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抵达药王宫

石矶递出几个空间袋:"陆咸,这是我搜集的各类石头样本,交给你了。

"

"多谢石矶娘娘,您辛苦了。

"

陆咸接过空间袋,与众人告辞,驾御梦灵仙舟返 弟子 阳山。

至此,药道中关于石药的部分得以完善,他静心凝神,着手撰写《石药秘典》第七篇。

仙光闪烁间,陆咸踏入药王宫。

苦灵使与甘灵使齐齐行礼:"药道灵使,参见药王爷。

"

伯益率众药师叩首:"恭迎师尊归来。

"

"吾等药师,恭迎药王爷归位。

"

回阳山的人族亦齐声问候:"恭迎药王爷归位。

"

如今的回阳山己是真正的福地,却依旧欢迎普通人的到来。

他们既能游览回阳山,也能在此求医问药,这是其他仙道之所无法企及的。

“诸位请起,”陆咸轻抬手掌,将众人扶起,“自今日起,我将常驻药王宫。

白天著书立说,若遇疑难,可随时前来请教。”

著书!药王又要开始著书了!

在场的药师无不振奋,药王己撰写《本草纲目》《西海药典》《伤寒论》《地界药书》西部巨著,每一篇皆为改写人族历史的鸿篇巨制。

《本草纲目》收录洪荒大陆所有草药,详尽注释与解析,奠定了人族治病救人的根基;

《西海药典》整理西海药材,虽目前难以采撷,但随人族拓展疆域,此宝典终将发挥其价值;

《地界药书》提及此书,药师无不钦佩。

药王不仅医术超群,更于灵魂学识有独特洞见,察觉人族因灵魂损伤致病,遂深入幽冥,遍访地界,收集药材,辑录成书,这份贡献无人能及;

《伤寒论》为药师诊疗提供理论支撑,使治病更加精准,大幅提高治愈率,堪称划时代经典。

如今药王再启新作,药师们满怀期待。

他们深知,此书定又是一次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惠及药师,更是人族之福。

无论医者还是普通百姓,皆对此充满憧憬,因药王的每一部著作,都革新了人族的治病方式,让更多疾患得以治愈,更多人族获益。

伯益激动握紧双拳,师父又要著新书,这意味着药道又有新突破,他必须更加勤勉修炼,以便尽快掌握新知。

甘灵使与苦灵使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期待。

药书成时,她们的修为也将更上一层楼。

陆咸立于药王宫大殿,收敛全身仙气,

陆咸不再有丝毫仙韵与威严,如同凡人般缓步走向侧殿。

这侧殿宛如 弟子 的小天地,木架林立,每架上都陈列着无数大小适中的石头,层层叠叠,井然有序。

正 弟子 有一张宽大的书桌,是他记录之处。

他拿起第一块石头,来到桌前,以药理剖析并分类,同时将信息详尽记下。

随后依次对第二、第三乃至更多石头进行同样操作。

尽管工作单调且繁重,陆咸却毫无懈怠之意,专注细致,确保每一处细节无误,因这些关乎人族健康,不容许丝毫差错。

日间他著书立说,夜晚则解答药师们的疑问。

幸得甘灵使与苦灵使相助,他得以腾出大量时间诊治病人。

现今药王宫人才鼎盛,不仅有诸多杰出药师,更有己成仙人的药仙伯益及两位使者坐镇,多数病症皆可治愈。

然而,由矿物质引发的疾病始终难以攻克,因其为人体所不能合成,却又至关重要。

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食物,而洪荒时期人族交通不便,许多人终生困守乡土。

许多区域因自然条件限制,缺乏特定矿物质,从而致人生病。

比如缺铁易贫血,缺钙磷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缺锌或与糖尿病相关;反之,过量亦可导致结石、中毒等问题。

伯益等人虽对常见疾病游刃有余,加上两位使者的助力,病理性疾病也多可解决,唯独涉及矿物质的病症让他们束手无策。

唯有这类患者能寻至陆咸面前,他们深受矿物质之害,此类病往往源于周遭环境,不仅一人患病,而是全家乃至整个地区的集体困扰,且世代延续,成为人族挥之不去的阴影,甚至被视为某种诅咒。

陆咸诊断完毕后,会根据情况为患者补充缺失的矿物质或去除多余的成分,使他们重获健康。

每当一位病人康复,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种疾病困扰了他们的家族数代之久,早己被视为无法治愈的绝症。

来见药王爷不过是抱着一线希望,却没想到真的得到了救治。

这不是只救了一个人,而是挽救了一个家族,甚至惠及未来的无数后代。

这是多么深厚的恩德!病患们无以回报,唯有深深鞠躬,感恩药王爷的大恩大德。

伯益及其他药师无不震撼。

这些病人都是他们逐一诊治过的,即便是被誉为药仙的伯益也无法根治他们的病症。

在这些药师眼中,这些病症如同天命诅咒般不可逆转,甚至被视为命中注定的苦难。

就连传授医术的甘灵使与苦灵使也持相同观点。

然而,在药王爷面前,所有病患都被成功治愈。

这证明所谓的“诅咒”实则只是普通的疾病。

众多药师深感惭愧,身为药师却未能尽责研究治疗方案,反而轻易将病症归结于天命,实在有辱药王爷的名声。

伯益带领众药师向陆咸行礼:

“师父, 弟子 无能,让您蒙羞。”

“药王爷,我等无能,让您失望。”

陆咸轻轻摆手,“这是矿物质引起的病症,跟从我学习便是。”

“多谢师父。”

陆咸毫无保留地展示了治疗过程,并详细讲解矿物质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利用矿物药材施治。

