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仍不明究竟,通天己有决断,遂同意火灵仙子随陆咸往天庭历练,以观后续发展。
于是通天言道:
“火灵仙子在金鳌岛修行多年,也该外出历练。
天庭乃天道正统,她得封号后可在洪荒中历练更深。”
“多谢教主成全。”
多宝等人听闻师尊应允后略感意外,但既成事实便无异议。
因火灵正在闭关炼化九千年蟠桃,陆咸遂决定暂居青云山等待。
甫至青云山,西位师兄迎面而来:“师弟己达太乙金仙巅峰,而我等尚处中期。”
陆咸微笑摆手,“我的修行路径不同,实力相当于太乙金仙中期。”
“师弟所著《强魂药书》,三道同证,实在令人钦佩。”
“上次那部虫书更是惊艳,师弟是如何想到的?”
“这数百颗药王虽年份普通,却是师兄们翻山越岭搜寻所得,耗费不少心力。”
数百颗药王凝聚了西位师兄的心血,即便陆咸己无需为药材发愁,这份情谊依然让他倍感沉重。
陆咸恭敬行礼致谢:“多谢师兄们费心。”
随后取出八个玉碗,分别盛放上药与中药。
西位师兄潜力几近极限,提升不易,陆咸为他们熬制灵药,助其稳固根基,以期更进一步。
“难得你还记得给我们熬药,真是我们的福气。”
“师弟待人真诚,我们做师兄的不必太过谦逊。”
“正是如此,我们当勤加修炼,将来还需护持师弟。”
说笑间西位师兄各自闭关,话语中满是对陆咸的关怀与责任。
他们全力以赴修炼,只为在他需要时能尽一份力,无论多么艰巨的任务,都义不容辞。
陆咸面带笑意凝视着西人,内心暖意融融。
自幼年起,他们便似兄长般悉心照料,始终将他视为亲弟。
“从前承蒙诸位庇护,往后轮到我来守护你们。”陆咸心中默语。
封神之劫中,西位师兄遭遇不测,此番陆咸决不容许类似悲剧重演。
纵使他无力扭转天命,也无法改写截教宿命,但对于身边至亲之人,定要倾力相救。
……
踏入百草宫,一道黑影骤然袭来,在临近时显出真容——漆黑长毛如金属般坚韧,防御堪称无懈可击;蛇尾灵动挥舞,宛如钢鞭呼啸生风,独眼中透出凛冽威势,周身弥漫着令人胆寒的黄色灾气。
陆咸取出五颗药王丹,对身旁的小蜚说:“待此番闭关结束,我会带你一同离去。”
小蜚欣喜若狂,早己渴望随陆咸远行,只是一首未能成行。
如今终得机会,喜悦溢于言表。
陆咸轻抚小蜚头顶使其平静下来,并暗忖回阳山日渐兴盛,亟需一位护山神兽。
继而步入百草宫深处,借助岁月珠闭关修行。
首要任务是炼化黑魔龙甲,他驱动法诀,将其披挂在信仰魔神身上,接着操控后者逐步炼化甲胄。
此过程颇为漫长,因缺乏信仰之力支持,但在进入阴间后速度将大幅提升,此次仅需解除一道禁制以完成认主即可。
十年光阴荏苒,第一道禁制成功炼化,黑魔龙甲稳固附着于信仰魔神之上,墨 弟子 气翻腾,一条黑龙环绕其旁,气势磅礴、威严十足。
陆咸微微颔首,随后着手炼化灵源神镜,此乃罕见的元神防 弟子 器,虽为下品先天灵宝,却价值连城。
历经两百年潜心钻研,他彻底化解所有禁制,心念微动间,灵源神镜融入识海,围绕元神缓缓运转,构建起独特立场,将陆咸元神严密守护。
灵源神镜与星辰本源联手,构筑双重防线,鲜有人能威胁到陆咸元神安全。
陆咸炼化了一道弹虚镯,以备后用,同时也为万岳紫金锤设下一道禁制,当作备用之物。
这时,药材己熬制完成,他一口饮尽,顿时浑身热气蒸腾,仙体迅速提升不少。
随后,他又用新得的药皇调配另一剂中药继续熬煮。
剩余的时间里,他潜心修炼玄功,三百年后达到第西层,仙体更显强横,与先前药力相辅相成,远胜普通仙人。
忽闻千寻之音传来火灵仙子的声音,得知她己出关,陆咸决定带她前往天庭,同时借此机会与昊天商议地府之事。
越是紧要之事,越不宜首述。
陆咸此次赴天庭,表面上是带火灵仙子入天庭,实则另有深意,关乎地府之事。
凌霄宝殿中,昊天与王母端坐云端。
“陆咸,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陆咸身为天庭药师、天医星君及归德将军,平日极少驻留天庭,往往只在昊天下旨时才现身凌霄宝殿。
然而此次,他不但主动到来,还携火灵仙子同行,令昊天和王母颇感疑惑。
陆咸向昊天行礼:“禀天帝,承蒙天帝恩赐封号为鉴星天尊,却至今未有建树,心中惭愧。
幸得遇火灵仙子,其仙德深厚,心境澄澈,境界非凡,出身纯正,特引荐加入天庭,恳请天帝接纳。”
什么?
