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迷雾重重

苏州城的晨曦被药香浸透,泽晓医馆前的长队蜿蜒如蛇。李晓晓鬓角沾着细碎汗珠,将最后一包解药递给怀中啼哭的孩童,忽觉袖口被人拽住。回头望去,竟是个面色灰白如纸的年轻女子,她脖颈处浮现出蛛网状的青黑纹路,宛如藤蔓般顺着皮肤向上攀爬。

"姑娘?"李晓晓话音未落,女子突然剧烈颤抖,瞳孔缩成针尖大小,喉间发出非人的嘶吼。她猛然扑向药柜,利爪般的指甲抓翻药罐,紫砂碎片溅起的瞬间,李晓晓袖中银针破空而出,精准钉入女子肩井穴。女子踉跄倒地,却仍在抽搐,嘴角溢出黑色黏液。

围观百姓顿时炸开锅,有人惊恐后退撞倒药筐,有人高呼"闹鬼了"。李晓晓蹲下身,指尖刚触到女子脉搏,一阵阴寒之气顺着血脉首冲灵台——这根本不是中毒,而是某种诡异术法在蚕食生机。她猛地掀开女子衣袖,腕间赫然浮现出暗红色咒印,形如绽开的曼珠沙华。

"都让开!"熟悉的呵斥声响起。一袭白衣的神秘女子踏着满地药渣走来,广袖翻飞间撒出金色粉末,女子身上的黑气竟如冰雪消融般消散。她指尖凝出淡蓝色光团,轻轻按在女子眉心,咒印瞬间化作青烟。

"药王谷的摄魂引?"李晓晓瞳孔骤缩。数月前在林泽宇书房,她曾见过记载此术的古籍残页,上面用血写着"见者必杀,以绝后患"。

白衣女子冷笑:"李姑娘好眼力。"她取下腰间玉瓶倒出丹药,喂入女子口中,"我是药王谷白昭,来此寻一件东西。"话音未落,医馆外突然传来震天动地的喧哗,数百百姓举着火把将医馆围得水泄不通。

"杀人庸医!还我儿子命来!"为首老者举着襁褓,襁褓中婴孩面色青紫,双眼翻白。李晓晓冲上前要查看,却被百姓推搡在地。白昭眼疾手快扶住她,袖中飞出数道流光,将靠近的火把尽数熄灭。

"安静!"白昭声音不大却带着威压,"这孩子中的是噬魂蛊,与解药无关。"她指尖弹出银针,刺入婴孩百会穴,随着银针转动,竟有黑色细线从婴孩鼻孔缓缓爬出。围观百姓发出阵阵惊呼,老者呆立当场,手中襁褓落地也浑然不觉。

混乱间,李晓晓瞥见人群中闪过一抹熟悉的衣角——那是南楚巫医常穿的靛青色长袍。她来不及思索,提裙追去。转过三条街巷,在堆满瓦砾的城隍庙前,她终于看清那人面容。

"是你!"李晓晓后退半步。眼前之人竟是消失多日的医馆学徒阿青,此刻他脸上爬满诡异的鳞片,嘴角裂至耳根,手中握着装满蛊虫的琉璃瓶。

阿青发出桀桀怪笑:"王妃娘娘,可还记得这东西?"他晃了晃瓶子,里面数十只血色蛊虫正在啃食一颗跳动的人心,"巫医大人说了,只要您交出药王谷的《灵枢药典》,就饶苏州百姓一命。"

李晓晓这才明白,从慢性投毒到栽赃陷害,全是为了引出藏在医馆密室的古籍。她刚要开口,忽觉后颈一麻,白昭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手中银针泛着幽蓝。

"原来你才是幕后黑手!"李晓晓旋身避开,袖中金针如暴雨般射向白昭。白昭不慌不忙,玉瓶倾倒洒出漫天药粉,金针触之即化。

"李姑娘太天真了。"白昭抚过墙上斑驳的壁画,"三百年前,药王谷分裂成正邪两脉,如今邪脉东山再起,需要的不仅是《灵枢药典》,更需要你的血。"她话音未落,城隍庙西壁突然亮起猩红咒文,数十具僵尸破土而出。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玄色身影破窗而入。林泽宇长剑出鞘,剑气纵横间僵尸纷纷倒地。他揽住险些跌倒的李晓晓,剑尖首指白昭:"白昭,你身为药王谷圣女,竟与邪修勾结?"

白昭轻笑:"摄政王爷有所不知,我这圣女之位,早己被那个叛徒夺走。"她猛地扯开衣领,心口处赫然有个焦黑的掌印,"三日前,我亲眼看着她用摄魂引控制江南百姓,而你们那位贤德的太子殿下,就站在她身旁。"

林泽宇和李晓晓同时变色。京城急报、江南毒患、药王谷内乱,原来所有阴谋都指向同一个终点——皇位。远处传来闷雷般的马蹄声,白昭趁机抛出烟雾弹。待烟雾散尽,只剩满地符咒与半截染血的衣带。

"立刻封锁城门!"林泽宇握紧李晓晓的手,指腹抚过她掌心的伤口,"晓儿,这次恐怕不是南楚那么简单。"他望向北方,眸中杀意翻涌,"京城那边,我派墨影先去探查。你留在这里,务必要找到《灵枢药典》的下落。"

李晓晓点头,从怀中掏出半块刻着药王谷徽记的玉佩:"白昭临走前塞给我的,或许是个线索。"她突然想起什么,脸色煞白,"不好!医馆密室!"

两人赶回医馆时,只见密室大门洞开,满地狼藉。本该存放《灵枢药典》的檀木匣空空如也,唯有匣底留着一行血字:"想要解药,子时西郊乱葬岗"。窗外惊雷炸响,照亮墙上诡异的符咒——那正是太子妃陪嫁之物上的纹样。

与此同时,在通往京城的官道上,墨影率人截获一封密信。信上朱砂字迹未干:"东西己到手,按计划行事",落款处印着半枚残缺的龙纹,正是太子书房独有的印章。乌云压城,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黑暗中翻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