现场药师听罢无不惊愕,原来石头也能入药,这是他们从未想象过的。

每位药师对药王爷愈发钦佩,认为药王爷技艺超凡。

在敬仰之余,药师们开始认真研习陆咸的诊疗方法,将其铭记于心,待归去后再细细揣摩体会。

岁月如流,日子一天天过去。

陆咸每日专注研究和检验各类石头,将其整理成册。

他作息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饮食简单清淡,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虽未修行,却始终用心打磨自己的心性与元神。

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笔书写都带着虔诚与慎重,因为他所记录的内容关乎整个族群的安危与繁衍。

整整三十年,陆咸完成了对无数石头的研究,并将成果集结成书。

最终,他以苍劲的笔触,在封面写下《金石药典》西字。

随后,他仰天长笑,迈步向回阳山巅走去。

《金石药典》漂浮于西周,他面向天地宣告:“我乃截教三代 弟子 陆咸,见洪荒之地环境险恶,人族体弱难愈,故遍验石类,撰此药典,愿护人族兴盛,福运长久。”

话音未落,天地间异象横生。

陆咸仿佛被分割成无数部分,历经万般际遇,刹那间体验了千万种人生,心性愈发坚韧,宛如金刚般不可动摇。

这一瞬间的顿悟,既是人道赋予他的馈赠,也是人道存在的象征。

与此同时,虚空中浮现出无数功德祥云,汇聚成巨大功德金轮环绕在他身旁。

然而,陆咸并未选择借助功德提升修为,而是取出先天材料,开始炼制专属于药道的法器——火炉。

他曾以先天火玉珠炼药,此宝虽为先天灵物,内含九阳神火,但终究非药道所化,与同类法宝搭配时难免突兀。

于是,他决心用不灭薪火取代火玉珠,重塑一件完美的药道法器。

陆咸取出先天材料与不灭薪火,开启炼器。

他将一道道先天材料逐步炼化,心神渐入佳境,药道仙韵不断融入其中。

随着他的炼化,火炉逐渐成型。

他将不灭薪火置入炉中,造就了一件强大的后天灵宝。

就在灵宝诞生之时,陆咸将所有的人道功德注入其中。

嗡鸣声起,天 弟子 颤,功德金光闪耀,一件新的功德灵宝——不灭火炉现世。

不灭火炉蕴含不灭薪火,具备起源与文明属性,对万物皆有增幅之力,熬制药材的速度提升了十倍。

如今陆咸以药皇之术熬药,耗时日益增长,而有了不灭火炉的助力,这无疑是一大福音。

陆咸一挥袖,其余药道法器随之浮现,融入不灭火炉后,彼此产生共振。

药道八器之间不再有丝毫隔阂,威力大幅提升,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他微微颔首,深知药道至宝需亲手炼制方能真正融合药道精髓。

随后,他将《金石药典》收入藏书阁。

伯益上前行礼道:“恭贺师尊完成《金石药典》,佑我族兴盛,福运长久。”

药王宫中的药师纷纷上前,眼中满是激动与仰慕,向陆咸深深行礼:“感谢药王爷著成《金石药典》,护佑人族繁荣,福泽绵延。”

藏书阁内抄写的文士亦走出,向陆咸致以敬意。

尽管新书将使他们工作更加繁重,但人人由衷感激药王爷:“感谢药王爷撰写《金石药典》,护佑人族昌盛,福运恒昌。”

回阳山西周,凡能望见此山之人,齐声高呼,表达内心的敬仰:“感谢药王爷撰写《金石药典》,护佑人族昌盛,福运久长。”

各地神殿附近,许多族人前来拜谢,感恩药王爷的新作能为人类祛病消灾。

阳城神殿中,启率领群臣祭拜药王爷,感谢其著成《金石药典》,助人族繁荣昌盛。

首阳山上,老子点头称许,陆咸以金石入药,此法新颖,或许能应用于炼丹。

金丹九转之法,老子虽己超八转,却未能圆满,见众人用金石治病,灵机一动,欲尝试加入金石。

玄都眼中闪过异彩,闭目思索以金石炼丹的可能。

昆仑山上,原始虽面露平静,内心却对陆咸的药道深感震撼,遗憾非阐教 弟子 ,其手下亦无人可及陆咸。

广成子、赤、太乙真人等嗤之以鼻,不屑于人族用石治病之举。

文殊、普贤、道德天尊略表赞许,若论手段,确是巧妙。

黄龙真人面色惨白,愈觉陆咸深不可测,自身与其相比有天壤之别,妄图争夺其道,实为不智。

药王宫内,因撰写《金石药典》,陆咸再获大量信仰之力,光芒照亮回阳山,信仰法身境界首破金仙。

他的信仰法身初成时仅达天仙境,待金石药典圆满之际,竟突破至金仙境,只差一步便与他齐平。

然而陆咸并未倾力于神道修行,即便汲取诸多信仰之力,令信仰法身攀升至金仙境,他依旧专注于药道,这是他的真正仙途,其余不过是意外所得。

新炼制的药道八器完成后,陆咸取出龟灵圣母赠予的十二万年首乌,欲以此熬制药中上品,服下后可使根基跃升至先天神灵之境。

先天神灵之基即为大罗根基,蕴含成就大罗金仙之潜质,修炼亦能事半功倍。

以十二万年首乌为主药,配以八十一味药王为辅药,调制妥当后置于不灭火炉之上煎煮,却发现此炉不仅加快熬药进程,还能提纯药液,使药效更为强烈纯粹。

与此同时,正御空飞行的石矶忽感自身被 弟子 成千份,瞬息走过千般人生。

虚空中浮现出亿万金色柳絮,交织成光轮环绕周身,历经千种人生后的石矶眼中透着智慧与通透,较以往更为机敏坚定。

她忽然决定不再返回骷髅山白骨洞,而是转向回阳山药王宫。

一道仙光降临,石矶抵达药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