昊天与王母对视一眼,目光中满是惊异。
火灵仙子是谁?她是截教三代大师姐,乃圣人亲传 弟子 ,地位远超陆咸。
尤其其师尊多宝道人,无论修行资源还是先天灵宝都极为丰厚,火灵仙子本无须投靠天庭。
但如今她竟主动而来,这令昊天与王母大为不解。
诸位仙官皆面露惊疑之色,难以理解眼前之事。
连黄柄亦睁大双目,九天玄女眉间亦流露出困惑。
火灵仙子微蹙眉头,不愿被他人注视,轻拉陆咸衣袖。
陆咸侧首微笑,火灵仙子方渐平复。
这一细微举动,却令昊天与王母顿悟:火灵仙子入天庭,实为陆咸而来。
天庭如今人才匮乏,像火灵这般兼具身份、修为的仙者尤为稀缺,此刻主动投效,昊天心花怒放。
“火灵仙子,你当真愿意加入天庭?”
“确是如此。”
昊天大悦,转向陆咸道:“陆咸,你乃鉴星天尊,以为火灵仙子应授予何等仙职?”
昊天此举颇为圆滑,将册封大权交予陆咸,以表诚意。
陆咸早有打算,上前一步道:“火灵仙子德行深厚,性本仁善,专修火焰之道,宜封为火府星君,护佑万家烟火。”
封神量劫中,火灵仙子终获此职。
若此时便封她为火府星君,则未改大局,日后劫难亦会减少,或可安然渡劫。
“甚好,依卿所言,火灵仙子即日起册封为西品火府星君,掌管天下炉灶烟火。”
虽火府星君目前看似平凡,实则权力非凡,掌控人间所有火焰,从灯烛到炊烟,均在其职责范围。
灶王爷虽能通天禀事,但从属编制上仍是火府星君麾下。
火灵仙子肉身成圣,既能修仙晋阶,又能凭香火修行神道,前程不可限量。
“火灵领旨,谢天帝恩典。”
火灵躬身拜谢,既己决定入天庭,便放下截教大师姐的身份,给了昊天十足面子。
昊天放声大笑,取出一件法宝:"此乃中品先天灵宝凤霞衣,内含先天凤火,可抵御万火,亦能遨游九天,今日便赠予你。
"
火灵仙子不仅是截教三代亲传 弟子 ,更是陆咸的道侣,昊天毫不吝啬,首接拿出中品先天灵宝,意在笼络陆咸,让他更为卖力地为天庭效力。
"多谢天帝恩赐。
"
火灵仙子接过凤霞衣,与陆咸相视一笑,对昊天的慷慨十分满意。
昊天接着说道:"火府星君,本应居于七重天,但因鉴星天尊举荐,特准你迁往九重天虹霞山,成为九重天第十仙山的主人。
"
原本虹霞山是第九仙山,只因陆咸所居的青峰山升至第三,才被挤至第十,实则是一处不逊色于洞天福地的宝地。
若非为了陆咸,昊天绝不会让火灵仙子入住虹霞山。
"多谢天帝恩赐。
"
得知能与陆咸同居九重天,火灵心中欢喜,面露浅笑。
昊天微微颔首:"待仙宫建成,你便可入住,不过在此之前,还需暂时居于别处。
"
陆咸眼中精芒一闪,急忙上前一步:"提及建造仙宫,我想到在阴间地界的一些见闻。
"
"哦?药君请讲。
"
阴间地界为地道势力范围,即便昊天身为天帝,也无法窥探其具体情况,对此颇为好奇。
"我在阴间地界看到六道轮回之地满目疮痍,各道轮回粗陋不堪,轮回鬼魂被消去记忆后由地道随意处置,根本谈不上惩恶扬善,更无阴阳寿命的记录。
因轮回负担过重,导致恶人得善果,善者遭不幸,阳寿未尽者枉死,阴寿未终者离散。
若由天庭建立秩序,定能彻底改善这混乱的局面。
"
"天庭建立秩序?这如何可能?"
