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阿牛曾做过的工作8

我是牛博士 今年四十岁 3314 字 2025-06-09 11:29

阿牛的银行卡余额终于跌破了西位数。他蹲在施工围挡外,看着工人师傅们顶着三十八九度的高温捆扎钢筋,汗珠顺着安全帽边缘连成线,啪嗒啪嗒砸在滚烫的钢筋上,瞬间蒸发成白雾。裤兜里的手机第三次震动,小妹发来消息:"工作室接了外包项目,能撑三个月......"他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光标,最终删掉了打好的回复。

"师傅,还要人吗?"阿牛攥着皱巴巴的身份证,站在工地劳务办公室门口。空调外机的热风裹着沥青味扑面而来,办公桌后的中年人抬了抬眼镜,目光扫过他白皙的皮肤和还算整齐的发型:"小年轻,能吃苦?"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混凝土泵车的轰鸣,震得玻璃窗嗡嗡作响。阿牛想起昨夜出租屋漏雨,他和小弟用脸盆接水的狼狈模样,喉结动了动:"能!"

第一天穿工装时,深蓝色的布料粗糙得硌人。安全员扔来的安全帽带着前任主人的汗渍,阿牛扣上带子的瞬间,突然想起父亲书房里那顶崭新的工程监理帽——永远纤尘不染,连帽檐的折角都像用尺子量过。钢筋工拍着他的肩膀往基坑带:"学着点,这捆钢筋要是绑歪了,上面盖楼都得晃悠。"

正午的太阳像火球般炙烤着工地,钢筋表面的温度能灼伤人的手掌。阿牛学着其他人的样子,用虎口卡住铁丝,手腕翻转缠绕。没半小时,虎口就磨出了血泡,汗水渗进去,疼得他首抽冷气。一名工人扔来半瓶藿香正气水:"喝了!去年有个大学生,干半天就中暑抬走了。"辛辣的药水灌进喉咙,阿牛望着远处写字楼玻璃幕墙上反射的阳光,突然觉得此刻喉咙里的灼烧感,比任何时候都真实。

深夜加班是常态。探照灯下,阿牛跟着电工师傅穿电缆,潮湿的隧道里,水珠不时从头顶滴落。有次电缆卡在桥架缝隙,他整个人趴在钢架上,后背紧贴冰凉的混凝土,手臂被钢筋划出长长的血痕。当电流接通,隧道瞬间亮起暖黄色的灯光时,师傅递来一支烟:"小子,眼神够稳。"火星在黑暗中明灭,阿牛第一次觉得,自己不再是城市里漂浮的尘埃。

发薪日那天,阿牛跟着工友们挤在劳务室门口。攥着沾着水泥灰的工资条,他的手指微微发抖——扣除保险和餐费,到手的钱比想象中少,但当看到工资条下方的"全勤奖"三个字时,心里却涌起一股热流。他请同宿舍的几个工友去路边大排档,五个人围着一盆小龙虾,啤酒瓶碰撞声中,一名工友笑着说:"小牛这细皮嫩肉的,居然比我们这些老骨头还能扛!"

冬夜的工地裹着层霜。阿牛蜷缩在活动板房里,听着窗外北风呼啸。手机屏幕亮起,家族群里堂弟正在迪拜滑雪,无人机拍摄的画面里,香槟在雪地里折射出五彩光芒。他退出群聊,点开小妹发来的游戏截图:新角色戴着沾满泥土的安全帽,背包上别着工地捡来的螺丝钉。对话框弹出:"你寄来的施工日志,救了这个项目。"

最艰难的是混凝土浇筑那周。连续48小时轮班,阿牛站在泵车旁,看着水泥浆如瀑布般倾泻而下。震捣棒的震动顺着手臂传到胸腔,耳朵里全是轰鸣。有次实在撑不住打了个盹,差点栽进尚未凝固的混凝土里,多亏旁边的工友一把拽住他。晨光刺破云层时,看着平整如镜的混凝土板面,他突然想起老宅书房里价值百万的大理石地板。

春去秋来,阿牛的手掌结满了厚厚的茧。他学会了看施工图纸,能徒手测量钢筋间距,甚至跟着老师傅考到了电工证。某天在地下隧道作业时,头顶的应急灯突然熄灭,黑暗中,他凭借记忆摸到配电箱,三分钟内恢复了供电。工友们的喝彩声中,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不再是那个在迷茫中打转的年轻人。

当他参与建设的地铁线路通车那天,阿牛穿着洗净的工装站在人群里。车头灯刺破暮色,列车呼啸进站,带起的风掀起他的衣角。他看见站台玻璃映出自己的倒影——皮肤黝黑,眼神坚定,安全帽上的反光条在灯光下格外醒目。手机在这时震动,小妹发来消息:"我们的《章语管》拿奖了,颁奖词里写着:献给所有在黑暗中筑造光明的人。"

晚风掠过城市的天际线,阿牛摸出贴身收藏的施工日志。泛黄的纸页上,记录着每一根钢筋的位置、每一次混凝土的配比,还有工友们用铅笔写下的笑话和鼓励。远处的工地塔吊依旧在转动,探照灯划破夜空,像永不熄灭的灯塔。他握紧安全帽,转身走向新的施工场地,工装口袋里,新的工作证正在发烫。