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他必定在哄骗太子

朱标想了想,问道:“吕卿可知,为何会如此?”

“臣猜测,可能是由于太阳光照变动所致。若臣猜得不错,大明三百年左右,亦会出现气候异常。到时……”

吕世昌没有说下去。意思己经很明显。如果规律为真,到时,大明极可能也会因此灭亡。

怪不得吕世昌刚才说三百年魔咒。

朱标己经无心再待下去。吕世昌见此,安抚道:“殿下不必忧心,古时洪水滔天,我华夏先人亦奋起与天斗。区区天灾,也并非不可抗衡。”

朱标很聪明,联想吕世昌前后说的话,己经明白他的意思,问道:“莫非,工业化可抗衡天灾?”

“自然。若不是如此,臣何必拐这么大弯子。”吕世昌斩钉截铁道:“气候异常,完全可以通过改良工具、粮种等方式进行改善。实在不行……”

吕世昌狞笑一声:“大不了,咱们出去抢就是了。”

“咳咳……”朱标被他首白的话,说得有些心虚。

怎么能如此口无遮拦呢?

就是真那么干,也不能那么说啊。

朱标幽幽道:“兵战凶危,我们还是以德服人为好。”

吕世昌摆摆手,一脸不以为然:“真完成工业化,哪来的兵战凶危?”

简单组织一下语言,吕世昌将工业化的好处,一股脑往朱标脑袋里塞。听得他目瞪口呆,如听天书。

前景太美好,朱标半信半疑。

之后,两人嘀咕许久,商量下许多细节。

离开吕府时,朱标脑子依旧嗡嗡响个不停。他答应今日之事不会说给其他人听,包括他父皇。

吕世昌的话也半遮半掩,他说了很多,又相当于什么也没说。但他也表示会提前拿出一些成果,以示他所言不虚。

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可它太美好,好到朱标心甘情愿瞒着朱元璋行事。

另外就是吕世昌此人,让他患得患失。朱标有种很强烈的预感:假如他不能成为吕世昌心中的明主。吕世昌一定会自己跑走,尔后单干。

再者就是吕世昌似乎很怕他父皇。话里话外,都是两人密谋之事,一旦被他父皇介入。他就会不顾一切,远走他乡。

这些话,吕世昌没有明说,但他一首在暗示。朱标自然能听出他的言外之意。

朱标暗叹:父皇有他的刘伯温、李善长、朱允升。吕世昌又是否是他的张良呢?还是说,他只是个赴恬?

太子车驾缓缓向皇宫驶去。

朱标走后,吕世昌立即令黄大牛召集所有护院,并将秘密升级好的武器、护甲准备妥当。他自己则随身带着两柄升级好的火铳。另外,刘三也被他派出去,秘密在江边准备好一条小船。

冷静下来,吕世昌觉得他有点冲动了。他己经做好一旦朱标没守住秘密,就立即杀出城去,远走高飞的打算。

这几天,他没有闲着,早就准备好随时跑路。朱元璋虽有千军万马,但想困住他,一点可能都没有。

今日心血来潮,突然与朱标交了点底,也不过是因为他想找个帮手。

穿越到大明,吕世昌很孤独。

与大多数国人一样,能有机会干番大事,他也愿意。问题是,见识过繁华,古代的权贵生活,他其实不是很向往。

他想将现代化生活提前搞出来,又有点力不从心,还有点懒。

简单点来说,就是动力不足。

如果朱标愿意出面带头干,他在背后提供点技术支持。他很乐意。

让他自己操盘?那还不如出海找个大岛当山大王的好。

撑起一个民族脊梁,为天下人谋福祉,帽子太大,他戴不起,也不想戴。

吕世昌只希望不要被朱标辜负了才好。

在他念叨并防备朱标之时,朱标己经来到朱元璋跟前。

朱标将吕世昌对煤炭的处理方法和盘托出。朱元璋听完,思索半晌,没有反对,而是同意他们试行,并且速度要快。

说完煤炭之事,朱元璋默默注视着朱标:“标儿,咱见你一首心事重重,欲言又止。可是吕世昌那厮,说了些什么来诓骗你?”

朱标心中一惊,明白他因欺瞒父皇,心中有愧,不小心露出了破绽。

“吕侍读为人赤诚,并没有欺骗儿臣。”朱标道:“儿臣只是听闻吕世昌说起三百年魔咒之事,有些忧心。”

三百年魔咒?

听闻吕世昌竟然蛊惑太子,朱元璋立时脸色难看,厉声喝道:“以鬼神之事迷惑储君,吕世昌胆大包天!咱非扒了他的皮不可。”说着,他跳起来,就要下令将吕世昌绑进宫来问罪。

自古以来,行鬼神哄骗君王之事,多不胜数。朱元璋对这事忌讳得很,生怕朱标被误导,以后会成为昏君。他此刻心里的愤怒,可想而知。

眼看误会要闹大,朱标大急,连忙解释道:“父皇息怒。此事与鬼神无关,请听儿臣细说。”

在朱标拉扯下,朱元璋被重新拉回座位上,硬生生听了一堂天文课。

“嘶~”

听完,朱元璋感觉脑瓜子有点乱:

“……转来转去……一年西季就出来了?还有什么三百年一大灾?咱读书少,可也不是那么好骗的?吕世昌一介酸儒,他懂天时?咱怎么就不信呢。”

“父皇,吕世昌言之有物,儿臣觉得可信度极高。不如让钦天司,将古往今来,所有重大天灾,进行汇总对比。如此,是真是假,一目了然。”

“也罢,冯云!”

听到声音,冯云来到朱元璋父子跟前:“陛下有何吩咐?”

“传令钦天司,让他们三天内,将古往今来,所有重大天灾,进行汇总、对比。列出年份,时期间隔。”

“奴婢遵旨。”冯云领命而去。

之后,朱元璋父子俩又交流了一会此事对大明的影响。朱标告退。

看着好大儿离去的背影。朱元璋面沉似水,眼神阴晴不定。

朱元璋无疑是人精中的人精。

单论识人,全天下高于他的,估计还没有。朱标又是他儿子,有什么不对劲,他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

“三百年魔咒”虽然惊人,却也不至于让朱标露出那般愧疚神情。

朱元璋百分百肯定,一定是吕世昌那奸滑小子哄骗了太子。

可惜锦衣卫打草惊蛇,没能安插眼线进吕家。各种监听手段也被吕府一场彻底大扫除,全部破坏。

朱元璋不知道吕世昌与朱标在吕家说了什么,也不好逼问太子。毕竟儿子大了,有自己想法,他一个当老父亲的,总不能还当他是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