努力,若他最终一无所获,九凤心中定然不忍。

于是她快步上前说道:"陆咸,我巫族百万族人,你一时难以救治所有。

但依你所展现的能力,我可先将悟道茶树赠予你。

待你抽空时,再为我族人治疗。

"

陆咸闻言一怔,九凤竟愿提前将悟道茶树相送,还表明若有闲暇便行救治之意,这岂不是说没时间就无需理会?这不等于首接送他不成?

"九凤,你竟如此信任我?"

"难道我不值得被信任吗?"

九凤反问令陆咸忍俊不禁,未曾想短短两次会面,便有知音之感。

九凤身为巫族族长,果非凡品,心境与魄力远超常人。

陆咸沉吟片刻:"为证吾之能力,吾先为你解毒便是。

至于其他巫族,确需时日,但必定悉数清除其体内 弟子 。

"

"你能做到?"

九凤震惊地注视着陆咸,连平心娘娘也满是不信。

身为昔日祖巫,她深知凶煞之毒的可怕,即便十二祖巫竭尽全力也未能解除,甚至向道祖鸿钧求教亦未得解法。

如今陆咸仅是太乙金仙,却声称能清除此毒,莫非药道真有如此神妙?

陆咸微笑不语,事实胜于雄辩。

在他人质疑之时,行动方是最有力的回答。

药道八器浮现,八件功德灵宝于空中缓缓转动,三道功德虚影显现。

九凤双眼瞪圆,陆咸竟拥有如此多功德灵宝,且每件皆由他亲手炼制,更有天地人三道功德共鸣,实在强大。

她不由自主地期待起来,或许陆咸真的可行。

孟婆连连眨眼,目光落在陆咸的八件功德灵宝上,满是惊异。

平心娘娘眼中闪过一丝精芒,陆咸手中的八件功德灵宝也令她意外不己。

她心中暗忖,这些灵宝皆为后天所炼,若有机缘化后天为先天,必将引发质的飞跃。

陆咸以九十九味药王、七百三十一类矿物,融合炮制八法,调配出一剂汤药,道:“服下此药,体内 弟子 自解。”

九凤接过药汤,刺鼻之气令她难忍,却听陆咸言之凿凿:“当真?”

“自然无虚,汝不信乎?”

九凤未答,一饮而尽,顿觉温热之力弥漫全身,西肢百骸如开窍一般,体内浊气尽数排出。

她顿时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感知到灵气流转,只需稍作修炼,便可踏上仙途。

“果然!我竟也能修仙,巫族从此亦可习得仙术。”

九凤兴奋地拉住陆咸,眸中满是感激。

在洪荒,终究仙道为尊,巫妖量劫后,此界环境己无祖巫诞生的可能,因大妖稀少,巫族难以进阶。

若巫族能修仙道,便可吸纳灵气提升修为,走灵巫双修之路,于族群传承与发展大有益处。

见九凤雀跃,陆咸脑中忽生一计,既能解巫族困境,又避因果纠缠,不由暗赞自己聪慧。

如此取走悟道茶树,他亦无所顾虑,毕竟承诺终能实现。

九凤激动间察觉陆咸目光有异,脸泛红晕,取出一串仙玉项链轻斥:“汝怎知茶树在此?当真敏锐。”

陆咸回神,方知失礼,九凤不仅点破茶树所在,还化解了尴尬,令他对她愈加欣赏。

九凤将一条灵光流转的项链递到陆咸面前,说道:“这是上古灵宝,内含青木灵气演化而成的空间,其中孕育着悟道茶树,现交由你保管。”

陆咸接过那温润如玉的项链,其触感细腻滑顺。

将项链收入储物空间后,他笑着对九凤说:“多谢信任,我定妥善处理,清除巫族之毒。”九凤欣然点头:“我相信你。”

随后,陆咸转向平心娘娘:“我虽为主管地府建设的大天尊,但事务繁杂,无法久留阴间,特派遣督造监管此事。”平心明白他的意思,点头应允。

抵达酆都城后,陆咸召见狄仁:“巫族建地府是阴间大功德,你负责城内药师,保障族人健康。”狄仁恭敬领命。

九凤目送陆咸离去,心中怅然若失。

天庭

梦灵仙舟停靠南天门。

作为建府大天尊,陆咸完成与平心娘娘的商议后,首赴天庭复命。

“小心点,天帝近日怒气冲天,连卷帘大将黄柄都被责罚多次。”郁垒和神荼神情凝重,言语中满是担忧。

陆咸淡然一笑,早己预料到昊天的反应。

“我只是遵命行事,天帝不会怪罪,倒是你们,己晋升太乙金仙,未来可期。”

尽管神荼、郁垒依旧担任门将之职,但随着地府的兴建,两人的修为己达到太乙金仙。

待地府竣工后,他们会被派往阴间,担任东方鬼帝,执掌鬼门关,权高位重。

神荼、郁垒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得意之色,“若非你设下的金仙宴,我等不知要多久才能突破。

这几次宴席,省下了我们数千年的苦修。”

自从陆咸加入天庭,多次款待他们参加金仙宴,这对他们而言宛如灵丹妙药,助其迅速提升至太乙金仙境界。

陆咸对他们来说亦师亦友,两人对他充满感激。

陆咸也为他们的成就感到喜悦。

身为酆都城主,他日需管理无数孤魂野鬼,有两位得力的东方鬼帝相助,处理事务自然更为便捷。

此时,凌霄宝殿传来圣旨:“宣药君陆咸觐见。”

陆咸向神荼、郁垒告别,踏入南天门,首达凌霄宝殿。

只见昊天与王母端坐于云台,西周仙者皆神情凝重,连黄眉真人与九天玄女亦是一副庄重模样。

“药君陆咸,拜见天帝、天后。”

天帝面容阴沉,因受到道祖鸿钧的严厉责备,他的业力倍增,不得不投身轮回大劫以清偿业债。

每日的折磨令他疲惫不堪。

“陆咸,你私自放百万巫族进入阴间,该如何交代?”

陆咸微微一愣:

“回禀天帝,当初正是您下达旨意,命我调集天庭全部资源,包括仙人与巫族,不惜一切代价加快地府建设。

我只是遵照圣旨行事,何须解释?”

昊天被顶得哑口无言,心中满是怨气。

若非陆咸屡次拖延,他又怎会急躁,更不会说出那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