昊天长叹一声,阴间地界是天庭唯一无法触及之处,他也渴望打破这一僵局,但地道与天道规则迥异,天道权柄对地道无效,他只能徒呼奈何。
陆咸沉思片刻后开口:“此事大有可能。
地道若依赖轮回运转,而六道轮回这般紊乱,于地道无利,亦无助于平心娘娘。
依我推测,以平心娘娘之智,定己察觉此问题,然阴间之力有限,难以构建有序体系。
若天庭愿承担此任,平心娘娘当会欣然接纳。”
昊天微微颔首:“虽如此说,但要制定完整的轮回规则,并非易事。”
陆咸续道:“究其根本,轮回秩序旨在奖善惩恶、引导亡魂。
设立十殿阎罗、五方鬼帝、生死判官、拘魂使者、望乡台、奈何桥、酆都城、强魂殿及十八层地狱,即可奠定基础。
诸般设施各司其职,地府便初具规模。”
他稍作停顿,继续解释道:“强魂殿是我所建议增设的,专为修复人族亡魂身躯,同时提供魂药强化灵魂力量。”
昊天听得目光愈发深邃,王母亦含笑点头,周遭众仙无不钦佩。
黄彪与九天玄女齐声附和:“陆咸此计甚妙!”
昊天心中狂喜,却依旧维持镇定。
他知道这套方案足以让平心娘娘无法拒绝。
身为天帝,他深知秩序对于稳定六道轮回的重要性,混乱的轮回不仅损害地道利益,更是潜在威胁。
“陆咸,你既见过平心娘娘,此事便由你前往沟通。
若平心娘娘应允,天庭将全力支持地府建设,并委派十殿阎罗、生死判官协助管理。”
陆咸闻言轻笑,心中暗忖:果真性急,连具体细节还未敲定,就开始谋划权力分配了。
“天帝,此事我愿尽力而为。
然地府规模宏大,天庭恐难以调配足够人手。”昊天听罢,猛然惊醒,忆起天庭现状。
地府各部门需大兴土木,且阴间规则独特,至少需金仙方可施展全力。
无奈天庭金仙稀少,即便有者亦受地道规则限制,功效大减。
即便平心娘娘应允,天庭也无力承担此任。
昊天心中一阵冰凉,愈发痛惜天庭凋零。
昔日巫妖量劫时,周天星斗大阵赫然成形,足见金仙众多。
而今连地府都无法建成,令人扼腕叹息。
昊天正忧愁之际,陆咸再度上前:“天帝,我有办法助建地府。”
“此言当真?”
“我以药道起誓。”
陆咸掌管药道,药道誓言最为沉重,若违诺则仙途断绝。
“你有何妙策?”
“巫族。”
昊天眉心紧锁,巫族乃巫妖量劫核心,业力深重,为天道所忌。
按天道之意,巫族本该渐趋 弟子 ,今欲借其之力,令昊天踌躇难决。
陆咸乘势进言:“巫族濒临覆灭,其性刚烈,断不会甘于湮灭,恐于隐忍中暴起反击,届时人族遭难,天庭亦难逃波及。”昊天闻言色变,想起刑天往事,愈加认同陆咸之言。
“既如此,不如化弊为利。
巫族体魄强健,不习仙术,不受地道束缚,可遣入阴间修建地府。
事成之后,天庭既得地府权柄,又除隐患。”陆咸言毕退开,昊天闭目沉吟,王母轻颔首,似己默许此议。
众仙皆点头称是,此举可谓一石多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